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文化征服异界 > 第86部分(第1页)

第86部分(第1页)

阶级:2

作用:施法者可将自己理解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另一种自己所熟悉的语言文字。

限制:施法者需要对两种语言有客观意义上的认知,对两种文字熟悉度越高,翻译成功率越高,如若出现无法共通之处,则会以文字乱序呈现。

说明:知识不是客观的,是由人的认识能力决定。人对世界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世界的本体无法被人认知,人只能认识世界本体给我们的感觉现象。你不能判断现象是否为真,你只需要判断该判断对你的作用。《纯粹的语言》,伊曼努博著。”

身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哈维对唯心主义一向嗤之以鼻,这个法术的说明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哈维所接触的神秘也的确在改变他的想法,古神的存在、妖精的语言共同、法术的神奇作用等等,哈维更愿意相信这里面蕴含更深层次,能被逻辑思维所理解的科学本质。

妖精能理解英语乃至于汉语的意思,哈维就曾想过这是不是因为“自己”出现在了这个世界,自己所拥有的知识通过某种渠道投影到世界的更深处,而妖精正好与那里关联从而理解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文字。

言归正传,【文字转化】这个法术的确非常实用,这个法术是对哈维自身施展,法术功效就像一台电脑平时只用了百分之十的计算性能,施展这个法术后,电脑不能说发挥百分之百,起码能提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计算性能用于语言的翻译,且过程完全是哈维自主操控。

施展【文字转化】消耗比普通的二阶法术低得多,限制也大,除了需要施法者的语言知识外,长时间的翻译还会让施法者的精神变得狂躁,连高位施法者都无法在一晚上时间就翻译完七百多万字的小说。

当天,哈维乘坐蒸汽火车回去埃尔罗伊市,带上了那一台飞行摩托以及扫荡诺顿魔法商店的大量成果。

亨里埃塔伯爵独自留在庄园内,把自己关到书房里面,吩咐仆人除了送吃喝之外不能轻易打扰。在知识的海洋徜徉本该是一件美妙的享受,然而七百多万字!这海洋未免太宽阔,蕴含的信息量足以榨干伯爵的所有精力,他不确定自己会不会溺死。

他花费了两天时间看完《简爱》,主人公简爱出生于巴伦王国一个无名小镇,父亲是镇上的牧师,父母去世后她被舅父收养,然而却过上了比佣人更没有尊严的生活,她饱受折磨与嘲讽,在这黯淡无光的生活里面简爱并没有绝望,依然铭记自己父亲的教诲,友善对待他人。

简爱被势利眼的舅母送到孤儿院,又经历痛苦的童年,直到成年利用报刊找到了一份家庭教师职业,她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这个人生之中最大的转折点,遇到她一生的挚爱罗切斯特。

亨里埃塔伯爵从简爱身上所看到的希望与小说所描绘残酷环境形成鲜明对比,阅读的时候好几次都忍不住放下文稿平复心情,他的咽喉被什么堵住,眼眶时而湿润,在简爱的身上他的确感觉到了什么,那是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东西。

亨里埃塔伯爵又用了一天的时间去理清楚小说里面的所有线索、剧情与人物,写下来的记录铺满了他的书桌。

“天啊,这作品的确像是出自于一位女性作家之手,前半部分的描写都快让我怀疑作者是不是真的经历过类似的事,但这部作品毫无疑问是哈维花费一晚上时间创作的作品之一!”亨里埃塔伯爵被自己的结论震惊,《简爱》文化背景与巴伦王国契合,小说描绘的社会风气以及种种见闻都是以巴伦王国为背景,可以确定这部作品诞生于巴伦王国,且还是近代作品。

纵然文风有异,他无比确定这部作品是出自于哈维之手。

看完后,淡淡的遗憾只在他内心驻留片刻,伯爵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观看第二本小说,查尔斯狄更斯晚年所著作品《远大前程》。

原著是一位作家经历人生冷暖后写出来的作品,那时候正处于作者查尔斯人生的低谷期,他与自己妻子刚刚分手,与一位年轻演员纠缠不清,发展出一段婚外情,然而这段婚外情却没有治愈他而是带来了更多的痛苦,查尔斯当时阴暗的心态反馈到这部作品里面,作品内满是当时社会的弊端以及人情世故的真实写照。

小说主角匹普是社会底层人物,有着一个还算美满的家庭,他的姐姐时常叨扰他,他的姐夫亦对他关怀有加,日子还算过得去,一切的变化都是从他救了一名逃犯开始。匹普很快忘了这件事,有一天他遇到一生挚爱艾丝黛拉,她年轻漂亮,出身高贵,匹普为自己低微的身份感到自卑,怨恨自己的出身,然而艾丝黛拉也不过是玩弄他的感情。

直到有一天他受到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伦敦富商资助上学,在当时世界最繁华的都市伦敦见识了上层人士的生活,他很快就沉迷进纸醉金迷的生活中,然而当他得知资助他的人不是什么神秘富商正是他救下的逃犯,所有的平衡又被打破

《远大前程》在地球被改编成无数作品,包括舞台剧、电视剧、电影等等,即便是信息大爆炸的现代,《远大前程》也被观众誉为是最值得回味的作品之一。

第二百零一章 推动时代车轮的局外人

一口气将这么多小说打包扔出去,哈维并不是没有考虑到这种做法的弊端。

一个作者能写十四本风格不同的小说?就算拥有施法者的身份都不好糊弄过去。

正因为考虑到那么多小说一起发布会引起的不良后果,哈维才会让亨里埃塔伯爵以设定的作者身份发布作品,对外,《简爱》的作者就是勃朗特三姐妹中的夏洛蒂勃朗特,《呼啸山庄》的作者也是勃朗特三姐妹中的艾米莉勃朗特,十四本小说里面没有任何一本的作者署名是哈维艾德里安,唯一知道这十四本小说真正作者的人就只有亨里埃塔伯爵和戴安娜两人而已。

亨里埃塔伯爵和哈维是站在同一条船上的人,他没能力怀疑,更没必要怀疑。

至于这些作者是否真实存在,这并不重要,这种做法与现代一些站的充实书库相似。

至于亨里埃塔伯爵是否能拥有发现真像的能力,一个连施法者领域都不了解的凡人谈何去猜想哈维穿越者的身份,猜想这些作品来自于另外一个世界。

至于另外一些发现真像的方法,例如高位施法者施展预言系法术探查,的确可以查到这些小说是哈维所著,但也仅此而已,对外公布又能怎么样?或许会被大众嘲笑异想天开,即便大众相信了这说法,大众也找不到哈维这么做的动机,以自己的名义发布小说和被别人发现哈维是作者可是两码事。

这些小说作品虽是经典,大多却已经对哈维没有作用,哈维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了《基督山伯爵》就不能再以哈维艾德里安的名义发布《简爱》,抛开文风之间的巨大差异,剧情故事亦有着云泥之别,只会引起读者无由的猜测。哈维正是因为这点感到可惜,无法将地球里面的这些优秀小说搬运过来,时下听完亨里埃塔伯爵所说的困境,才打算写完这些作品一石二鸟解决困境,解决哈维内心的遗憾。

这十四部作品自送给亨里埃塔伯爵后就和哈维没有任何关系,也和亨里埃塔伯爵无关,这些作品创作出来就是为了让他借势,亨里埃塔伯爵是个聪明人,猜不到哈维的打算却也知道什么事情该干,什么事情不该干。

至于作品的实际利益分配,毫无疑问这十四本小说面世的时候会引起巨大的轰动,颠覆巴伦王国的文坛。关于这点在哈维离开诺顿的时候就和亨里埃塔伯爵商议过,哈维打算将所有利益捐赠出来成立一个基金会,设立诸多文学奖项,颁布给那些对文学有过卓越贡献的人。

奖项当然是以哈维的名义成立,对外公布是哈维主导将《基督山伯爵》的小说收益捐赠出来,这十四本小说以及部分小说作者响应,奖项命名为基督山伯爵文学奖。

自始至终哈维都只是扮演着《基督山伯爵》作者,半个局外人的身份。

当然,或许哈维在书籍留下的线索哪天会被别人发现,那时候估计哈维的名字都已经被别人遗忘,成为文学史上的千古谜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