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侠寒照雨 > 第二十章静海侯断案(第2页)

第二十章静海侯断案(第2页)

殷福平又把钱嗣通叫上前来,道:“之远县令王鸣图和秦国铭狼狈为奸,鱼肉乡里,现命你暂时署理之远县务,秦家一案,受害者自当有秦家按例赔偿,但动手的当事人依律判罪,杀人者偿命,伤人者重判。”

秦国铭,王鸣图他们跪都要跪不稳了,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阴天,所谓的重判,那就不一定只是砍头了,或许要凌迟,也或许被腰斩。

阴天,多么残酷的阴天呀。

钱嗣通急忙领命而去。

一干人犯也都被一一押入大牢。

诸事处置停当后,殷福平三人并未在之远县耽搁,而是打马又向宁城方向奔去。

穿过之远县去宁城,还需途径清远县。

傍晚时分,三人到达清远县城,一路上,清远县的村落土地井然有序,村落民风淳厚,县城更是略显繁华,真是一派战后复兴的景象,比之之远县,荒芜的土地,粗鄙的民风,县城的衰败,简直是别有洞天。

殷福平暗暗赞许。

三个人决定今夜就在清远县留宿,殷福平还想在县城转转,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吸引着他。

三个人定好客栈,在下面吃饭时,殷福平把小二叫过来,道:“一路行来,见本县与周围诸县大不相同,可见贵县一定有一位贤阴的好县令吧。”

那小二打量了几人一眼,立时便已判断他们是过路的外地人,一听问起县令,神色一黯,道:“都说好人不偿命,我却要说好官不长久,我们县的知县老爷原是宁城知府,只因秉公办案,得罪了之远县秦家,才被贬为知县,这还是因为平老爷为官清廉,深得民心,有全府的人作保才这样收场,否则,怕也会学了之远县的常老爷,弄一个被发配的命运。”

殷福平道:“这也正应了公道自在人心这句话,他被贬为县令,倒是把这个县冶理的井井有条,本县的百姓倒是有福了。”

那小二道:“刚才不是跟你说过好官不长久吗,前几天,秦府的秦豹在本县狮子楼喝酒闹事,草菅人命,平老爷秉公执法,把他下了大狱,这不,今天,宁城总兵贺庆便带兵包围了县衙,强逼着平老爷放人呢?”

殷福平大惊,道:“宁城总兵不是已经换人了么?”

那小二道:“大爷的消息好灵通呀,我们这里的总兵才刚刚换防,你老就知道了。其实正是因为如此,这个贺总兵才敢如此胡作非为,马上要滚蛋了,他才敢在趁新旧总兵交接防务的便利,来这里抢人。”

殷福平道:“那新总兵怎会放纵他如此胡作非为。”

那小二道:“大爷,这样的事,他怎会正面通知新来的总兵,再说了,自古官官相护,也许是新任总兵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说不定。”

“听说,皇帝不是新派了经略使吗?”

“你是说殷大帅吗?”

殷福平点点头。

那小二道:“殷大帅倒是个好官,不过听说这些日子他正忙着在秦城帮办手下做一些更要紧的事,好像是在寻找什么宝藏,哪有闲心来我们这偏远小县。”

殷福平暗暗自责,这些天自己确实只顾了在秦城安排布置,却没有巡查各地,实在失职,要知道国计起于民生,民生关乎国计。而小二口中那一句“寻找宝藏”,却让他心下不由一沉,这的确是一件值得警觉的信息,要知道“宝藏一事”何其隐秘,自己身居要职,才刚刚知道不久,而这才几天,居然被别有用心的人抄的几乎路人皆知了,看来,有些人不彻底把水搅浑,是不会死心的。

于是,又问道:“看来,秦豹恐怕要被这个贺总兵劫走了?”

那小二道:“要是真的那样到还好了,现在,平老爷已把该犯提到了县衙,而且誓死守法,坚决不放人,恐怕现在还在和贺总兵对峙着,所以,刚才我才说,得罪了贺总兵,看来,平老爷这个知县怕是做不长久了。”

那小二说到这里,一边摇头叹息着转身而去。

殷福平对雁扬天与叶枫道,:“要不,我们去县衙看看?”

刚才,在父亲与小二的问答中,叶枫就憋着劲儿要去县衙看看热闹了,这时一听父亲发话,一抹嘴儿就跑了出去。

雁扬天怕他有什么闪失,急忙追出去。殷福平只好自己前去结账,反正也吃饱了,不妨去县衙走走。

刚一出门,却见雁扬天正在与一个灰衣老者争执,却原来,刚刚叶枫急着出门,险险被这个老者骑马撞倒,这还多亏了雁扬天眼疾手快,功夫了得。而这个老者勒住马见叶枫无恙,居然二话不说,打马就要离去,却被雁扬天一把揪了下来。

那老者道:“小相公,今夜老朽确有急事,他日定当前来赔罪,还请小相公原宥则个。”

雁扬天道:“我认识你是谁,你跑了,我又该去哪里寻你?”

那老者很是焦急,此时姿态更低,竟是连连施礼,道:“小老儿是本县的捕头,现今奉县老爷指派去宁城有紧要公务,还请小哥哥放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