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时雨濛濛 > 第9部分(第2页)

第9部分(第2页)

萧庭柯的母亲容楚然和景闲止的母亲苏清妙是闺中好友。景母苏清妙去世后,因为景家没有女人,景闲止就被父亲放在萧家,所以两人青梅竹马长大,相知相识相爱,长大后就顺理成章的成婚了,双方父母都乐见其成。

萧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但是容楚然也是出身,所以萧庭柯的文化素养也很高,婚后夫妻两琴瑟和鸣,举案齐眉。

时雨濛打断道:“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听了半天,也没听出来到底为什么会说她的父亲是唯一的亲生子。

萧庭柯从回忆中停下来说:“这事儿得从我的岳父,你的外曾祖父说起!”

景闲止的父亲景仲出身文人世家,而妻子苏清妙虽然家族底蕴不如自己,但是也是清贵家世,,夫妻感情很好。

但是不幸的是,因为战乱年代,苏清妙生育过后没能养好身子,终于在景闲止1岁的时候与世长辞。

景仲家世渊源,慧眼识金,在赤军中当军师。军中一般都是彪形大汉,但是景仲例外,他算是智慧型人才,虽然武力值不低,但是人长得很斯文,因此引来了他当时直系上司的爱女范芳华的爱慕。

景仲是一个文人,自然有文人的风流多情,妻子在时自然是洁身自好,但是妻子已经亡故,再加上范芳华痴心不该的苦恋了他6年,一直没有出嫁,所以景仲终于被感动,娶了范芳华做继室。

当然也是因为在他们这样的世家里,对于继室的要求并没有对于原配的要求那么高。

但是还没有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景仲只觉得范芳华是个热情活泼的小姑娘,但是真正在一起以后,问题就出来了。

范芳华的父亲范福生农民出生,所以范芳华的文化程度虽然比父亲高,但是却远远比不上景仲,景仲与她吟诗作对,往往便成了鸡同鸭讲,范芳华一个字也不懂。

再加上范芳华是范福生的老来女,从小娇宠着长大,很有些骄纵的脾气,她对于景仲的前妻苏清妙留下来的三个子女十分看不顺眼,总想为难他们,这让景仲很不耐烦。

矛盾的激化是在景家对于原配与继室的不同态度上,景家作为一个传承千年的世家,对于原配与继室的态度仍保持着古时的观点,即继室不如原配,继室要在原配的灵牌前执妾礼。

继室所生的子女的地位也远远不如原配所生子女的地位,甚至他们的排辈都不一样。苏清妙所出的三个子女排闲字辈,而范芳华所出的两个子女排宁字辈。

景仲遵循着家族传统的观念,再加上对于范芳华的厌恶,对于原配所出三个子女极其重视,尤其是嫡长子,更是视作他将来的接班人。

这下,范芳华不干了,她也有儿子,无论是出于爱慕者的心态,还是处于母亲的心态,她都把景闲止三兄妹视作眼中钉,偏偏这个时候景仲业已升职,已经不能被她的父亲所拿捏,所以她的心态就更加扭曲了,对于景闲止三兄妹充满了恶意,而这种恶意也顺理成章的传给了下一代。

其中,范芳华的儿子景宁远因为不经常在身边,受到的影响相对小一些。而范芳华的女儿景宁颜则完完全全继承了母亲的性格与对景闲止三兄妹的厌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景宁颜就是造成时雨濛的父亲流落在外的罪魁祸首。

在十年浩劫期间,范福生因为依附当时的发动者而得势。当时的一号首长虽然因为忌惮景家千年的底蕴不敢动景仲,但是其他人对景仲的为难他自然是不管的。

景家虽然确实有与国家博弈的力量,但那是他们的底牌,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用的。

在此期间,就属范芳华和景宁颜母女蹦跶的最厉害,虽然不会对景仲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其他方面的伤害也总是有的。

景闲止为了父亲不再被为难,主动提出参加当时号召的上山下乡项目以换取父亲的安稳生活。因为在所有景家人,景宁颜最恨的就是景闲止。

同样是女儿,一个是父亲的掌中宝,一个则被父亲忽视;一个高贵大方,一个则平凡苛刻。因为羡慕嫉妒景闲止所拥有的一切,所以她恨毒了景闲止。

但是景闲止也不傻,她既然敢提出这个主意,自然是有自己的应对方法。在景宁颜的一番操作之下,景闲止被分配去了桂西安平镇,一个被景宁颜认为是穷山恶水有刁民的地方。

这也正中了景闲止的下怀,因为景闲止从前的丫鬟柳思欢就居住在那里。柳思欢是新华国成立之前在景闲止身边伺候的大丫鬟,在新华国成立后,景闲止就把她放回家了。

柳思欢也就是时雨濛父亲的养母。景闲止提出这个主意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当时结婚十几年都没有消息的景闲止怀孕了,她很清楚自己的妹妹对自己的恶意,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她特意来到距离京城非常远的桂西,在这里,景宁颜的势力被大大削弱了。

柳思欢的丈夫时达胜是安平镇的地头蛇。因此虽然条件艰苦了一些,但是在时达胜与柳思欢夫妇的维护下,景闲止并没有受什么苦,后来她的孩子也就是时雨濛的父亲出生后,就对外说是柳思欢的小儿子,因为景宁颜的手伸不到那个小镇去,因此她也就被瞒过了。

萧家的人虽然知道景闲止去桂西是生孩子去了,但是为了保密,去了桂西以后,景闲止再没有给萧家和景家去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