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锦绣嫡谋 > 第82部分(第1页)

第82部分(第1页)

若不是端瑾王爷先将这件事捅了出来,他何至于要放弃原先的计划,自己还要平白出五千两银子!

不过好在孟权还算知事,早就安排好了那些商人,如此一来,便是祈阳帝拨款买粮,粮食都囤在他们手里,祈阳帝也没有办法,还是要花钱去买,这笔钱,怎么着他也亏不着!

思及此,右相又在心中暗自得意,不过面上倒是不显,还是一派“忧国忧民”的样子,任是谁见了,也觉得他是真心为了大祈好,为了黎民百姓好。

祈阳帝一时听罢了,见右相如此的“心系天下”,脸色也缓和了,气也渐渐平了,夸道:“到底是右相有心,真不愧是我大祈的肱骨重臣!”

“陛下谬赞了,”右相装模作样地说道,“身为祈国的子民,为祈国出一份力,乃是应当的,只是臣毕竟俸禄有限,否则一定再多拿些银钱出来啊!”

祈阳帝越听越满意非常,又再赞道:“右相为国为民,思虑甚全,实在乃是我大祈之幸,乃是我祈国为官之典范!”

祈阳帝话音刚落,右相一派的众官员忙齐声附和,皆是恭维祈阳帝,赞叹右相的话。

左相见祈阳帝被右相几句话便带偏了本来想法,颇有些本末倒置起来,心下也有些着急,便出声道:“陛下,举凡大灾过后,流民的安置问题,才是重中之重,眼下是不是先着意安排这个?王爷那边若不是太急,如何能给你传密信回来,只怕是情况不容乐观啊!”

祈阳帝本来刚高兴了一会儿,又听见左相此番言论,登时眉头又皱了起来。

他也知道,左相所言也有道理。

本来,前些日子南边传来消息,说今年大丰收,按理来说应是举国欢庆的事情,他也其心欣慰。

只是后来选监粮官一职的时候,总是被朝中众人争来抢去,闹得他头疼不已,正好这次墨曜说要去南方游玩,请命做这个监粮官,他当时还十分松了口气,觉得如此再好不过。

哪成想,几日后墨曜竟派人传来密信,说南边突发大洪灾,请他赶紧去派人带着银粮等物前去赈灾。

如此便好比从云端一下子跌落谷底,实在是叫人又气又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百零二章:“隔墙有耳”

最后,众臣纷纷效仿右相,站出来说要拿出自己的俸禄赈灾,祈阳帝无法,只得先让孟权统计出诸位大臣的捐银和国库中可动现银,以备赈灾。

祈阳帝心中苦闷,又不想再臣子面前显露出来,只好先叫退了朝。

待一个人回了御书房,才开始大发脾气,几乎将御书房内器物摔了个干净。

太后娘娘得了信,亲自前来御书房,正碰见祈阳帝大发龙威,御书房内外跪着乌压压一群宫人。

太后娘娘进了御书房,见到祈阳帝还在椅子上坐着运气,连她进来了也不曾注意,便走到祈阳帝跟前,沉声问道:“皇上何以发这么大的脾气?”

早朝的事,她知道的不多,后宫不得干政,是以太后对政事上一向不多问,这一回她会来也是许公公见事不好,派人去了寿安宫,请她前来相劝祈阳帝。

否则的话,太后娘娘还不知道祈阳帝发了这么大的脾气呢!

祈阳帝正暗自运气呢,一抬头见太后来了,不敢给太后脸色看,忙起身快步走向太后,“母后您怎么来了,”说着又狠狠地瞪了许芝年一眼,“这地上这么乱,怎么也不知道派人收拾了,若是母后受了伤,你们有几条命担得起!”

“奴才这就派人收拾,陛下与太后娘娘暂且移步内室,这边马上就好,马上就好。”许芝年点头哈腰地应答。

就算刚刚明明是祈阳帝自己不许人动手收拾,他也不会有一丁点儿的意见,皇上的话,总是对的,不需要他们反驳,只需要他们听命便够了。

祈阳帝这才扶着太后去了他平日里小憩的内室。

太后娘娘在软塌上坐了,问道:“皇上因何生了这么大的气?难道自己的身子也不要么?”

祈阳帝在自己母后面前再也端不住那么沉重的架子了,叹了口气,道:“母后有所不知,今早儿子接到墨曜的八百里加急,说本该丰收的沧州一带突发了大洪水,堤坝损坏,粮田尽毁,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沧州发了洪水?”太后娘娘惊道,“若哀家记得没错的话,沧州一带连着永济大运河,周遭的堤坝一向固若金汤,怎么今年突然会决堤呢!”

太后虽为女子,可她也却不是一个普通妇人,自然知道祈阳帝所言意味着什么。

祈阳帝面露苦色,“儿子也不知道呢,母后您说的对,永济运河是父皇那时候便开始大力修缮的,一向顺风又顺水,哪知这突然之间,竟会决堤呢!最要紧的是,今早孟权竟说国库空虚,恐怕难以拿出太多银子来赈灾,这实在叫儿子为难啊!”

“怪不得,你生了这般大的气,”太后娘娘点了点头,“南方一向是各地米粮的输出大地,这一遭发了洪水,只怕今年粮食要贵了,皇上可要先做好准备才是。”

“母后放心,儿子得到了墨曜的消息,就赶紧让孟权着手收粮了。”

太后娘娘听到祈阳帝一再提起墨曜传信的话,留心问了一句,“你说这消息是曜儿传过来的?哀家记得他是说要去南边玩的,怎么倒碰上了这样的事?再说出了这种事,沧州的知州等官员们呢?事先竟一点风声也没听到么!”

“母后说到这里,儿子也有些觉得不对,”祈阳帝皱了皱眉头,“墨曜信中有的地方似乎有些语焉不详,儿子起初接到信的时候,光顾着生气了,倒是没主意过这点,如今听母后提起,才觉出不对来。”

“皇上英明,想来此事该有决断才是,要不要派人下去好好查一查。”太后想了想,还是提了一条建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