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放吊桥!去把吊桥放下来。”
“关城门,快关城门!”
这时候,城门还在排队的商贾百姓都有些慌乱的,队形一哄而散,一个个急匆匆的涌进城门,城门一片混乱。
守门的几十个兵卒也乱了,五六个兵卒听到了门伯王福命令,急忙大着胆子,跟上去,用绞盘用力的绞起吊桥。
远处的无数骑兵速度很快,有数千之众,瞬间便到底了城下,领兵的将军是一个身材高大,俊朗无比少年,一身狮王铠甲,胯下乌骓宝马,手握霸王枪,犹如狂风,疾奔而来。
“定!”孙策眼见吊桥就要被重新吊桥了,双眸一道精芒划过,双腿一夹战马,凌空跳起,,强行跨过护卫河,稳稳当当的落在的尚未完全吊起的吊桥之上,长枪一扫,几条吊绳断开,吊桥重新坠落。
“死定了,这一回死定了。”王福和几个守门的兵卒已经被孙策的骁勇给吓的两腿发抖,倒在一边,胆战心惊,不敢反抗,已经开始闭目等死了。
不过等了一会,王福轻轻的睁开眼睛,却没有看到面前的少年将军对他动手。
“幼平,弓箭!”孙策立马吊桥之上,没有理会几个守门的小卒子,对着后面的一个副将,大喝了一声。
“公子,请!”周泰策马上来,把一副上好弓箭送上。
“你们都滚回去,去告诉盛郡守,某家乃是孙坚之子孙策,并非攻打吴县,只不过江东孙家的队伍返回老家富春,需要借道吴县,恳请高抬贵手,让路而行,这是我们孙家拜帖!”
孙策声如雷霆,方圆数百米皆然能听到,他长啸一声,手中弓箭满弦,猛然一动,长箭离弦,死死钉在城头,箭头之上挂着一幅拜帖。
王福几人一愣,顿时有些劫后余生的站起来,算是捡回一条命,看到孙策的骑兵明显没有攻城的意图,几人赶紧往城门跑,然后联同十几个兵卒合力,用绞盘把城门千斤闸放下,严严实实的关了起来。
“幼平,伯海,传令下去,大军退后三里,就地扎营!”孙策丝毫没有在意被关起来的城门,对着这骑兵队伍,大声的喝道。
“诺!”周泰孙河两人点点头。
这是江东军所有的骑兵,有六千之数,全部一人双马,配备精良,不过还没有经过正式的骑兵训练,也没有多少战斗力,但是这些骑兵都是老兵出身,大多数是原来的西凉降兵,一个个熟悉骑术,倒是能勉强维持骑兵的队形,保持骑兵的气势。
孙坚让孙策担任骑兵营的别部司马,为了训练孙策独挡一面的能力,一个老将都没有派给他,就让他和周泰来带领这支江东骑兵,当然孙策毕竟年少,周泰新降,不足以支撑整个江东骑兵营,所以孙坚还给了一个自己的亲兵,孙河,孙伯海。
孙河是孙坚的族子,他的生父是孙坚的一个堂兄弟,出生之后就过继给他姑姑,改姓俞,孙坚在担任吴郡都尉的时候,吴郡有贼作乱,孙坚为平定叛乱,回乡招揽乡众,他率先加入,孙坚很赏识他,亲自入宗祠,为他改回孙姓。
他十几岁就开始,一直跟孙坚身边南征北战,虽然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但是性格沉稳,比起孙策,带兵的经验更加的丰富。
孙坚让他来辅助孙策,其实就是在培养孙策的班底。
到了中午的时候,江东骑兵的营寨在距离吴县三里之外的一个小山坡旁边搭起来。
营寨安定下来之后,孙策,孙河,周泰三人开始按照原计划,向着城里面的所有人,炫耀江东骑兵骁勇,一边训练骑兵,一边纵马绕城,数千的骑兵,江东罕见,其声势浩荡,威慑吴县内外,马蹄声响彻整个县城内外。
吴县城门关闭,郡兵的战斗力虽然不怎么样,但是还是有些功底的,许贡麾下的上万郡兵已经布置在了城墙之上,面对城下的骑兵,虽然畏惧,但是还是严阵以待。
不过县城里面倒是热闹起来了。
郡守府,盛宪接到了孙坚的拜帖之中,那表情要多丰富就有多丰富,哭笑不得,阴阳不定。
借道?
数万江东精兵借道吴县?
这叫什么事情啊,以盛宪的智慧,哪里还猜不到孙坚的心思,这道要是借出去了,还能要回来吗?
他这一下子愁了。
嗒嗒嗒……
外面的江东骑兵的马蹄声势响彻吴县内外,即使在郡守府,他依旧能听的很清楚,声势浩然啊!盛宪的眉头不由自主愁起来。
“郡守大人,孙坚这是狼子野心,这道绝对不能借啊!”许贡这时候也慌了,这几天他三番四次的求助,但是城中大户明显对于孙坚有好感,顾家陆家也不愿意搭理他,面对孙坚的即将到底的数万精兵,他只能让盛宪顶在前头。
“人家现在又不是攻打县城,这道要是不借,理亏是我们,许郡尉是打算用你麾下的那点郡兵去强行挡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