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金枝 > 第13部分(第2页)

第13部分(第2页)

前朝有一位好美色的昏君曾言,看美人不能看颜色而要看气韵,再好的颜色都有令人厌烦的一日,有独特气韵的美人则如酒酿,陈也醉人。

贺林晚想,若是美人不分男女的话,眼前的这位就可以称为一位气韵出众的美人。

令贺林晚觉得奇怪的是,这样的人她竟然毫无印象。

那边康小郡王对着来人恼羞成怒地道:“慕少艾!我说了我没输!不信我跟她再打一架给你看看!还有,小爷不叫李小恒!”

慕少艾看了康小郡王一眼,嘴角含笑:“我离京五年,竟不知长琴是如何教导你规矩的?改明儿我要问问他。”

李恒脸色一变,立即放下袖子拱手朝慕少艾见礼:“李恒见过表兄。”

见慕少艾但笑不语,李恒清咳一声扭捏道:“表兄,我哥哥日理万机忙得很,这等小事你就不必问他了。”

跟在慕少艾身后走出来的元渐哈哈大笑:“李小恒,瞧你那点出息。”

李恒瞪了元渐一眼,看了看慕少艾,终究还是没有再说什么。

贺林晚在李恒叫出“慕少艾”这个名字的时候,脑中急转,瞬间就明了了这少年的身份。

慕知真,字少艾。祖母先帝嫡长女安义长公主,祖父出身大周朝最显赫的世家之一慕家,是当今慕首辅胞弟。父亲慕敬诚,十八岁考中状元,也是至今为止大周朝最年轻的状元郎。母亲长乐郡主李淮秀是晋王亲妹妹,不过可惜这位郡主十几年前就去世了。

慕知真现如今在京中名声不显,那是因为他五年前随祖父出门游学,最近才回京,也因此贺林晚对他没有印象,不过五年前的京城,却没有人不知道慕知真。

传闻慕知真少时随父亲出门赴宴,遇上一群书生在高谈论阔针砭时弊,大骂慕阁老当时力排众议一力推行“新政”是误国害民之策,穆如松是沽名钓誉的奸臣弄臣,按罪当诛。

年十岁的慕知真认真听完这些书生的言论之后,并未因这些书生出口无状而生气,只是抛出了与当时的国策民情有关“十论”让这些书生们作答,不想这些自负有才的书生们却是一个也答不出来。

后来众人才明白,这所谓的“十论”和与后来被总结出来的与之对应的“十策”,都是新政的精髓所在。可笑这些书生当时骂得那么痛快,让他们说点有用的却是一个都说不出来。

不过慕知真并不是高调的性子,自这件事之后他在京中就少有名声传出,后不久更是离了京城一走五年。也有人说慕知真或许又是一个“伤仲永”的例子。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第一个“少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是现在的晋王世子李毓,别看现在的晋王世子风流纨绔,听说年少的时候也是出了名的聪颖。

总而言之,慕家底蕴深厚,家族每代都会出一两个天资卓越的人,慕知真应该是他这一辈慕家儿郎的领头人。

慕家在朝堂上与范家向来是水火不容,杨家却属于范系一派,所以杨家当初与慕家并无往来。朝堂上弥漫的是看不见的硝烟,一着不慎,不是粉身碎骨就是家族覆灭,例如杨家。

范阁老致仕,范系一派如今偃旗息鼓,这背后要说没有慕家的手笔,贺林晚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信的,就连当初杨家全族获罪,说不定也有慕家这只背后推手。毕竟当初她祖父门生满天下,是范系一派最有利的后盾,她大伯更是范系的下一任接班人,与慕家阵营是完全对立的。

所以这会儿知道眼前这少年是慕家人,贺林晚之前对他那点因他的容貌风仪而产生的好感就灰飞烟灭了。

元渐看了看他们道:“我才走开一会儿,你们怎么又对上了?这回可别像上次那样打起来啊!”话虽这么可是元渐那满是兴味的眼神却让人觉得他恨不得两人再打一架好让他看热闹。

慕知真不由得看了贺林晚一眼,见贺林晚也在定定地看着他,那目光不知为何让他有些不舒服,便不由得暗自皱了皱眉,礼貌地微微颔首便移开了目光。

李恒撇了撇嘴,看着贺林晚吊儿郎当地道:“小爷也看上了这挂坠,反正它现在在我手里,今儿你要么打赢了小爷赢回去,要么就甭惦记了。你说要怎么着吧?”似是对慕知真还有些顾忌,李恒说完这话又转头对慕知真道:“表哥,这是我跟这丫头的私怨,你可别管啊!我哥也没教过我不准打女人这种破规矩,他只告诉我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反正全京城的人都不指望我以德服人。”

慕知真闻言笑了笑,负手站在一旁,像是真不打算管他了。

元渐走了过来,悄声与贺林晚挤眉弄眼道:“怎么样?今儿打不打?我瞧着这小子不是你对手,要不要干脆一次把人给揍趴下打服了?”

站在旁边的元淳皱眉道:“哥,你别怂恿阿晚打架害她回去被长辈责骂!”

元渐不乐意地啧了一声,敲了元淳一记:“你不是不喜欢她吗?那怎么每次都站她那边?果真是儿大不中留!”

元淳脸色一红,连忙辩解:“我,我只是不想事情闹大了。”

李恒见他们这边嘀嘀咕咕的,贺林晚又不说话,不由得有些不耐:“你不应战这玩意儿就归我,由我随意处置了啊!”

说着贺林晚扬了扬手里的挂坠作势要往湖里扔。

贺林晚脸色一变:“住手!”

李恒洋洋得意:“怎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