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侠寒照雨 > 卷一 长歌当哭惊乱世 奇术为祸伤自身(第2页)

卷一 长歌当哭惊乱世 奇术为祸伤自身(第2页)

屋子里的灯还打都亮着,屋子里的人却已不知去向,刚才的极端热闹和如今特别的冷清相比,俨然就是两个世界。

齐天点起一个火把就向厉万山的新房掷去,他的手劲很大,火把带着风声在暗夜中穿行,这时,一只毛驴快速的从大门外疾驰而来,比毛驴更快的是一个青衣人。齐天二人只是看到一抹清影从眼前掠过,那个火把便忽然停止了飞行,与此同时,那道清影已是持着火把翻身飞回,稳稳地落在了毛驴背上。借着火光,这时,齐歌二人才看清来人相貌。却见毛驴上甚是从容的端坐着一个腰悬长剑的青衣书生,这个书生身形很是魁伟,如果不是长得颇为俊美,不怒而威,倒更像一个江湖游侠。

看这个书生功夫了得,齐天兄妹知是来了劲敌,还是齐歌怒斥一声,道:“你是‘乾坤神剑’容笑生吗?”

“乾坤神剑”容笑生是武功仅次于“魔星”裘开意的秦山三怪之一。因为容笑生平常喜欢书生打扮,而来人武功又奇高,所以,齐歌才会这么认为。不过,齐歌失声叫过以后,已知自己判断失误,因为容笑生而今怎么也该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而来人却甚是年轻,从感官上看,这个人似乎只有十七、八岁,还是个少年。

却见那人轻笑道:“你这女子,太也眼拙,本人乃是朝廷五品大员,你怎得把我与那毛贼相提并论。”

齐天觉得突兀,忍不住失声道:“怎么,你是朝中五品大员?”

那人朗声笑道:“不错,本人殷福平,刚刚赴任的秦城知府。”

听到殷福平这个名字,齐天兄妹又是大惊。此时的江湖上,武林中人也许有人不知道在朝皇帝老儿是谁,但几乎没人不知道殷福平的大名的。

在当时,殷福平是个奇人,他也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春笛姑娘歌中那句“英雄精忠报国”说的就是这个人。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这个人。

说起来,殷福平还是个神童,他在六岁那年写了一首小诗,那时,他还在上私塾,原诗如下—

归学杂感

一路新虹戴斜晖,年少情稠壮志飞,

归来夕阳可入酒,好梦浑生恰做杯。

这首诗做成那段时间,恰好当地名流钱归义回家省亲,那时的钱归义不但是文坛的泰山北斗,更是当时朝中的礼部侍郎,当时也就三十余岁,深受当朝乾宁大帝宠信,说是前途无量一点也不为过。他偶尔看到了这首诗,居然让人把殷福平父子请到府上,和这个六岁孩子手谈了三局,虽是让了殷福平六子,却只胜了他两局。对这个孩子,钱归义甚是喜爱,不但当场收归门下,还认了他做义子。深怕耽误了这个神童,钱归义与殷福平的父亲商量好,携了他去京城求学,就住在钱归义府上。后来,乾宁大帝听说了他,居然让他做了太子的伴读。

殷福平11岁那年,拥兵造反的乐郡王攻到龙朝首都龙城,乾宁大帝在几个心腹将领保护下弃城而逃。就此龙城沦陷。当时已是龙朝礼部尚书的钱归义与殷福平父子不幸被掳。据说,被掳当天殷福平杀贼无数。小小年纪,竟让叛军元帅,有着“乐朝七猛珠”之首称号的百里威大是赏识。不但没有把他当敌人对待,还把他奉为上宾,叛王燕君临已自封为“乐成帝”,而乐成帝居然要把这个还是11岁的大孩子拜为上将军,而乐成帝与百里威的手下对他也极是敬服。而这个孩子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却是宁死不降。越是如此,乐朝上下人等对这个孩子越是倾敬,堪有举国效尤之意。

而他的老师兼义父钱归义却没有其子哪怕一分的胆色,被掳后不久,就降了,也许是乐成帝想以他为饵进一步拉拢人心,也许是为了让他劝降殷福平,居然也给了他一个尚书衔。

可是,谁也意想不到的是钱归义投降后劝说殷福平不成,他却被殷福平活活给打死了。打死钱归义后,殷福平居然只身远去,逃离了龙城,就此音信全无。

两年后,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鹤城七雄在他们的地盘被一个大孩子给收服了,并且由他们七个人在当地登高一呼,群雄响应,居然成立了一个不小的起义队伍,号称铁卫军,而鹤城七雄也就变成了后来让息国叛军闻名丧胆的“七大铁卫”,而他们的首领就是殷福平。哪一年,他才13岁。

乐朝在北,息国在南,大龙王朝在这两国叛军南北夹击下,确实是节节败退,民不聊生。

龙朝乾宁32年,也就是殷福平被掳那一年,龙朝第一名将燕泰来的义子雁南开在南方凤城【乾宁大帝逃跑后临时建立的政权中心】强势崛起,在打退了息国靖亲王攻城略地的大军进攻后不久,挺军北上,并很快收复了龙城。而雁南开也因此在当时得了个“龙城飞将”的称号。雁南开用兵如神,北上以后,既是一路势如破竹,一发不可收拾。而此时,息国经过一番休养生息,竟再次在靖亲王带领下大举攻来,更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殷福平的铁卫军就是在此时揭竿而起的。息国的靖亲王身经百战,居然被他大军小了百倍的铁卫军给缠住了,让他头痛不已。

殷福平领导的大都是本地土著,仗着对地形熟悉,打的是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往往总要打息军一个措手不及,杀他个出其不意。

靖亲王的几十万大军想要挺近分毫,倒是相当不易。

当时,乾宁大帝派去守居贺兰谷的大将是他特别倚助的名将许边。

在殷福平铁卫军的牵制下,许边倒也打过几次胜仗。这个许边,身经百战,对战术战策也颇有研究,但却是个好大喜功之人,打了几次胜仗,对名扬天下的靖亲王胡荣倒是有了些轻视。他由开始的只守不攻,改变为直面出击,他当时似乎也想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好像觉得什么“龙城飞将”雁南开,什么“乐朝七猛珠”什么“息国靖亲王”也不过如此而已,老子才是天下第一。

他的风采还没来得及展示,贺兰谷就被息亲王给攻克了,息军不但攻克了贺兰谷,更是一路厮杀,占据了龙城倚为天堑的伊兰山,龙军一路败退,不但将士没了斗志,就是主将许边也已是谈息色变,都被敌军打破了胆。

而殷福平还在坚持中,虽然,因为许边的失误,铁卫军伤亡也不小,但却没有退出伊兰山。看清敌我形势后,殷福平留下善战的“狮王”“虎帝”“豹祖”三大铁卫率领残余的部署与息军周旋,他则领了“牛头”“马面”“鸡公”“虾婆”四大铁卫及几个身手不错的义士来到许边军中,劝说许边无果之下,怒斩了许边,收服了他的部队,编入铁卫军。他给铁卫军的指令时-“誓死与息军周旋到底”,战术依旧,打他措手不及,攻他出其不意。

息亲王胡荣手下号称的五十万大军在占据伊兰山后北上进军鹤城,伊兰山居然又被铁卫军给夺了回来。此时,乐朝也已被雁南开打怕了,七猛珠不再势若破竹的攻城略地,而是缩居长辽城中只守不攻了。

而正是此时,“龙城飞将”雁南开率领二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又要再次挫一挫“息国靖亲王”的锋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