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彭城奔牛短篇小说选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第一章·柱子的故事(1)

《彭城奔牛短篇小说选》·柱子的故事(1)

柱子,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跟着他叔生活……

他叔是个残疾人,人很厚道,平时不大出门。出门时架着双拐,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象个黑猩猩。因此,乡下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路不平”。他也不生气,后来叫的人多了,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他的外号,真名反倒忘了。

“路不平”没有结过婚,据村里的人讲,年青时他也和一个女人好过,只不过没有谈成。那时候“路不平”年青,人也不象现在这样懒怠。他和女人相好,遭到了相好女人父母的反对。

“和一个残疾人在一起有什么好日子过。要是再生出一个残废来,怎么办?”

相好女人的父母硬把他们拆散了,把闺女嫁给了别人。

“路不平”精神受了刺激,大门不出二门不到,难过了好几天。他认为女人会说,但是靠不住,经不起考验。打那以后,再也不和任何女人来往了。一个人在家又当爹又当妈带着柱子过。

不过,村里还有一种说法。说这话的是村东头的老王。和“路不平”是年轻时的好朋友。

“那一年,路不平和他相好女人偷偷地跑了出去,闯了关东。在关外住了好几年,有了孩子,那孩子就是现在的柱子。他们是偷跑出来的,没有办结婚手续,不合法。女人又死在了关外,怕人家笑话,说柱子是私生子,名声不好,才骗人说是从关外拣来的,其实不是那回事。”

话说的有根有据,几十岁的人啦,还赌咒发誓,看样子不象是说慌。可是村里的老年人却说;“别听他的,根本就没有那回事。他们是朋友,架托的。怕柱子长大了不孝顺。跑了,瞎编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正谁也拿不出真凭实据。

当然了,说这些话时大家都瞒着柱子,谁也不敢当着他的面胡说。柱子十好几啦,是个楞头青,头脑简单,脾气暴。如果让他知道了,说不定会弄出点什么事出来。再说,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陈芝麻烂谷子的,没凭没据,凭什么说人家。随着普法的教育的深入,人们也逐渐知道没有根据的东西不能乱说,说了要负法律责任的,就更不敢说了。

这件事柱子也有风闻,问过他叔;“我是从那里来的?”

他叔说;“从关外抱来的。”

问的简单,回的更简单。再问“路不平”就和他急。柱子也没有办法法。只好去问别人,别人也不告诉他。一问三不知。

柱子长到十七岁,因为和“路不平”闹气,赌气跑到徐州去找妈妈。他看过电视剧,认定他妈妈和电视剧里的主人公一样,是城里的下放知青。扔下他回了城市。

柱子在城里转悠了半天,没有找到妈妈。没有了钱,又拉不下脸来回家,就在城里住了下来,给夜市老板打工。他没有技术又不会炒菜,夜市老板也没有什么好活给他干。就是在烧烤店里干点杂活,挣口饭吃。有时候,老板收入高了,高兴的时候也给他十块八块的做为奖金,柱子也不嫌少。

柱子在农村长大,没有什么爱好,不吸烟不喝酒;有了钱也不会乱花。就这样,一年下来也攒了几个钱。

老板买回来一条狗,准备杀掉卖狗肉。柱子看中了,非要留着,老板不肯。就和老板干起仗来,差一点动了刀子。

“多少钱买的,我给。”说着气横横地把身上的钱全都掏了出来,甩在老板的脸上,非要买这条狗。

老板被唬住了,看他是个半吊子,二百五,捋不直的家伙。只好把狗贵卖给了他。他真怕惹恼了柱子,拿刀子和他拼命。

柱子和狗感情很好,有了饭自己不吃也要给狗吃,晚上睡觉怕狗冷,干脆把棉袄脱了给它。狗生了病,他就抱着它四处求医。为此,还哭过。直到医生告诉他狗得的是感冒,不碍事,才笑了。

这一切,在夜市老板看来是少脑,有毛病。狗怎么能和人比,骂柱子缺心眼,偷偷地骂。不过缺心眼也有也有缺心眼的好处,从那以后再没有人敢招惹他。老板也比以前对他好多了,还有了固定工资。不高,每月50元。柱子也不和老板争,心想这比以前好多了……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柱子20岁了。交上了桃花运,用城里人话说,恋爱了。对象还是个城里人,一个长得很不错的姑娘。

“憨人有憨福,”老板挺羡慕地说;“可惜,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第一章·柱子的故事(2)

《彭城奔牛短篇小说选》·柱子的故事(2)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夜市打烊时。柱子听到外面有姑娘的喊声。牵着狗出去一看,几个小流氓正围着一个姑娘动手动脚,吓的姑娘直叫喊。柱子把狗放了出去,几个小流氓吓跑了。

打那以后,柱子和姑娘熟了,姑娘对柱子也有了好感,一来二往他们之间有了感情,就谈起了对象。

故娘是徐州人,叫玉芬,18岁,比柱子小二岁,人很聪明。辍学后一时找不到工作,就在夜市里卖烙馍。

柱子从乡下来,是个打工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小学还没毕业。但是为人厚道,年龄和玉芬也般配,玉芬又不嫌他,他们之间搞对象,按理说应该是门当户对,合理合法。但是,有些人却看不惯,认为不和谐。说什么话的都有,就是没有说好话的。这事传到玉芬家。玉芬父母想反对,又怕玉芬和他们闹,一时也拿不出好办法。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做没看见。心想,先让他们处着,等是间长了,他们之间有了矛盾,再慢慢开导。

谁知这一让步不要紧,干柴碰到了烈火越燃越旺,玉芬和柱子更贴心了。一起吃,一起玩,也不知道避避人,弄的人们议论纷纷,玉芬的爹娘想不干涉也不行了。

这件事让玉芬的姨知道了,不知从什么地方找来一小伙子,人长的挺帅,介绍给玉芬。谁知一见面,也不知玉芬和他唧咕些什么,小伙子羞愧地走了,打那以后再也没有来过。再介绍吧,见一个散一个,怎么也谈不拢。

玉芬的娘知道玉芬的心思,下了狠心,说什么也不让她再和柱子来往了,干脆把她关在了家里不让出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