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496部分(第4页)

第496部分(第4页)

从出兵到现在,速度太快,消息都有些跟不上了,不过他麾下的斥候营和鬼卒有联系,自然能得知主将之人。

“杨柏!”

斥候营主将躬身的回禀道:“此人乃是张鲁麾下屈指可数的猛将,一直捍卫东侧门户,麾下兵马八千,镇守上庸城!”

“杨柏?八千兵?”

曹仁微微眯眼,嘴角勾起了起一抹冷笑:“某就看看,你能抵挡多久的时间!”

“将军,张绣将军辎重已经到了!”一个副将走上来,道:“攻城车,云梯,皆然就位!”

“好,杨柏,碰上本将军,算你不幸运。”

曹仁目光湛然而亮,冷然的道:“吾王好声好气的招降于张鲁,然而这个张鲁却始终拖拖拉拉,不愿意归降魏国,那某就先拔掉他几个大将在说,传令,立刻进攻!”

“诺!”

擂鼓阵阵之中,魏军发起了对上庸的强攻。(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百四十一章 吴国科举引发的浪潮

战国六年,吴国和魏国,两大霸主息战,东部安然,然而在中原西部却打的火热。~,。。

六月如火,西部的战事烈烈,并州,关中,汉中,西蜀,整个中原的西部地域,无论是明面上还是暗地里,皆然是一片烽火连天。

并州魏国和吴国虎视眈眈,黄忠和曹洪都已经列兵阵前,等待着瓜分并州。

关中,凉国和金国战役惨烈,长安城。

汉中,曹仁已经打响战役,他身边驻守的吕布也在蠢蠢欲动。

蜀国,刘璋两耳不闻窗外事,在深宫自乐自娱,然而刘备和诸葛亮却在谋略成都,黄雀在后的锦衣卫也在虎视眈眈。

西部的形势剧变,对于吴国来说,却并没有过于紧张,吴国都城的金陵城,却依旧的喧嚣热闹。

一年一度的蹴鞠大赛开始了,这是金陵城之中一个最热闹的时分。

吴国对于蹴鞠这一项运动看的比较看重,自从第一届蹴鞠开始,王族参战,天下共举,就一直没有停息过。

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即使当初孙权刚刚登基的时候,吴国明显还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也没有停止举办。

这是吴国如今的一个热点,也是金陵城了一个繁华时节。

不过今年的蹴鞠大赛却举办的有些逊色,本来聚集全国视线的活动,却被即将举行的科举的风头给掩盖了。

自从教育司把天下科举的消息给散播出来,吴国上下皆然是一片震荡。

读书人始终是如今这个时代的主流阶层,这一点即使吴国如今明显改革了不少事情,都是变不了了事实。

举孝廉这个已经维持的数百年的官吏选拔制度,其实对于不少读书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有才而不得人举荐,碌碌无为一生的,比比皆是。

天下读书人何其多,那么多智近乎妖的恐怕也绝对不止一个诸葛孔明。

然而诸葛孔明很幸运,他得人三顾茅庐,请其出山。

可是若是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他这个多智近乎妖的谋者是不是应该老死山林呢?

不是所有的千里马都能遇上伯乐。

所以吴国朝堂的科举的消息一颁布出来,整个吴国读书人都开始兴奋起来,一个个磨拳搽掌,兴致勃勃,嗷嗷直叫。

随着科举的消息通过官方邸报明发公文,一层层传达下去,还有江东日报这些报纸的大肆宣扬,吴国上下已经沸腾起来。

孙权提出了科举制度其实是一个过渡期,是以举孝廉代替乡试和会试。最后选拔顶尖才子,与金陵城举行殿试。

当然,他除了举荐制度之外,后来还另外在金陵城下了一道圣旨,只要愿意参加科举的学子,即使没有人愿意举荐,皆然可以在八月之前报名参加。

八月将会举行一次这些报名者的独立初试,初试之后。成绩出众者,在九月份会和那些被各地举荐来的尖子一起进行大考。

这就是今年真正的科举大考。

“朝廷科举。乃是寒门读书人的一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