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营销女皇董明珠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董明珠的霸道就是如此,它是一种由内到外的气势,咄咄逼人,不怒自威。

不过,董明珠的霸道,更多的是对事,而非对人。在她霸道的背后,隐藏着女性天生具有的柔情。

有一个女员工因违反制度规定被罚了100元。这个女员工的丈夫跑售后服务常年在外,她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夫妻俩收入都不高,100元对她来讲是个不小的数字。可是,制度不能破,这是董明珠的原则。第二天晚上,董明珠悄悄找到这位女员工,塞给她100元钱。“这是我私人的钱,给你补上。记住,明天一定要把罚款交上去,以后工作不要再马马虎虎了。”董明珠一番话语重心长,令这位女员工激动不安。

因为拒绝哥哥帮经销商拿货,十几年来哥哥和董明珠翻脸为仇。几乎所有的媒体在采访董明珠的时候,都会提到这件事。而且,几乎所有的媒体对这件事情的评价,就是董明珠坚守原则,大公无私。

董明珠不止一次在媒体面前说过:如果我退休后哥哥能够理解我,我还认他这个哥哥。

每次看到这句话,我都仿佛感受到了董明珠的一种无奈和愧疚。我当然相信董明珠的大公无私,可是,她真的是到了大公无私到没有感情的人吗?显然不是。

董明珠一次次地在媒体面前重复:只要哥哥能够理解她,她还会认这个哥哥。这是不是在向哥哥传递她一种愧疚的心情,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却可以猜到,董明珠和她的哥哥原来的兄妹之情并不冷漠,要不然哥哥不会兴冲冲地要到她家来要货。一边是亲情,一边是做人的原则,面对两难的选择,董明珠虽然最后做出了“舍情取义”的举动,可她真的能够视亲情而不顾吗?恐怕不然。

董明珠肯定不是圣人,也还没到“六大皆空”的境界。我们只能猜测,这个女人为了工作的需要,为了坚定的信仰,悄悄地把女性柔情的一面隐藏到了心灵的某个角落,轻易不再显露。也正是如此,董明珠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丝柔情,就会让大家感到兴奋和激动。只是,由于工作的缘故,她过多地放大了自己霸道的一面,而又过度地隐藏了柔情的一面。

霸道的背后是柔情(4)

这个辉煌的女人,得到了很多普通人得不到的东西,也失去了很多普通人能够享受的东西。

也许,作为董明珠的顶头上司兼多年的合作伙伴,朱江洪的评价更具有信服力:“她是个好人,就是嘴巴不饶人。”

“董姐刀子嘴,豆腐心。”同事们对董明珠的评价。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某种个性太突出,就会掩盖其他的个性。我们不知道董明珠是否符合这个论断,但我们知道,在董明珠霸道的背后,是她似水般的柔情。

。 想看书来

最对不起的是儿子(1)

作为中国空调市场连续12年的老大,今天董明珠的一举一动,都让竞争对手无比牵挂。但在家电江湖刀光剑影外,令董明珠牵挂的却是她的儿子。

董明珠36岁离开南京到深圳创业时,她的儿子东东刚读小学2年级。董明珠把孩子留在家里,让妈妈帮忙看管。只有在出差时,董明珠才能有时间回家看看儿子。每次回到家里,儿子总是不说话,只是像小猫一样紧紧依偎着她,仿佛只要一松手,妈妈就会离开他。外婆让他早点去睡觉,他就拼命摇头,说自己不困。但只要董明珠说:“快去睡吧,妈妈一会儿去陪你。”他就“刷”地一下子蹿到床上去。

每次想起儿子,董明珠锐利的眼神就变得柔和起来,母性的柔情,尽显无遗。

有一次董明珠出门后,发现有东西落在家里,就赶紧返回去拿。经过孩子房间,她想把被子打开再看孩子一眼,结果她撩开被子,却发现孩子蒙在被子里哭得满脸鼻涕和眼泪。董明珠的心一下子被揪紧了,那一刻,她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给予孩子的太少了。东东看到母亲又回来了,赶紧把眼泪擦干,还装着笑说:“妈妈你快走吧,我没事的,我没事的。”

看到孩子这么小就这么懂事,明明舍不得她走,却又忍着不说出来董明珠搂着儿子,眼泪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来,那一刻,她真想放弃所有的一切,只好好地陪着儿子,看着他慢慢地、健康地长大。她甚至想,自己要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该多好,也许那样儿子会更幸福。

这个被对手以“霸道”来形容的女人,此时再也不是那个叱咤江湖的铁娘子,她是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深厚母性的母亲。

这一幕,深深地刻在了董明珠的心里,那是她一生都挥之不去的痛。

后来儿子慢慢长大了,不会再在妈妈面前掉眼泪了,但也会开玩笑地说:“报纸上老表扬妈妈,也应该表扬表扬我啊,我从来没让你操过心。”

是啊,董明珠能够走到今天,又怎么能够离得开儿子的支持呢?虽然说她和儿子见面的次数少得可怜,可只要一想到儿子,她的心中就有一丝欣慰的感觉。儿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走上了社会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么多年,儿子从没有向她抱怨过什么,反而特别理解她,支持她,她又怎么不能够感到欣慰?

可是,她给与儿子的是不是也太少了点?当儿子特别需要她的关爱的时候,她在外漂泊;当儿子孤身旅行,需要她的保护的时候,她却迫于原则,强硬地让儿子独自面对风雨。这一切,作为一个母亲,她是不是欠儿子太多了?

儿子12岁时第一次坐飞机,他问妈妈:“乘飞机那天你能不能送我?”此时的董明珠,已经成为“走过的路不长草”的那个女强人,有着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条件答应儿子的要求。但是,面对儿子殷切的眼神,她拒绝了儿子的要求,理由是她没有时间。当儿子又请求让她的同事送他时,又被她拒绝了。

多年之后董明珠想起此事,仍然唏嘘不已。她已经对儿子欠得太多,却又如此“无情”地拒绝儿子,作为一个母亲,她做得是不是太残酷了一点?要知道,当时的广州机场比较乱,儿子才只有12岁,让他一个人从珠海乘公交车到广州机场坐飞机,未免过于苛刻。

董明珠说:“到了目的地,孩子下飞机时,我们的营业员接他。营业员在电话里告诉我,孩子简直就是从机场冲出来的。”说到这里董明珠再度哽咽:“我一下就明白了孩子那时内心的紧张和没有安全感,我心里难受得不得了。”

没人知道,那个只有12岁的孩子,一个人坐上公交车,又一个人上了飞机的时候,心里都在想什么。他的心里仅仅是恐惧吗?也许,还有一份对亲情的盼望。

或许,他让母亲送他,只是想多和母亲呆一会儿。虽然他从小就习惯了掩盖自己的感情,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一个盼望母亲的疼爱的孩子。在别的孩子那里,也许已经对父母过多地爱护感到厌烦,可为什么到了他这里,母爱就显得那么的单薄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