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经理人的权杖 > 第19部分(第2页)

第19部分(第2页)

一是自己曾经讨厌的、前任正职的某些做法,当自己试图改变这些做法时,发现行不通,新的问题很快产生。

二是自己很好的朋友这时不听自己的,自己很客气地请他们做事,他们懒散得很;自己命令他们做事,他们反而冷嘲热讽。

三是曾同为副职的人存心和自己捣乱。过去大家都为副职,无论是表现得一团和气也好,或是矛盾重重也好,终究彼此的制衡天平相对是平稳的。而你一旦“扶正”,这个天平就迅速倾覆了,往往会立即招来嫉妒甚至仇恨,表现在工作上,他们不尽力、不配合,甚至公开对抗。

那么,副职在“扶正”后该如何挥舞权杖呢?

第一部,沿袭前任正职的做法

副职经理人“扶正”后,切忌否定前任经理的一切做法。尤其注意不要否定自己在副职时认为不正确的做法。比如,有的副职经理人认为前任经理人过于霸道、严厉,或过于软弱,对某些操作流程、制度、文化等有看法,自己上来就要改变现状,这是大忌。因为,前任经理人之所以那么做,是有他的道理的,是长期选择适应的结果,只是这样的做法你不了解内情罢了。如果上来就改变,就等于改变了制度结构和文化结构,组织就失去了平衡,很有可能出事。一上任就打破大家已经习惯的制度及文化,必然带来大家的不适应。正确的做法是沿袭前任的做法,继续前行。如果需要改变,在行进中悄无声息地改变。

也许我们会经常看到、听到某些成功的“操作案例”,说是新官上任就如何如何,取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得到了大家拥护,获得了多好的效益。如果是听来的,那一定是“演绎”出来的美丽传说;如果是从图书、影视作品中看到,或者是课堂上老师讲的,那是“提炼升华”出来的太平盛世,是艺术加工的需要,更有可能是艺术创作者本人就是位被管理者,是站在自己的角色进行“逻辑”推理出来的。作为副职,一旦“扶正”若真像影视艺术作品中所说的那样大刀阔斧地改革,那就不是正常的扶正,而是“造反”,是“革命”。这些造反和革命性的举措,对企业正常的运营来讲,是有极大伤害的。

作为“扶正”经理人,在舞动权杖时,应尽可能沿袭前任经理人的做法。越是过去在副职的岗位上认为应该改变的,“扶正”后越要谨慎和坚持。因为你的身份变了:过去你不舞动权杖,你只是听命于权杖的,服从于权杖的。一旦自己舞动权杖,那就不能只考虑服从于权杖的人,应该多方位地全面考虑,尤其要考虑整个组织的利益。这就叫“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第二部,在渐变中完善和发展

作为“扶正”经理人,并不是说上任后就完全继承前任,一成不变。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忌讳的是急风暴雨式地变。作为企业,重要的使命是赚钱,是维持企业的赢利,而不是搞运动。偏离了这一目标,就有可能把企业葬送。所以,作为企业不是不变,而是如何变。只要变,就会涉及经理人权杖运用的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在大家不知不觉中完成改变,经理人正确地舞动权杖,引导大家主动地潜移默化地变,向着有利于企业生存状态改变和发展的方向改变。所以,作为“扶正”经理人在挥舞权杖时,应主导组织渐变,而不是突变。

29。“扶正”经理人如何挥舞权杖(3)

第三部,在发展中形成风格

作为“扶正”经理人,在遵从组织规范、流程和企业组织大文化的前提下,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应该是在自己日积月累的工作中形成的工作风格。没有特色,权杖也可以舞动,但舞动起来就没有个性。每个人都有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舞动权杖的技巧和方法,这些就形成了一个企业的文化特色,或局部的文化特色。当然,企业大的文化背景和规范是要保持的,“扶正”经理人可以在制度框架范围内舞动组织赋予你的权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应用到企业发展的方向上,促进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扶正”经理人布置完工作后,要放手让下属干,不要插手,但要及时跟踪反馈,防止走两个极端。

一是还像副职那样盯具体的事情,忽略了整体。你盯住的具体事情过多,就会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整体的事情。二是放手以后,不及时追踪反馈。作为正职,你是这一团队责任的承担者,你的下属出错,你也必须承担责任。所以,应该及时追踪和反馈,建立有效的跟踪反馈机制。

“扶正”经理人言行要有分寸,与组织成员保持适当的距离。

过去做副职时,自己的言行还不是那么重要,你可以随便议论一些事情,可以比较随意地与大家一起聊天。但“扶正”后就不同了,身份变了,角色变了,自己的随意聊天和议论就有可能被当成方向性的东西,所以要适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像以前那样。如果和部分组织成员亲密无间,让一部分组织成员产生优越感,会让另一部分组织成员产生距离感,形成对组织不利的非正式群体。当然,这并不排斥你和组织成员保持亲近的工作作风和组织文化特色。

“扶正”经理人一般情况下都至少要犯一次愚蠢的错误,无论是自己的不经意,还是自己自作聪明。“扶正”经理人由于角色的转换导致心理的变化,而这个转换一般情况下都要付出成本。权杖是有重量的,舞动它需要付出成本。这个成本,就是“扶正”经理人所犯的愚蠢的错误,即使睿智过人的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还犯了一次错用马谡、痛失街亭的严重错误,更何况普通人呢?

所以,“扶正”经理人要做好在谨慎小心中依然出错的心理准备,不要一出错就乱了方寸,失去自信。

30。经理人应对老板插手的慢四步(1)

笔者:“你为什么离开××企业?”

经理人:“咳,甭提了,那老板……我正按部就班地执行既定计划,突然老板插进来指手画脚,而且不了解情况,瞎指挥。你越不希望这样,老板越是插手,搞得根本没法干活儿。所以我选择了离开。”

笔者:“平时遇到这样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

经理人:“既然老板插手要管,那我就不管了。不然出错了,算谁的?”

笔者:“那你这样做是不是要证明老板是错误的?等着看老板的笑话?”

经理人:“用事实说话。我这样做是让老板长记性,以后不再插手。”

笔者:“老板吃亏后,长记性了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