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江东海军对航海更加有经验,航道越发精细,从东治到夷洲,仅仅三天的时间,便可走一趟。
周瑜带着猛虎号,还有吴县最新出炉的一艘新式楼船,组成一支新的舰队,开始返航,孙权和孙策率领车下虎士,苍狼军,也随着舰队离开夷洲,返回东治,在东治他们也没有就待,随后他们立刻率军北上,进驻舟山,开始北上的准备。
这一次北上,孙权是预备登陆辽东的,登陆辽东就一定会和公孙度碰撞,必须要骑兵,在东治,孙策带走自己的霸王铁骑,留下以高山族组成的一支山地军,苍狼军给太史慈,镇守东治一带的山越,毕竟相对这些山越,五千的苍狼军比三千的霸王铁骑好用多的。
说句不好听的,有了这五千苍狼军,给太史慈一年的时间,调动会稽南部所有的县兵,恐怕能把会稽的山越给直接打掉。
……
舟山,江东海军的第一基地,比起昔日的荒凉,如今是繁荣不少啊,这里建立了一座舟山县城,也实行的屯田,从会稽迁移了不少人来,甚至有不少商队来来往往。
第一百七十七章 即将北上
六月的夷洲,春夏交接,气温急促攀升,到处显示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光芒,一片片荒凉的地带充满的在不断开荒的人群。
随着东治和夷洲的航道让周瑜完全贯通,来回稳定,孙权把整个海军分成两支舰队,一趟趟来来回回的把江东的各种资源运至夷洲。
将军府的鼎力支持,迅速的调动了整个江东的资源,这段时间最少从江东迁移的十万人口以上,进驻荒芜的夷洲,夷洲的发展速度可以说一日千里。
比最初孙权刚刚率领队伍登陆的时候,这里可谓是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夷洲,除的东越城,高山城,最新迁移来的人口聚集在一次,也陆陆续续开辟出的好几座简易城镇,已经发展到了将近六个县。
夷洲地域,欠的就是人,有人口就有人气,就能开荒,就能发展。
东越城,夷洲的第一座城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大致上已经基本落成了,街道宽错交接,城内一片片崭新的房屋排序整齐,这是目前整个夷洲繁荣的城池。
夷洲屯田校尉部就设立在最中央的一座新宅子之中。目前屯田校尉之将军府在夷洲设立的最大官吏。
屯田,是夷洲的第一要务,也是目前夷洲的最重要的发展,江东投入无数资源,大力的发展,把这里当成粮仓,自然要不断的开荒。
所以在夷洲,没有什么比开荒屯田还要重要的。
吕范这个夷洲的屯田校尉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已经彻底的进入的状况,一批批人的到来,让他迅速的抓起的夷洲屯田的发展,四处不断的开荒。
吕范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能担任这个这么重要的屯田校尉,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孙策的心腹,孙坚就是因为这里是孙策孙权开辟的,不想派一个老资格的人来,担心的和孙策孙权兄弟合不来。
吕范就成了最好的人选。
在这之前,吕范已经从孙坚的口中明白很明白,这是未来会是江东的一个粮仓,他能否进入主公孙坚眼中,就看他的表现,所以他的的功课做的很足,寻找不少人,还专门去江东书院,在蔡邕的藏书之中求来不少书籍,了解的边境屯田的事宜,经验。
来到夷洲之后,吕范还从那些土著的身上了解的不少夷洲的气候发展,开始陆续布置,夷洲和江东的气候差不多,降水量大,最合适种植就是的水稻。
不得不说,有吕范的到来,把整个夷洲治理的妥妥当当,让孙策孙权两兄弟还有周瑜都放松的不少,能够继续把重心放在的海上。
……
东越城,港口。
这是城外的一个大港口,孙权在夷洲一共设立的两个正规的港口,一个在东越,一个在高山,然后以最新命名的澎湖岛为江东海军的训练基地。
“公瑾大哥,大兄呢?”
港口之上,有一个军营基地,成排的木屋,这是车下虎士的临时营地,一个宽敞的木屋,这是孙权的指挥中心,天气越来越热,孙权穿着一袭单薄的蓝袍,目光盯着夷洲地形的沙盘,然后再回头看来看周瑜,问道。
“还在山里面,他带着一千车下虎士和布农部落的青壮来一场‘友谊赛’。”周瑜耸耸肩膀,有吕范在,他倒是自在多的。
“高山族如今窝在山里面的布农部落还不愿意走出来吗?”孙权眯眼。
夷洲的迅速发展,各种新鲜的物件进驻,而且高山族的族人并没有受到中原人的屠杀,这让本来在山里面的一些高山族蠢蠢跃动,然后陆陆续续有不少人自动的走出大山,融入的开荒的人群之中。
不过高山族三大部落之一的布农部落始终顽强支撑,这是夷洲最后一个问题,不解决的,始终是一个隐患,对吕范的屯田绝对带来威胁。
而且这个布农部落有数千青壮,一日不解决,江东的大军就不能离开夷洲,继续去发展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