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散人眉宇愁苦。懊恼不已。
令狐道:“散人莫急,此乃机缘未至。机缘若至,水到渠成。”
行云散人的心情,却依然不得开怀。
确实,开天风灵被婴灵化入体内,孕育而生,成了婴灵的本命源力,行云散人所修风之道,自然就少了机缘了。
否则的话,只要行云散人吞噬了开天风灵,融于己身,早就可以像惊神吞噬开天火灵一般,轻而易举的修成了风之道基了。
婴灵终究是小儿性情,好动爱闹。怎堪忍受静心潜修?行云散人自然也是深受影响,不堪其苦,修道缓慢。自然也是理所当然了。
令狐也深知这点,但修道,无有机缘,却又强求不得。
“散人,借风儿的风道,确实可加速你对风的感悟。凝练风之道基。然关键者,还在于自身对风道的感悟,若是没有开天风灵,是否就无人可以证就风之道了?令狐的声音,如同当头棒喝一般,在行云散人的灵魂中震响:“所谓水无常势,风无常形,正如云一般 千变万化,无所不融。无所不通”令狐一直大殿上的星空,只见一道风凭空吹起,星空中,一朵朵云朵本来静静悬浮,但随着风的吹拂,却开始了移动,开始了各种的变化。
令狐问:“散人,你可知,此是云动?还是风动?是云在变化?或是风在变化?”
行云散人痴痴的看着大殿上空。他修炼云之道,已经有所成,后来则因为,令狐魂道真身中,必须定立池水火风四气。其它魂道真身,皆证得了道果,或有了稳固的道基,唯有他和惊神的道,还可以改,还可以重铸!
故此,行云散人不得不舍弃云之道,而改修风之道。
行云散人有大毅力,大智慧。但心中的执念,终究还是放不下他与生俱来,并借以从魄相之身,而一直修到如今成就魂道真导的行云之道!
这是行云散人的执念,而执念,往往最是难斩,兼之婴灵风儿无法静心静气,使得行云散人深受影响,所修风之道,自然如同千丝万缕缠身,举步维艰了。
如今,令狐的当头棒喝,却使的行云散人刹那有所顿悟!
云,本是静止,虚浮,但却在风的吹动下,千变万化,如天马行空,龙腾九霄。
这是云本身在动,或是风之使然?
若无风,云便是一团静物。
云从风,云乃外相,风乃根本。
何谓风云?便是因为风卷云动。云动,方可见风之力!
既如此,行云散人又何须对舍弃云之道耿耿于怀?因为,他根本就无需舍弃云之道,若吾风,又何来云之道?
若欲修云之道,无风,便不可成云道!
悟通了这点,行云散人蓦地放声大笑。却是执念尽去,智慧一片清灵空明,修为大进!
“谢本尊当头棒喝!”
行云散人躬身拜道。
章节目录 第五百四十一章 太阳车驾火冥神
一狐才网说宗。丹有机缘,不可强求,机缘若车,水到沸溅一匀话,却也没有想到,他不过向行云散人展现风和云最基本的从属关系,却使得行云散人一下获得了顿悟,从而斩去了执念,修为大进。
行云散人本来迟滞不前的风之道,一下得到极大的提升,修为大进。
也许正是所谓的当局者迷吧,风云从属,如此简单的关系,却一直被行云散人忽视,直到如今令狐的当头棒喝,行云散人才一朝顿悟。
一直以来,行云散人都以为,修炼风之道,就必须舍弃其它的道基,道念,故此,他也就完全将云之道,彻底的埋藏了起来,而一心钻研风之道,却因此,不但心中有了执念,还因而入了歧途!
风本无形无相,故此,想从无相中入手,自然更加千难万难。如今,悟得风云从属关系,行云散人却能从自己拿手的云之道入手,将化无形无相的风之道,为有形有相的风云道!
如此一来,修炼自然从难而变成易,风之道在行云散人眼中。再也不扑朔迷离,而是脉络分明,清晰可见了。
行云散大笑着,复又走入了令狐头顶的庆云中,进入了识海世界。
以往,行云散人和婴灵风儿,只在丹碧山上结庐潜修,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