一张铺着锦缎的圆桌摆放在花园中央,上面摆满了山珍海味,佳肴美酒。
诸葛志与蔡文姬相对而坐。
蔡文姬轻抿一口酒,赞道:“此酒醇厚香甜,不知是何佳酿?”
诸葛志笑道:“此乃襄阳特产,名为‘卧龙春’,文姬先生若是喜欢,走时可带些回去。”
蔡文姬”
席间,诸葛志与蔡文姬谈古论今,从诗词歌赋到天文地理,无所不谈。
诸葛志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蔡文姬则对答如流,见解独到。
二人相谈甚欢,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
诸葛志谈到天下大势,慷慨激昂:“如今乱世纷争,百姓流离失所,我诸葛志立誓要结束这乱世,还天下一个太平!”
诸葛志举起酒杯:“为了天下太平,干杯!”
蔡文姬也举起酒杯,与诸葛志碰杯,一饮而尽。
月色如水,洒在花园中,更添了几分静谧和美好。
席间的气氛也越来越融洽,笑声不断。
忽然,诸葛志放下酒杯,目光灼灼地盯着蔡文姬,说道:“文姬先生,我有一事相求。”诸葛志的目光如炬,直视着蔡文姬,语气中带着一丝郑重,与之前的轻松愉悦截然不同。
他放下酒杯的动作很轻,但落在蔡文姬耳中,却仿佛带着一丝回音,让周围的喧嚣都暂时远去。
蔡文姬放下酒杯,目光清澈地迎上诸葛志,静静等待着他的下文。
她知道,以诸葛志的为人,不会无故如此。
“文姬先生才学过人,通晓音律,诗词歌赋更是信手拈来,志深感钦佩。”诸葛志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低沉,仿佛在诉说着心底最真实的情感。
他回想起刚才的对谈,蔡文姬的每一个见解,都如同明珠般闪耀,让他深深折服。
听到诸葛志的赞赏,蔡文姬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谦逊道:“先生过誉了,文姬不过是略懂皮毛而已。”
诸葛志摇了摇头,他能感受到蔡文姬话语中的谦虚,也更能体会到她内心深处的才华。
“先生的才学,绝非皮毛之见,实乃旷世之才。”他语气更加诚恳,目光也更加坚定。
“文姬先生历经坎坷,颠沛流离,实乃天道不公。”诸葛志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沉重,仿佛心中压着一块巨石。
他想起蔡文姬在匈奴的遭遇,想到她被迫背井离乡,心中就涌起一股难言的悲愤。
蔡文姬听到这里,眼神微微黯淡,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她的脸上似乎已经找不到任何悲伤的痕迹,或许是经历过太多的苦难,让她的心变得更加坚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往事已矣,文姬早已放下。”她淡淡说道,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诸葛志看着蔡文姬眼中闪烁的落寞,心中更加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