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玄奘精神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要道维持秩序,慢慢的为马队前进开道,同时也为自己安排迎接事宜腾出时间。然而闻讯而至的人越来越多,万般无奈下,房玄龄只好让玄奘在军队的护卫下先行住进驿站。

那么,玄奘为什么会比预期早到一天呢?原来,玄奘在达到敦煌后又给朝廷写了一封信,报告自己的行程。这封信被直接送到了正在洛阳筹备对辽东用兵的唐太宗那里。唐太宗看完信后,当即命令留守长安的宰相房玄龄全权处理迎接安置玄奘之事。房玄龄也根据这封信计算出玄奘的行程,进而安排各项事宜。

然而从敦煌到洛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一心面君的玄奘担心赶不上与唐太宗会面,因此在得知唐太宗在洛阳即将亲征辽东的消息后,便加快行程,风尘仆仆的赶往长安,终于抢出了一天的时间。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皇帝没见到,人却被堵在长安西郊。

〃这或许也是注定的劫数吧!〃玄奘如是想。

不论是在茫茫戈壁,还是面对强盗的威胁;不论是翻越大雪山,还是面对全印度僧人的挑战,玄奘都会把这些难关当作自己佛法修炼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关口。不论这些关口是多么的艰难险恶,他总是要求自己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心静而襟怀坦荡,是他几十年来始终保持的一种心境;这种心境不但能让他在困难和无助中平静下来,也让他能够清楚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目标又在何方。

就这样,玄奘一行在长安西郊的驿站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也就是贞观十九年的正月二十五,当时世界上最宏伟,也是最繁华的城市……长安,为玄奘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这样的情景在今天并不难看到,任何一位演艺或体育明星的到来都会引来粉丝们的疯狂追捧,然而不论是〃超女〃、〃快男〃,还是〃好男儿〃、〃型秀〃选手,他们受到的追捧肯定比不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玄奘,在当时大唐百姓心中,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真经的玄奘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玄奘不但是一位有道高僧,更是一位杰出的学者、翻译家、外交家、探险家,他代表的是大唐,象征的是那个时代人们求知不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玄奘一个人的行为,成就了一个帝国的荣耀;玄奘身上所蕴藏着的,是坚毅、坚韧、坚持、坚决的高尚品格。

所以,玄奘完全担得起〃万人空巷〃的待遇,也说明他得到了大唐官方和民间的双重认可。

虹←桥书←吧←。←

第5节:第一章 进退由心,大德之境(4)

把握和创造机会是任何一个政治家必须具备的素质,唐太宗深知,一切个人偏好都要服从政治需要,所以他在《慎所好》中就曾明确指出:〃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所以,道教也好,佛教也好,都是被利用与控制的对象。当然,作为唐太宗的左右手,房玄龄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借力打力,亮出了〃与民同乐〃牌。

把玄奘迎接好有三个好处:

第一,彰显皇帝对玄奘的礼遇,进而安抚那些因地位排在道教之后而不平的佛教高僧们;

第二,辽东开战在即,需要一次振奋人心的事件来鼓舞整个大唐军民的士气;

第三,把玄奘一事办得漂漂亮亮,也能说明唐太宗选他为留守重臣是多么英明的决断。

因此,在房玄龄的亲自指挥下,一场别开生面的盛大欢迎仪式拉开了帷幕。整个仪式的核心,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举办一场由全体长安百姓参加的游街大会,向天下人和各国使节展示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来的珍贵的经书和宝物,让数十万人一同为玄奘欢呼,振奋大唐士民之心,弘扬天朝国威。

聪明人不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去拒绝别人的好意,很多事情不用说破,要的就是彼此的默契。

洞悉世情的玄奘自然没有拒绝房玄龄的安排,他很清楚自己在〃与民同乐〃中扮演的角色……朝廷需要这样一次盛大的活动来激励万民,大乘佛教同样也需要一次盛大的仪式来扩大影响力;自己在朝中民间的影响力越大,他日面见唐太宗时的分量便越重……

百利而无一害之事,何乐而不为?

游街的消息一经传开,一时间,朱雀大街到弘福寺的数十里长街两旁人山人海,长安城的军民百姓纷纷涌到朱雀大街两侧,有聪明的商人甚至在半夜就发动家人伙计抢占最好的观看位置,然后高价出售,临街的二层酒楼戏院更是被达官贵人包场一空……学生停课、商人罢市、官员休朝,最紧张的只有负责维持秩序的将领和士兵们,房玄龄在游街开始前下令,如果再发生相互践踏之事,相关官吏将士一律严惩!

按照计划,玄奘法师会骑一匹白马走在整个队伍中央,接受整个长安的欢呼。

游街的终点就设在弘福寺。弘福寺,位于长安城西北芳林门内、掖庭宫外的修德坊,又名兴福寺,不仅是长安城中最大的寺院,也是唐太宗为太后祈福之所在。

正所谓世事难料,就在房玄龄以为万事具备,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负责接待玄奘的礼部官员心急如焚的跑来,说游街的队伍已经出发,可玄奘法师却不见了!

〃法师不见了!〃房玄龄险些喷出一口茶水来,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他再一次领略到了玄奘的与众不同,事态的变化再次考验着这位大唐宰相临机应变的能力。

〃第一,不可对外声张;第二,任何法师去过的地方都给我仔细的去找;第三,仪式照常进行,半个时辰内找不到,就让下面的人告知全城百姓,说法师鞍马劳顿需要歇息,今日不参加游街!〃老练的房玄龄很快给出了应对措施,一队队精干的官吏立刻行动,迅速展开了一场搜索玄奘的行动。

此时此刻,玄奘法师人在何处?又在做些什么?他又为何不去参加专门为自己举行的欢迎大会呢?史书记载,玄奘法师当时:

〃独守馆宇,坐镇清闲,恐陷物议,故不临对。〃

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却清楚记载了玄奘法师当时的举动和心理:

馆宇,应该就是弘福寺安排给玄奘住宿和休息的僧舍,这就告诉我们,当时玄奘哪里都没去,既没有跟随出游的队伍,也没有离开起居的地方,而是留在弘福寺。

独守,说明玄奘当时是一个人,旁边既没有伺候的人,他也没有让别人来打扰。从礼部官员不知道玄奘下落的表现可以得知,玄奘很可能是先跟迎接的人员走了一段路,然后在中途神不知鬼不觉的掉队折返……这也不难理解,能够独自一人活着取经归来的玄奘,想要在人群中脱身,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他才能独守,才能让人找不到自己。那么,玄奘为何会中途折返呢?我们下面再说。

※虹※桥※书※吧※BOOK。

第6节:第一章 进退由心,大德之境(5)

这四个字连起来就是说,玄奘曾经出去过,但又自己跑了回来,当时是一个人呆在屋子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