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被毛泽东视为立军之本、建军之魂。1935年6月,四川懋功,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张国焘将军权看得高于党权,依恃兵多枪多公然伸手向党要权,甚至企图以武力危害中央。没有达到目的后,他公然违抗党的北上战略方针,擅自率领右路军南下,并另立“中央”,自封主席,走上了公开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道路,最终在屡遭失败、无法生存和全党全军的反对下,不得不撤销其另立的中央,重新北上。

毛泽东在总结教训时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共产党员不争个人的兵权……但要争党的兵权,要争人民的兵权”!

争党的兵权,争人民的兵权,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容许其他势力插手人民军队。

刘庭华(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国民党方面要派特务头子康泽到八路军任政治部副主任,毛泽东一口回绝。为了抗战,我们可以换上青天白日帽徽,但决不容许康泽之类的特务插手人民军队。

全国抗战初期,王明从苏联飞到延安,主张“一切通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要求八路军、新四军与国民党军实行统一武装、统一编制、统一纪律,一句话,要取消共产党对八路军、新四军的绝对领导。毛泽东坚定地指出:八路军、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不是国民政府的武装。

为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落实,毛泽东逐步确立了一整套党领导军队的组织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大环节:

王幸生(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一是政治领导,就是用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统一全军的思想与行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思想领导,不断用马列主义的先进理论与思想武装官兵,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三是组织领导,建立各级党的组织,形成与部队建制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系统,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党的集体领导与军事指挥高度统一。

三 党指挥枪 枪服从党(3)

军队政治工作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保证。毛泽东为政治工作确立了三项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官兵一致,就是要彻底废除旧军队中的军阀主义,建立官兵平等、同甘共苦的新型官兵关系。他首先要废除官兵生活上的不平等待遇。

陈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罗荣桓回忆说:“秋收起义以前,军官每顿饭菜都是四菜一汤,和士兵待遇悬殊很大。三湾改编后,官兵艰苦与共,待遇改成完全一样,干部和士兵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衣服。”从毛泽东做起,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改革。

如果说生活待遇还仅是一种形式,毛泽东要求建立健全各级士兵委员会,则具有深刻的内涵。他把士兵委员会的工作,视为在红军中确立民主制度,彻底废除旧军队陋习,建立新型官兵关系的有力武器。

红军初建时,来自于国民革命军的部队,军阀习气严重,官欺兵、兵欺民早成惯例。毛泽东就是要打破这个陈规。士兵委员会委员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兵对官有监督权,可以提出批评,甚至有制裁权。这是亘古以来中国军队从未有过的新制度。正是这项制度,消除了官兵之间的隔阂,消除了士兵的雇佣兵心理,开创出人民军队独有的民主制度。

1948年1月,毛泽东亲笔起草了题为《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的党内指示,赋予军队中的民主生活以新的内涵,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大民主的概念。

王幸生(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军队中的三大民主,就是政治民主、军事民主和经济民主,“放手发动士兵群众、指挥员和一切工作人员,通过集中领导下的民主运动,达到政治上高度团结、生活上获得改善、军事上提高技术和战术的三大目的”。

三大民主中,军事民主令人耳目一新。练兵中,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互教互学;作战时,群策群力,召开诸葛亮会,研究破敌之策;作战后,讲评讨论,共同提高。

千万不要小瞧这种看似简单的工作方法,一旦士兵们的智慧融入了部队的作战行动,任何奇迹都可能发生,许多卓有成效的制胜战法就是诞生于这种军事民主之中。

民主制度使得人民军队内部关系焕然一新,而严格的群众纪律,则使得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鱼水相融、亲密无间。毛泽东在建军之初,就为红军立下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褚银(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他率部上井冈山之前,就宣布了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打土豪款子要归公。后来毛泽东又宣布了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毛泽东博学多才,可尊为大师,可他制定这些纪律所使用的却是再也朴实不过的语言,就连不识字的士兵也能牢记。

此后,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变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内容不断调整。1947年10月,毛泽东重新修订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颁布全军,一直沿用至今,始终是人民解放军铁的纪律。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毛泽东以最简明的规定,将人民军队的宗旨、性质变为便于执行的行为准则。人民军队之秋毫无犯,之与人民同甘共苦,之与人民血肉相连,就在于它永远视人民为父母,因而得到了人民如同对待子女般的呵护。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曾把战败的原因归结于军队腐化堕落、纪律废弛,官兵“忘了革命,忘了主义”,成了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但他却不肯承认自己分而治之、亲疏有别的治军方略正是导致他军队惨败的重要原因。他的嫡系恃宠而骄,狂妄无比,杂牌部队则各怀心思,临阵自保,在战场上总是演出胜则争功、败不相救的丑剧。他的得意门生杜聿明被俘后讲得倒是一针见血:国民党军是“战事毁于人事,战术毁于权术”。

毛泽东确立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建立的卓有成效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依靠的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使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脱胎换骨,成为在任何情况下都红旗不倒、军心凝聚的新型人民军队,成为在战争中上下同心、士气高昂的无敌雄师。毛泽东之用兵如神,首先在于他治军如神。

三 党指挥枪 枪服从党(4)

两相比较,国民党军焉能不败?!

四 游击战争 出奇出新(1)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人埃德加·斯诺访问中国,他对毛泽东说,美国总统肯尼迪也在看毛泽东的军事著作。毛泽东听到此事后,笑了,他答道:肯尼迪 “看我写的军事著作,这有可能是真的”。

这的确是真的。肯尼迪到乡间度周末,也不忘了要带上毛泽东的著作。毛泽东的名言:“游击队必须活动于人民之中,犹如鱼游于水中一样”,更成了他的口头禅。

毛泽东,这位崛起于东方的军事伟人,不仅翻天覆地般改变了中国历史,也用自己独创的游击战争理论为世界军事理论宝库增添了闪光的一章。他的理论,诞生在中国,却冲破了时空限制,影响着世界!

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高山密林,地势险要。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剩余部队来到罗霄山脉中段的这个地方。

初上井冈山,这支队伍只几百人,这就是最初的“星星之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