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新世界1620 > 第61部分(第1页)

第61部分(第1页)

国家军事重心的北移,让国防部直接把今后的新兵中期训练基地设在了这里,曼城市外岛区的训练场仅仅作为新兵入伍的初期训练营地。现在,除去一个驻守曼城市长岛新区的步兵连,在西点镇军事基地已经超过有两个连的新老官兵在加紧训练着。

鼓点的引导下,军事基地边缘的某个操场上,一个欧印混编连的士兵排成三排横队,跟着军官的口令整齐走过。不少从附近佩科特村落或西点镇前来运送采购补给的印第安雇工,都带着敬畏的表情远远地看着这一幕。

军事基地的深处,一处封闭的靶场内,一群军官和几个便装的男子凑了一块儿。

10名老兵人人拿着一把外形和21B1型燧发步枪外观略有不同的步枪。在旁人看来,这些从通用工业公司车间刚刚完成初步测试的实验型12毫米口径22A型后装步枪,更加接近于近代步枪的外观了。

采取了线膛枪管。后膛装镇部位是一个拉开后可见一个顶端带凸缘的装弹筒仓。

子弹是内含雷汞的纸壳整装弹,装填很轻松,只需要塞进装弹筒仓,然后推动枪机复位完成锁膛,最后拉动内部击针装置完成射击前的准备。内部装弹仓的顶部凸缘刚好与枪膛内壁契合,可以保证十分良好的闭膛效果,射击不会产生漏气。这算是十分巧妙的一种设计。

从曼城市长岛新区陆军兵营抽调到这里参与新型步枪实验的斯科特中士,很快就理解了这种新式步枪的威力所在。以后,士兵们可以在上了刺刀的时候也能装弹。而且装弹姿势也从必须站立变成可以蹲下甚至是卧倒状态。

比21B1型燧发步枪更方便的是,整装纸壳子弹即便在激烈紧张的战斗中也能保证顺利装填,战斗射速在老兵手里能达到每分钟八发以上。采用的锥形铅弹头比以前的滑膛枪球型铅弹打得更加精准。甚至有效射程达到了惊人的500码!

唯一有点感觉不好的是,虽然眼前的步枪有效射程、精准度都达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威力更是达到21B1型燧发枪不可比拟的程度,但后座力实在是大了些,几枪下去,连强壮的斯科特都感觉肩膀发疼。

“姜总,林总,虽然是后膛装填的线膛米尼步枪,但全枪重量偏重,后坐力也很大。”

陆军司令陈礼文准将从一边的士兵手里接过一把刚刚射击过几次的实验型步枪。拉开后膛枪机,用手一摸,没发现什么残渣,终于露出了微笑,但嘴上还是对某些小缺点表示不可接受。

看看身边被陈礼文同时请来。担任陆军装备技术顾问的北方工业公司总工林有德,姜兆龙的语气有点不高兴了:“陈兄弟,这已经是不小的技术进步了,性能达到甚至超过历史上美国南北战争的水准,而且这种步枪的射程、精度和威力可是有目共睹的,我和林总可是花了不少精力啊!”

“但对士兵的素质要求也更高了点。本质上,还是米尼线膛枪的后膛化,而且雨天作战还是不能完全保障。挂铅现象依然存在,多次射击后,还是必须清膛。”站在陈礼文身后的何语少校旁若无人地嘀咕着。

“从去年9月份开始,国防部的研发经费已经投入快10万块了,我们只是希望能用上最好的东西。”陈礼文的笑嘻嘻将步枪丢给了身旁的军官。

“老姜,林总,你们二位都是高级工程师,我们陆军兵力有限,武器装备必须具有压倒性技术优势。现在我们在打印第安人,他们没炮没枪,但以后欧洲人就难说了。”陈礼文叹着气,双手背在身后,“时间不等人,对面的摩和克人天知道会不会再来捣乱。”

“三月份以前,关于你说的那些小问题,我会解决!林总,可能需要我们一起再优化一下工艺细节了!至于价格,老陈你应该知道我们现在的生产人员和机床设备的现状,废品率高,子弹也几乎全是人工,很费时间啊!”

姜兆龙似乎听出了弦外之音,赶紧打着包票。如今的企业私有化后,姜兆龙和林有德从同事变成了两家公司,这让他一度萌发了吃独食的念头,但眼前来看,和林有德的北方工业公司的军工联合生产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改变的。

“嗯,没问题,三月份正式型号可以投产,原料至少目前不缺,只要姜总保证机床设备制造按时完成,加工工艺我可以负责的说没多大问题!不过,为减少后坐力和枪膛磨损,可能会略微降低子弹发射药量,有效射程也会降低到400码。挂铅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弹头涂抹石蜡的方式一定幅度上降低。”

林有德笑嘻嘻地偏头看着姜兆龙,对这个老同行给自己分一杯羹表示满足。

“我也问题不大,只要林总能保证蒸汽机组能顺利和机床接驳,我就能保证进度和质量。”姜兆龙赶紧配合着回答。

陆军一众军官们彼此悄声交流了一番后,陈礼文正式点头,算是同意了22A型步枪的研发定型。

北方工业公司显然是在近期解决了枪管挤丝冲工艺的工具钢材料,12毫米后膛单装线膛步枪,采用整装纸弹壳米尼弹头、顶部凹缘装弹筒锁膛和击针装置,就是林有德和姜兆龙推敲实验了几个月的方案。其中明显借鉴了历史上有名的维斯沃斯六角旋膛步枪的装弹仓的部分设计思路之前大半年的军工生产,利用维斯沃斯六角旋膛技术积累经验的华裔或欧裔技工们,已经能够勉强处理更高精度的线膛枪管加工工作。这个过程中,为解决游标卡尺等问题,姜兆龙和林有德等人曾经花费了无数的精力和财力,大灾难后那极其珍贵的几具游标卡尺,已经进行了艰难复制,精度完全复原是不可能的,但目前的水平,已经可以保证今后一系列的机械工具加工。

分享研发资金,分享武器订单,甚至是分享各自核心的优势技术,就是林有德和姜兆龙在企业私有化分家后达成的默契。姜兆龙更擅长机械工具制造,林有德更擅长金属材料冶炼与加工处理,两者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整个新生国家的技术进步。

才生产了十多支的实验型步枪就这样当场投入装备适应性训练,斯科特中士等老兵将在一周的时间内不断熟悉这种武器,并提交自己的使用体验报告。而从二月份开始,陆军将进行一次全面的军事训练科目大调整,所有的现有作战战术条令都将作废。

耳边回响着新兵训练场上的排枪声,陈礼文终于在建国那么长一段时间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笑归笑,当林有德告知,正式生产型22A型步枪的制造难度很高,全套生产设备的“制造成本”可能超过5万美元,一次订购低于1000枝的话,单枝售价会上涨到90美元,陈礼文又哑口无言起来。

不过这些显然已不在成本计较的范围了,即便100美元,他也必须让士兵们丢开那种需要整天提着通条猛戳枪管的古典滑稽动作。(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 东风紧(一)】………

1622年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一。

怎么总结这个即将过去的大明帝国历天启元年呢?换一种说法也许会让人更加惆怅和悼念这段历史:天启元年是充满悲观主义的一年,也是一个继往开来继续悲剧的一年。

年初,富庶的浙江杭州,就放了一场轰动全国的烟火,几乎半个杭州城都被烧成了瓦砾堆,无家可归者数以万计。

三月,建州后金酋长努尔哈赤如打了鸡血般一路横冲直撞,把之前还打算主动出击收复清河的辽东经略袁应泰给打懵了。努尔哈赤里应外合之下,沈阳陷落,急援而来的骁勇善战的川浙两部明军在浑河与后金军交战。兵力稀少的川浙两部几千明军明摆着打不过也要啃下你一身肉的觉悟,和努尔哈赤的精锐八旗展开了惨烈血战。扬名天下的巴蜀白杆兵与戚继光身后留下的浙江精兵,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全员阵亡,努尔哈赤也在这场恶战中损失十几名战将与数千精锐。

六月,福建山洪泛滥,漳浦、龙岩、上杭、连城等县犹如人间地狱,城池、田地、人畜瞬间倾覆在汪洋之中,数十万难民哀嚎遍地。

八月,准备调往辽东支援前线的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脑子进水般野心勃勃地在重庆半道发起叛乱,自建国号“大梁”顿时川中糜烂,各地明军焦头烂额,掀开了历时七年之久的“奢崇明之乱”。最终这一场内乱把万历皇帝留下的那点点家底彻底耗光了。

九月,黄河在灵壁、黄铺一带决口,方圆十多县被冲了个一塌糊涂糊涂,百万百姓流离失所。

十月,真定、顺天、保定、河间四府,以及山东、淮北多地数月不见半滴雨,大旱之下遍地凋零。饥民流落四方,易子相食,惨不忍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