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落琴赋 > 第74部分(第1页)

第74部分(第1页)

晏九环唤了一声“元綦”自是不忍见其手足相残,晏元初受了冷临风重掌之下,全无风度,长发散乱,却是冷笑不绝,怨恨的盯着孙仲人,方才明白过来,为什么与聂无双相争,处处落于下风,亲近之人,有虎狼之心,自己则愚蠢至极。

晏九环对晏元初早失亲近,又因冷临风娘亲之事,一直有愧在心,他旁观之下,犹豫着是否插手相阻。却见孙仲人异样,想起身边诸人,包括于己同榻而眠的女子,都有可能是玄天宗的门人,心头一恨,见落琴腹重不便,似是痴了,便毫不迟疑的挥掌劈下,当即便想取她性命。

青成重伤难测,此时恰在身旁,扑身过去,替她一挡,正面遭击,连连退后数步,胸骨数断,力尽筋疲,真元耗损。

冷临风回头见此情形,大喝一声,扑身过去,无双心若油煎,却无奈行动不便,无计可施,急火攻心,险要晕厥过去。

落琴惶惶然的退后,神情凄伤,只求速死,若不是她苦苦哀求,偏要来此,青成无双怎会有此困局?

她迷茫的摇了摇头,想起自己一生,果是不吉之人,入环月环月便是灭族之祸,凡是靠近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冷临风步步走近,伸手想要牵住她,她却步步后退,眼神望着眼前众人,一一掠过,已无生人之气。

正在此时,山林间雾气愈重,竟下起雨来,雨势愈趋绵密,数万人众,像是约好一般,闭息静气,似进入一个超乎人世的迷离境界。

琴音拨动,若絮如棉,听似破水石穿,悠然致远。转音间,音调忽高忽低,又如楚歌低吟,在慈母口边。

数万名的军士其中有不忍者,抱头痛哭,皆涌起,乡音在,人不归的惆怅。

晏九环也似听懂了什么,不由的退后了几步,聂无双、冷临风通晓音律,知操琴之人不仅技艺已入化境,便是那把琴,也是稀罕难求之物,重声如金石,轻音如滴水,人世难得一见。

青轿一顶,顺山路而来,细听之下,琴音就是来自此处。若不是身后还跟着戎衣百人,个个矫健有力,英气勃勃,擎举着绘有盘龙图案的回祁军旗,在场众人还以为是富贵人家游玩至此。

聂无双最先觉醒,他与青成助楚灭明,是为了报当年大仇,一味打压明军,实是忽略了秦得玉此人。秦军师掌军权,又偏偏不似富贵中人,如此独到,心胸岂是旁人能解,难道螳螂捕蝉禁不住黄雀在后,天要亡他宗门。

众人尚未回神,琴声已止,轿帘缓缓而开,其间坐着的是一位形容枯槁的男子,五官扭曲,似万马踏蹄而过。冷临风不知他是何人,只不忍多看,便是晏九环也不识得此人。

惟有无双顿时似有了神采,颤抖的唤得一声“义父”。青成也挣扎欲起,其情焕然,自有孺幕之意。

其言一出,晏九环冷临风心头自是一凛,这人竟是隐匿已久的玄天宗宗主季成伤,却又怎么着回装,举回旗,似回祁贵人。

那青轿竹臂一收,撤了支撑的绢布,便是一袭转椅,季成伤腿脚不便,双手掌握,随意转动的竹轮,还是先前聂无双绘图制成的。

他不答也不理,只越过众人,去见落琴,招手说了句“还不过来”落琴茫然不语,腿脚已不听使唤,缓缓前行,到他身旁又怯怯不敢前行。

“你自小随无双学琴,并非俗手,许你试试?”季成伤将琴交于她手,下巴微抬,自有淡蕴如山的气度。

众人见风声鹤唳之局,顿时消于无形,这位回祁贵人,竟然当众调音弄乐起来,不明所以,只静静的想看个究竟。

落琴取琴过来,摆放平石之上,见其形似琵琶,上窄下宽,琥珀色,七弦绷紧,拨动时余音震耳,面露疑色,只瞅着无双不语。

《定关东》前朝古曲,在她的手中缓缓奏来,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一曲未完,无双面色更加难看,胸起伏难平,不信的看着季成伤说道“原来梅花落琴,从来不曾藏在环月山庄,而是在义父你手上?”

旁人听此毫无头绪,便是晏九环都不知其意。只有落琴面色如纸,如丧考妣。手一震,琴弦已断,名琴素女安定天下,这把琴牵动她一生的命运,如果一直在季成伤手中,又何必要自己千里迢迢,历经周折的去环月寻琴?

冷临风一步上前,将其掩在身后,惊人一语“季宗主,你扮得什么秦军师,也不嫌周折辛苦。”

无双青成相视一眼,料不到这般收场,暗自惊心,可再惊心也不如之后一刻,他们那残疾已久的义父竟稳稳的站了起来,步履缓缓,有松柏之姿。

季成伤似赞许,也似遗憾,摇头叹气出声,翩翩然已在晏九环跟前,声调大变,清冷悦耳的赞了一句“师兄生得个好儿子呀。”

晏九环听那声音,如遇鬼魅般的心惊,这世上会这般叫他师兄的只有一个,他就是……是那个死了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