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无遗照,朗抱开晓月。
有土不埋冤,有仇皆为雪。
愿为直草木,永向君地列。
愿为古琴瑟,永向君听发。
欲识丈夫心,曾将孤剑说。”
正所谓千言万语难说尽,前程万里等待行。
孟郊离开了长安,奔徐州而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孟郊依托张建封
第十六章
孟郊晓行夜宿,不日来到徐州城西门。
唐城南门称“白门”,城的南墙,只到奎河北边十多米的地方。奎河往东流的这一段,就是古代的护城河。城的北墙,在黄河(故道)的南边二十多米的地方。城北和城东的黄河,是自然的护城河。徐州城门与别处的城门不同,北门向东,西门向南,南门正南,东门向北。
徐州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书记载,徐州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已发生战争百多次。为了适应打仗,使城门易守难攻,所以四个城门都建有瓮圈,分外门与内门。除南门的内外门是直通的,其它三个门,内门与外门之间都不是直通的。故北门出了内门就要向东走,然后再向北走,才到外门。所以,北门的外门也是向北的,人们不过是讲,出内门向东走而已。西门出了内门往南走,然后再向西走,才到外门。所以,西门的外门也是向西的,人们不过是讲,出内门向南走而已。东门出了内门就要向北走,然后再向东走,才到外门。所以,东门的外门也是向东的,人们不过是讲,出内门向北走而已。另外,徐州老城的四门:北门有井,南门有影,东门有牛,西门有耳。据说,北门有井,说的是北门有彭祖祠,祠院内有彭祖井小南门有影,说的是南门瓮圈内有影壁墙。东门有牛,说的是东门内有条河,河的桥下有个铜牛潜在水中。“铜牛六十年才现一次身,这铜牛与城北门城墙上的铁牛可神乎了;铁牛叫,大水到。铜牛叫,大水耗。西门有耳,说的是西门瓮圈内的墙上有猫耳洞,专门用来藏兵的。人们还说,徐州西门是杀人门。这是说,徐州古代杀人,都是从西门把犯人押到刑场,进行处决(杀头)。那时,从南牢提出判死刑的犯人,从西门出去过了吊桥就往南走,这条路叫做驴市街。走到城墙的西南角外,要过一个小桥再往东走,不远就到刑场了。一过小桥,犯人身上的“亡命旗子”就被拔掉,刽子手架着犯人快走,胆小的一过这桥,魂都吓掉了,所以这桥叫“落魂桥”。当然,也有胆大的,从南牢出来,一路上见卖酒的就喝,见卖熟肉的就吃,见卖衣服的就穿,见卖帽子的就戴。那时候有规定,死刑犯临上刑场,他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许拒绝他们的要求。有的地保跟着,还故意点化犯人多要东西,特别是穿的、戴的。犯人被砍头后,地保收尸时,剥个精光,拿回去洗巴洗巴卖钱。有的犯人,还一路高唱大戏,到了刑场,毫无惧色。临杀头时,他们还笑着对刽子手们说:“爷们(或哥们),请干的利落点,让小侄(或弟兄)走得痛快些,多谢了!”大有杀头只当风吹帽,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之慨。
孟郊并未从西门进城,而是顺着西墙向北,一直到黄河南岸。他沿着黄河岸堤东行,低头思索着去见张建封如何说。
很快,他酝酿成了《上张徐州》:
“为水不入海,安得浮天波。
为木不在山,安得横日柯。
再来君子傍,始觉精义多。
大德唯一施,众情自偏颇。
至乐无宫徵,至声遗讴歌。
愿鼓空桑弦,永使万物和。
顾己诚拙讷,干名已蹉跎。献词惟在口,所欲无余佗。
乍作支泉石,乍作翳松萝。一不改方圆,破质为琢磨。
贱子本如此,大贤心若何。岂是无异途,异途难经过。”
孟郊从北门进城,来到刺使府。
张建封见是韩会之侄韩愈所荐的孟郊,十分高兴。他早就闻得孟郊的文采,且对学子诗客十分敬重。他清楚地知道,徐州这个地方最重情义二字,尤其对来访的客人来不得半点怠慢。好客既是徐州的风尚,他张建封要在徐州有所作为,更应该礼贤下士,广招八方来客。
孟郊把韩愈的《孟生詩》呈給張建封,并将他答谢韩愈、李观的赠別诗当面向张建封朗读,他以草木、琴瑟为喻,向張建封表示了依託归附之意。
张建封大喜,为了让儿子张愔多多接触有识之士,便由张愔安排好孟郊食宿后,陪同孟郊逛逛街道。 txt小说上传分享
4、东野辅导小盼盼
晚饭后,张建封传话:明日在戏马台设宴为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