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眯着眼,淡淡的道:“廖豪,你不同他们两个,你比他们两个精明,更懂得保护自己,所以我想你去益州,建立益州千户所,你为千户,自行发展锦衣卫人员,潜伏下来,为江东探取情报。”
布局益州是孙权最近才想起来了。
这片地域防守性太强,孙家建立一旦拿下荆州,必然就是对上益州,早晚要碰上的,趁着现在益州还是刘焉刘璋父子做主,提前布下情报网,即使建立刘备进驻也有一个应变。
“益州,千户所?”
廖豪目光一动,他是凉州人,对于益州自然也不回陌生,面色有有些凝重,带着一抹的不太情愿,问道:“公子,此行要去多久?”
“说不定,什么时候,你能把益州的情报网铺好,就也许能撤回来的,甚至……要等到我们打入益州,你才有机会光明正大的回来。”
孙权拍拍他的肩膀,然后从怀中拿出一封信,给他,道:“此事毕竟有些强人所难,我不会勉强你的,若是不愿意,我便派其他人去,你可随我返回江东,而且也不会影响你现在的功劳,这段时间,你自己好好考虑一下,在离开长安之前,给我一个答复就行了。”
“这信是?”廖豪神色微微一动。
“这是你弟弟给你的信,廖莫这小子不错,如今已经是锦衣百户,对了,这小子最近看上的一个江东姑娘,快要成家的。”
孙权心中的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些卑鄙,说的有些大义凛然,其实廖莫就是他控制廖豪的一个棋子,所以即使廖莫的能力不如莫从和王池,依旧成为了如今锦衣卫的三大百户,这其中包裹着廖豪的功劳。
廖豪伸手接过信封,心中顿时有些明白的孙权的意思,面色顿时有些阴阳不定。
“好好考虑一下,益州之事,你若是能成,便是滔天的大功,将来就算是锦衣卫的巨头,大风险,大回报,我孙权从来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功臣!”孙权微微一笑,没有继续劝他,让他直接的考虑考虑,径直的走的出去。
厢房之中很安静,廖豪轻轻的拆开了信封,仔细的看着有生以来的第一封家书,廖莫明显是学写字时间不长,字体歪歪曲曲的,不过其中的语气的确是他的,他能感受的道。
这封信没有说什么,其中都是一些很小是琐事,
“大风险,大回报,小莫,廖家就只有我们了,你好,我就好,为兄今日便与你拼一个大好前程,廖家的以后就靠你了!”
半响之后,廖豪的眼角有些湿润,很小心的信给叠起来,沉吟了很久,心中才下了一个沉重的决定。
……………………………………………………
孙权安排的三个锦衣卫暗卫的工作之后,就想要和太史慈偷偷溜回蔡府,不过他们两人在蔡府门外,让十几个戎装壮汉突然给堵住了。
“这个公子,我家大人有请!”领头的是一个中年大汉,一身盔甲,手握大刀,冷冷的道,他后面的明显也是将士,身上有一股浓浓的杀气。
“公子,如何?”
太史慈狭长的双眸一凝,走上来,面色沉稳,以他的武艺,这十几个人他丝毫没有放在眼中,半刻钟就能解决,他用神态请示了一下孙权。
“你家大人是何人?”孙权摇了摇头,示意不要轻举妄动,站出来,凝视着中年大汉,问道。
“某家大人乃是郎中令李大人!”中年大汉神色骄傲,冷冷的道。
“李儒!”
孙权心中猛然一骇,失口的叫了出来。
第一百一十六章 孙权的锦衣暗子
接下来几天,孙权就以蔡邕的远方侄子的身份,住在了蔡府,自从那天晚上孙权的一番话,蔡邕对于他这个在自己心中‘草包’形象的少年也有些上心,而且相处下来之后,也开始对这个江东少年有些刮目相看。
孙权绝对不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文学的事情,一问三不知,不过面对大事,他往往出口就能点到关键之处,对于天下大局的分析,绝非一般人能比,即使以蔡邕的老练,也有些不得不佩服,自己对天下大局的把握还不如孙权。
于是乎,蔡邕心中就认定他本身是一个天资聪颖,是一个能培养的料子,只是性格太懒了,不好读书,浪费的天赋,作为一个大儒,他自然不能让这么好的一个少年坠落,他思前想后,就开始了拯救懒惰少年的行动。
然而,原来是自由自在的孙权,就变成了一整套的‘杯具’。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孙权在蔡老头子的‘泰山’般的压力之下,不得已,开始了一个少年的勤奋读书之路,每天早起,然后窝在书房之中,听从教导,勤奋读书,差那么一点,就真的要闻鸡起舞,悬梁刺股。
“我这是自己给自己找苦头!”
孙权放下书本,神色之中很苦涩,叹声道:“当初只是想要曲线救国,弄好点老丈人和女婿的关系,在蔡邕身上打开缺口,让他把女儿嫁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