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双剑之遗计 > 第29部分(第2页)

第29部分(第2页)

曾在边关戍守的义勇军中有一位年纪略大,名叫罗风清的,为人沉稳干练,且又jīng明灵巧,他故意开口喊道:“官爷放了我吧,求求你们!我家中有年近八旬的老母躺在床上,还有几口人要养。求官爷开恩,放了我吧……”

义勇军中还有一人,姓朱名泰,马上会意道:“光天化rì之下,你们这些官兵强取豪夺,将我们糊口的钱搜去,还扣押我们,难道就没有王法了!你们如此胡作非为,迟早要遭报应,天打雷劈……”

一个官兵听了此话火冒三丈,竟然恼羞成怒,走上来对准朱泰胸部就是一拳,开口骂道:“你小子如果再敢开口胡言乱语,老子就一刀宰了你!”

扣押下来的人越来越多,,挨了将近一个时辰,这些被官兵“征集的壮丁”被强行带到集中营,和其他壮丁挤在一块,只发给每人一只粗硬馒头,当午饭充饥。事后又被夹在官兵的队伍中间,往京城方向进发。

萧弦和白素素等人因同马明坤这支队伍是相向而行,所以只用了半rì时间便相遇了。

萧弦将看到的和所能估计到的具体军情都对马明坤讲了,还补充了罗风清、朱泰等百十号人混进官兵阵营,随时准备里应外合的话,马明坤听后拍手称好。

奉盟主之命全体人员快速前进,由特别熟悉路线的人带路,翻山越岭,遇水搭桥,不到两rì便抢在了官兵的前面。有人献策,前面十来里有一处险关狭道,宽不过三丈,是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如能在此设伏定可事半功倍,全歼官兵。献策的人名叫伍略,是个谋士。马明坤听后觉得有理,亲自带着他和萧弦等人骑着马察看地形。他们发现这是个葫芦谷,狭段长最多三、四里路。于是想好了计策,决定让官兵钻进葫芦谷后再突然攻打。

众人选择有利于隐蔽位置,潜伏好后足足等了近两个时辰,官兵才浩浩荡荡地钻进葫芦口。指挥的将领并没有jǐng觉,因为他们不会考虑会同谁作战,他们认为没有人敢如此大胆,会对抗朝廷官兵,更何况同朝廷的数万官兵进行较量,无异是以卵击石,再说他们是奉朝廷之命征集粮饷和拉壮丁的,谁敢抗命便是杀头之罪,还会株连九族!所以,一路上一直太平无事,不需要担心什么。

马明坤一支队伍等官兵深入到设伏的最佳位置后,让手下人向天空发shè数枚信号弹,大喊一声:“放箭!”一时箭如雨注,一下子将前头官兵多数shè倒在地上。

官兵突然遭遇袭击,顿时惊慌失措,急忙往回转,根本不听号令。跟在后面的官兵不知道前面发生的情况,仍然向前挺进。道路又窄,士兵手中又拿着兵器,个个为了逃命,哪能考虑许多,钻到里面,危险至少有外围的人挡住,所以,场面搅得十分混乱,相互冲撞和践踏。指挥官大声斥责,杀了两个退缩的士兵,仍然弹压不住往回钻的士兵,控制不了局面。

马明坤命令道:“大家给我冲!”

众人奋勇地从山上冲了下去,遇着官兵如砍瓜切菜一般。部分官兵转身迎着厮杀,但义勇军个个都是好手,很快将迎战的官兵基本歼灭。

谷口的确太窄,不仅影响了官兵倒退的速度,也阻止了义勇支队后部分人向前冲杀,只能呐喊助威。

中段是壮丁部分,约有两、三千人,周边用绳索围着,前后有官兵押着。壮丁个个赤手空拳,除了义勇支队先遣队的百十号人外,基本上都不会武功,缺乏战斗力。罗风清和朱泰等人在看到信号弹后很是兴奋,扯断绳索,与周边的官兵厮杀起来。

徐奕率领的义勇支队在信号弹发shè前半rì已跟在了官兵的后面,大约保持三十来里之遥的距离。他让几名哨探尾随官兵后头掌握情况,自己在研究着地形,考虑用计方略。当马明坤那边发shè信号弹后,他吩咐义勇支队快速前进,三面均要着力攻打,只留一条路让官兵逃走。他又分派百十号人骑乘快马提前来到菱塘镇,疏散当地老百姓,等官兵逃窜到这里时,决堤放菱湖之水灌镇,即便淹不死这些官兵,也可以夺得他们的车马行仗,银两财物,造福于民,又可以解救壮丁,使他们有家可归。

正如徐奕预料的那样,官兵在前头遭受伏击,中段又被罗风清等人挡住厮杀,尾部又有徐奕率领的义勇支队迅猛攻来,猝不及防,惊恐万状,总指挥命官兵赶快突围。左冲右突之后,发现菱塘方向有路可走,官兵不顾一切,狂奔逃命,慌不择路,走进了菱塘一条特别低洼的路段。义勇支队提前伏守的百十号人见时机已到,挥动铁锹破堤,菱湖之水像脱缰的野马,奔泻而出,迅速淹没了路道。官兵一见,更慌了手脚,丢掉车仗行辕,哭爹喊娘,只管自己逃命要紧。义勇军见官兵溃不成军,狼狈不堪的样子,再想到这些人平时欺压百姓,作恶多端的行径,感到此时特别爽心。

马明坤和徐奕回合后商定善后的事。分派一部分人打扫战场,收集战利品,拿出银两遣散壮丁打道回家。派一部分人修筑堤坝,将银两补给受损的百姓,诸事妥当后,凯旋而归。

路上,徐奕提议,将武林各大门派能够支持正义事业的都组织起来,加入义勇军队伍,直接开赴京城,讨伐李亚图的伪政。再派能言善辩的谋士做说客,说服拥有兵权的将军参与讨伐,尽早结束黑暗的伪统治。

马明坤道:“我和军师的想法不谋而合!首先我们得去大泽山,征求黄龙真人的看法。其次,我们迎接皇子,颁书昭告天下,举义旗师出有名,肯定得道多助,朝廷众大臣也会考虑取舍,让李亚图及其党羽孤立无援,墙倒众人推。再次,我们挑选数名高手混入京城卧藏其中,准备里应外合……”

“此策略甚好。”徐奕道:“宗旨不变,细节方面容再商议。”

………【第五十五章 术士高人】………

()    大泽山脚下负责攻山的官兵总指挥使命令手下官员带着银两去请术士赵洪凯前来破阵。这个官员名叫郑涛,不敢怠慢,带了三、四个随行士兵,骑着高头大马急匆匆赶路,夜不安寝,天不亮就催促士兵再行,左寻右问,终于在接近午时找到了赵洪凯宅院。

郑涛等人还未跨进院门,便见从堂内走出一位术士,开口便道:“来人是否奉命请山人去大泽山破阵?如果山人不去你们便强掳老母,逼迫山人非去不可?山人要取汝等项上人头等于探囊取物,只在举手之间。罢了,这是天意!山人这就随你们去。你们作孽,迟早会遭报应!”

郑涛还未开口,这位术士便如数家珍般道出他们的来意,还说要取他们项上人头只在举手之间,这几个人一时被骇得魂飞天外,急忙一起跪在地上大磕响头。这哪是人,简直是活神仙!自己就算有九条命,也不敢对他大不敬。心里惊恐不安,举手无措,只能忙着磕头。

赵洪凯将一匹瘦小的马牵出,见这几个官兵还跪在地上忙着磕头,非常生气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