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元听那声音仿佛是剑五。
转眼人影来到他窗前,果然是剑五。
石中元见她一身黑衣,神色疲惫,连忙打开大门。
剑五进入堂中上上下下打量了石中元一番道:“你还在看书?”
“是,你上哪儿去了?”
“你关在房里看书,我就到处转了转。”剑五在石中元的桌前坐了,她随手抓起一部书冲着石中元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就是己所不欲,毋施于人。简单的说呢就是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强求别人去做。”
剑五全然不顾石中元要应试,又问了几个问题,这才住口。“我看你这几个问题就说得不好,再看看。”说罢,拉门出去了。
石中元十分奇怪,剑五为什么要问这些事?
科举始于隋朝,所谓“科举”即分科举人之意。隋朝设置“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二科,选拔官吏。炀帝继位后,因其好文学,于大业二年始试策置进士科,打破门第等级,以考试取士。
冬日原是没有会试的,只是因为王子大婚,太宗特开了一次恩科。天一亮,石中元便顶着寒风向会试考场而去。昨夜被剑五这么一折腾,他几乎没有看什么书。
来到会场外时,已经有不少人排在门前了。考场大门两侧整齐地站了两排衣甲鲜明的兵丁。
大门处几名兵丁正在核对身份,同时检查考生的身体,有时还要求考生们解衣脱鞋。
“这是什么?”兵丁从一个青衣考生的身上插出一张纸片。
“这是家母为我求的平安符啊。”
“出去!有字的纸片一律不准带入考场。”两名兵丁上前将那考生架出考场,扔下台阶。
那考生哭着抓着兵丁的腿道:“不行啊,大哥我好不容易才赶到东京,就让我考吧。”
“闭嘴!”兵丁毫不讲情面的一脚将他踢开。
石中元看在眼里不禁心中一跳。他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自己,确定自己没有违禁品。
很快就轮到石中元了。
“石中元?是你吗?你是洛阳人啊。”大门处书记官上下打量了他几眼道,“你与兵部员外郎石熙载大人是同乡吧。”
“论起来他还是我的叔辈。”石中元边任兵丁搜身边回答道。
“喔。石相公,天字十九号。”书记官冲搜身的兵丁使了个眼色。兵丁立刻会意地退到一边。
跨进大门,只见院内和几数排长长的矮房,房子被一个一个的小间,每个间子大约五尺见方,有一个大窗,从走道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房里的摆设。一张石桌正对着大窗,桌前是一只木椅,房间一角还有只净桶。
院内的兵丁引石中元进入天字十九号小房,等他进入房中后合上房门,加了一把大锁。
石中元缓缓坐下,心神不免有些紧张。他将纸张摊开,砚台磨匀借此稍稍平复紧张的心情。会试要考三天,在这三天之中考生不是许离开房间,连吃用都由考场统一配给。
不一会儿,兵丁将卷子放到石中元的面前。
石中元打开卷子一看,只是那题果然便是“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要求著文不得少于三千字。虽然石中元不赞同剑五的作法,可是昨日被她一“闹”,多少加深了有些印象。(按:改考儒家经典,引经摘句是宋神宗熙宁七年宋王安石行新政才开始的。因为小说剧情需要,所以不必太计较。)
他取水又细细碾了好一会儿墨,忽然提杆下笔,一气呵成。大约一柱香的功夫便考完了这第一篇试题。
他取过第二张卷子,心道:不会是论语中的“为政以德”吧。打开卷子一看,的确是“为政以德”四个字。一连三日,石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