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军碑 一九四二 > 第20部分(第1页)

第20部分(第1页)

16日一举攻克乔家敌军苦心经营的坚固据点,歼敌近百。17日攻占宁鲁卡,长驱直趋太白家。此时日军百余人乘4只大竹排向南驰援太白家,被我113团3营9连发现,集中轻重机枪和全部火力急袭该敌,敌悉被歼,大批敌尸漂浮河上。太白家之敌闻之胆寒。我113团第1营从森林里开路前进,于1月30日秘密迂回到达太白家敌阵背后,与第2、第3两营取得联系,完成了对据守在太白家日军的三面包围,经两昼夜的激战,于2月1日攻克太白家。俘虏供认:该敌系56联队第2大队,曾于1943年12月下旬在于邦战斗中损失惨重,退守太白家后,田中新一迅速从56联队和18师团辎重部队调派兵员拨补该大队,另派渡边少佐任大队长,进行整补,经营太白家的防御设施。

1944年1月12日,正当左翼支队沿大龙河左岸,向乔家背后迂回前进时,新38师右翼支队(114团)已悄悄地从大奈河上的康道[笔者注:日军称其为堪都]渡口偷渡过河。其时,第65团第2营窦思恭部正在此处担任掩护,开始发动胡康河谷的第二次迂回作战。这支部队却在孟阳河遭到日军18师团步炮联合兵团的顽强抵抗

[笔者注:孟阳河是大奈河南岸的一个巨大支流,位于太白家西南,成为太白家西南方面的天然屏障,居胡康河谷中间东部,河流弯曲全长达60多里,沿岸地形起伏,树林茂密,环境十分复杂。此地为北击太白家之背、南叩孟关之门的锁钥,因此,这个孟阳河在争夺太白家和孟关这两个军事要地上,就成为敌我双方都全力去争夺的枢纽之地]。日军第18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除派第56联队主力第1、3两个步兵大队及联队直属部队和山炮第2大队外,又增派第55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长室积忠少佐)归56联队联队长长久竹郎大佐指挥,据守孟阳河地区。

1月12日,我114团进攻孟阳河,经与敌激战3昼夜,于16日越过孟阳河东北的第二道小河,一部攻占了河东敌阵。敌一再反扑,互无进退,形成胶着。李鸿遂针对日工事坚固,火网严密,层层高防,各自独立据险顽抗,并不断利用猛烈炮火掩护进行反扑的特点,决定选派精干的渗透突击队,钻隙到敌后,对敌炮阵地进行偷袭破坏,一举摧毁敌山炮数门。另以一部对敌正面进行佯攻,予以牵制,组成数支强力突击队钻隙渗透到敌阵侧翼或背后,对敌各个据点,分割包围,激战到2月19日,历大小战斗50多次,打死敌大队长长室积忠少佐、中队长大森文一大尉、山林大尉及中尉松尾、少尉大森、小野以下官兵600余人,完全夺取了孟阳河以东和森邦卡。1月21日同113团在大奈河东岸太白家南方胜利会师。史迪威亲临前线向李鸿授予“孟阳河大捷”锦旗。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肃清孟关外围日军据点(1)

孟关是胡康地区的行政中心和通往缅甸内地的重镇。位于胡康河谷的腹地,也是日军18师团据守的重点。日军田中新一师团长受命,要以孟关为中心在胡康河谷坚守3个月,故对孟关地区防御设施积极经营。从印度列多入缅经新平洋南下的大道,就是由孟关到孟拱而达于密*,进而越过尖高山通到古代南丝绸之路的腾冲,或者沿着原有的公路于密*过伊洛瓦底江南下直趋八莫,然后经南坎折向东方在芒友同滇缅公路相接。由此明显可见孟关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兵家必争之地。我军要克复缅北,打通中印公路,夺取孟关,就成为继攻克于邦、大洛、太白家、孟阳河之后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战役。

史迪威于新38师2月1日攻占太白家后,他立即命我带着4名宪兵护卫着他开车赶往于邦,同孙立人一道从于邦乘坐摩托艇由大龙河顺流而下,来到刚刚结束战斗的太白家上岸,找到了一处制高点同孙立人一道爬上去,举目四望。正当他二人在制高点上一面观察四周地形,一面议论目前敌我状况时。我奉命将113团团长王东篱上校从前线找来面见史迪威,他听取了王团长的情况汇报后,便同孙立人略事商议,即令我利用孙立人带来的无线电台,给在新平洋的柏特诺参谋长发出如下指示:(1)、由皮可率工程人员和工兵部队来太白家,在此处修筑飞机场,并在大奈河、大龙河架设桥梁和油管,另在康道架浮桥供新22师进军急用。(2)、由小乔带警卫通讯和汽车队赶到太白家,建立“前方指挥所”。(3)、柏特诺留守新平洋。此电经史迪威口述由我笔记,复经他审阅后签发,再经译成密码然后交电台发出。

2月4日,史迪威的“前方指挥所”在太白家组建完成。皮可将军带着中美工兵部队来到太白家,经一昼夜的连续修筑,一座临时飞机场已建筑完成。不久一架轻型飞机由新平洋飞来,平安降落,宣告试飞成功,昭示太白家机场可以正式使用。此时新38师上尉参谋邓健中送来114团和113团,分别在孟阳河和太白家以东的卡杜渣卡先后缴获的日军第18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于1月24日发布的《菊作命甲字第165号命令》和《菊作命甲字第166号命令》的译文,综合其要旨如下:

(1)、师团决定停止大奈河畔之战斗,将主力移置于孟关及其周围地区与敌决战。步兵第55联队依托宛达克山在腰班卡和拉征卡一带建立坚强的防御体系,依火力急袭与逆袭,摧毁敌之进攻,将其消灭于我阵前。为掩护师团主力向孟关转移,该部应派第2大队(队长宫尾进少佐)固守拉强卡[笔者注:拉强卡北至太白家、西距孟阳河、南到拉征卡各约5公里],非经批准不得后退。

(2)、步兵第56联队一并指挥新近组建的“菊大队”,在孟关及其以东要地设防,确保控制大奈河、大宛河。

(3)、师团后勤机关和辎重联队置于瓦拉班,以自卫为主自行构建防御设施。

史迪威不想给日军18师团以喘息和重振旗鼓的机会,决定乘胜追击。即于2月5日发布第9号作战命令,以新22师为右纵队,新38师为左纵队,向孟关攻击前进。

廖耀湘受命后即令在大洛的第65团第1营为军之右支队,自大洛经大树班向隆肯方向推进,掩护军之右侧翼,该团第3营自百贼河越过宛达克山直趋腰班卡而占领之;另令第64团由森邦卡出发沿公路向拉征卡进攻,夺取该地后再向孟关挺进;又令第66团自康道渡过大奈河后,向东南方位开路前进,务须切断目前据守在腰班卡和拉征卡这两处日军间的交通联系,同时以强有力之一部向西侧击腰班卡之敌,密切协同第65团第3营李定一部对腰班卡之进攻。。 最好的txt下载网

肃清孟关外围日军据点(2)

2月20日,新22师64团第1营从康道东南方约18公里处的森邦卡出发,沿公路向拉征卡搜索前进,行至森邦卡南方约8公里处的拉强卡,突然遭到日军的伏击,尖兵连立即就地展开对敌反击。第1营营长祝能少校见状即率主力从东侧向拉强卡的日军背后迂回,从敌后猛然发动进攻,敌不支向拉征卡狼狈逃窜,祝能便挥师追击,于23日19时完全占领拉征卡。此时据守在腰班卡[笔者注:拉征卡位于腰班卡东北约6公里处]的日军便集中各种大炮对攻占了拉征卡的我64团第1营猛烈轰击,一直持续到午夜,敌军炮击方停。当敌炮击时,我军官兵及时疏散,隐入敌军遗弃的防御工事之中,仅有3人被敌炮弹炸伤,余均安全无恙。

2月20日清晨,第66团第1营受命向森邦卡南方挺进,切断拉征卡同腰班卡之间日军的交通通讯。该营于茫茫林海中开路前进,当日上午10时许,担任尖兵的第2连及其后续的第1连,越过六干河后,正要进入形似口袋的丘陵地带时,突然遭到埋伏在丘陵中日军的袭击。事出意外,且敌火力猛烈,打得我军措手不及,一时秩序很混乱。第2连连长胡义仁负伤,第1连连长林瑞琪当场牺牲,指挥一度中断。幸好这只部队经过兰姆伽,特别是在列多、卡图数月的森林实战训练,2个连的排、班长都能处变不惊,临敌不乱,率部迅速就地占领有利的射击阵地,各自为战举枪还击,逐渐地巩固了阵地打退了敌之冲锋,与敌在现地胶着对峙。廖耀湘闻讯后立即赶往火线亲自指挥下达如下作战命令:

(1)、令64团第1营即由拉征卡向腰班卡进攻。

(2)、令66团第3营营长张鸣铎统一指挥该团1、3两营攻击当面之敌,尽快解除第1、第2两连目前与敌胶着的态势。

(3)、调65团第2营赶来增援66团作战。上述各部统一行动,由66团团长陈膺华统一指挥。

廖耀湘在下达上述作战命令的同时,下令将指挥这次作战不力的66团1营营长张片帆少校调为师部听差,将该营副营长周九皋升任少校营长;另调第65团第6连中尉排长柯世侠升任66团第1连上尉连长,均限令立即前往到职。

这时,66团第2营余汝干部正在腰班卡西北方位的密林里,距离腰班卡到拉征卡间的小路还有约3公里多的路程,因四周荆棘丛生,树林茂密,完全无路可走,官兵们便一齐动手奋力挥动砍刀,披荆斩棘,开路向前,同时尽力保持隐蔽状态。21日9时5分,部队陆续进抵拉征卡至腰班卡之小路边,第4连连长孟庆霖即率全连在设置于这条小路两端潜伏哨的掩护下,一举越过小路,在其南面建立封锁阵地,随即派出1个排向拉征卡方面搜索。于次日中午,发现日军约七、八十人向腰班卡前进。孟连长即令第1排和第2排隐蔽在原地,以火力封锁敌之进路,令第3排迂回到敌军背后。他见各排业已就位,敌人已进入我火网之内,当即用步话机下令向敌开火,顿时猛烈而密集的子弹齐射敌人,打得敌人非死即伤,幸存敌人则纷纷隐入森林。这次战斗打死敌军田中信中尉以下18人。与此同时,第5连连长邹益卿指挥所部向腰班卡搜索前进,行进途中遭遇日军1个小队,立即对敌进袭,打死日军23人,内有小队长荒木为雄少尉。至此,拉征卡、腰班卡间道路已被我控制,沿途的残敌也已肃清,接下来就是攻夺腰班卡的战斗了。

腰班卡位于孟关西北约12公里处,西距大洛约40公里,中间隔着一座层峦叠嶂、山林蔽日,蜿蜒数十公里的宛达克山,是为屏障孟关西翼的险要重地。敌步兵第55联队兵败百贼河和大洛之后,便奉其师团长田中新一之命,退踞此地,日夜不停地赶建防御设施。田中新一特派其师团参谋长大越大佐偕55联队联队长山崎大佐等到宛达克山做实地侦察后,大越参谋长认为宛达克山山脉地形极为险阻,第55联队一定能够固守宛达克山到3月底,同时保住腰班卡。

奉命由百贼河向腰班卡进攻的新22师65团第3营,在营长李定一少校指挥下,于1944年1月31日,进至宛达克山2148高地以东,开始同敌接触。日军55联队在宛达克山上沿着山道两侧配置守军,构筑了许许多多工事坚固、隐蔽良好、射界宽广的火力点,并埋设了地雷,甚至将手榴弹拴在树枝藤蔓之间,诱使我军去触雷或碰炸手榴弹而造成伤亡。所幸李定一胆大心细,对日军的种种伎俩早有察觉,他要求官兵们仔细侦察,提防日军设置的各种陷阱,他以第7连由正面进攻,令8、9两连分别自敌阵左、右两翼向敌后迂回,于2月7日突然出现在日军背后向其猛攻,使敌大惊失措,当击毙其小队长和士兵23人,占领了2134高地。李定一部经2月8、9两日激战,又打死敌军指挥官三甫俊太少佐等138人,还攻占了地图坐标:NW9665的3282高地。2月23日攻占腰班卡(地图坐标:NX0665)与前来断敌后路的65团第5连胜利会师。孟关外围战斗至此胜利结束。

史迪威决定进攻孟关(1)

正当新22师在宛达克山、腰班卡、拉征卡方面的进攻顺利进展、节节胜利之时,新38师也相继攻克太白家、森邦卡、卡杜渣卡等孟关东北方面敌外围据点,前锋直指孟关。此时史迪威于2月21日,由太白家前方指挥所下达了第10号作战命令,其要旨如下:

(1)、敌情已于下发各部的地图上标示。

(2)、本军决于D日H时向孟关东南及南方挺进,夺取沙杜渣及其北方高地,将当面之敌包围压迫于孟关、瓦拉班地区歼灭之。

(3)、各部队的作战任务和行动要领如下:①、战车第1营附新22师66团第1营为特遣支队,应于D+2日16时,由现地移到太白家之南,大奈河之西地区集结,尔后待命沿孟关——沙杜渣公路向南攻击前进,夺取瓦拉班、宁库卡,协助新22师歼灭敌18师团主力于瓦拉班附近。②、新22师(欠65团第1营和66团第1营)为右纵队,自腰班卡、拉征卡之线沿公路向南进攻,夺取孟关,在特遣支队协同下,将敌18师团主力压迫包围于瓦拉班以北地区全歼之。③、新38师(欠114团)为左纵队,自茂林河一带沿大奈河以东地区向大宛河之南攻击前进,夺取坚布山北方隘口丁高沙坎,断敌退路,并须肃清进攻路上的日军,尔后向坚布山隘以南的沙杜渣迂回。④、新22师65团第1营及工兵1连、迫击炮1排(4门)为右侧支队,向隆肯迂回前进,掩护军之右侧翼。⑤、新38师114团集结于太白家、乔家、宁便沙坎地区从速进行整补,尽快完成。⑥、美军5307团于2月24日即从宁便出发,经甘卡、拉安卡、大林卡、山那家,从新38师左侧翼直趋瓦拉班,密切联系特遣支队,袭占该地。

(4)、其他协调事项:①、美军5307团受孙立人师长指挥;②、新22师与新38师作战地境如下发地图所示;③、特遣支队由战车指挥官博朗上校指挥;④、陆空协同及后勤事宜另行下达。

2月21日,史迪威在太白家决定夺取孟关,迂回包围敌18师团于坚布山以北地区,并下达了第10号作战命令后,即派我飞赴英帕尔面见斯利姆并将他的亲笔信面呈。他在信中要求英军应对日军15军进行反击,并将“钦迪特”空降到孟关、英多各地,从日军第15军及18师团背后给日军出其不意的打击,粉碎敌人进犯印度的企图,同时策应中国驻印军的胡康战役。斯利姆召温盖特研究决定“钦迪特”出动3个旅空降卡萨,以1个旅置于印缅边境乌克鲁尔控制亲敦江,阻击日军,另1个旅从陆地渗透推进到因道歧湖威胁18师团后方。定于3月5日实施空降,我随先头的77旅旅长卡尔弗特准将乘滑翔机在“亚宝地”着陆。[笔者注:其经过见本书“传奇将军温盖特”]

新22师于2月21日受命后,即作出攻取孟关的部署:(1)、第64团以主力由拉征卡出发,沿公路向南推进,先夺取地图坐标NX1957处的670高地,尔后从正面攻取孟关;即以一部由公路以东向南开路前进,到达挨得河北岸后立即向右转,从东面向孟关进攻。(2)、第65团[笔者注:欠第1营,该营附工兵1连、迫击炮4门为军右侧支队正向隆肯远程迂回]由腰班卡向孟关南方的般尼秘密钻隙迂回,开路前进,奇袭般尼及坐标NX1554处的680高地,确实截断孟关敌之退路和增援补给路线,并须竭力击退任何来援之敌。(3)、第66团[笔者注:欠第1营。该营附工兵1连随战车第1营为特遣支队]由腰班卡、拉征卡之间出发,沿公路西侧向南辟路前进,从西南方面攻入孟关。

史迪威决定进攻孟关(2)

2月29日,从正面向孟关进攻的第64团先头营(第2营)在芒光北侧与敌接触,发生激战。敌负隅顽抗、久攻不克,嗣得第1营副营长龙英亲率第2连自公路以东潜行秘密迂回到芒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