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那时唐朝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杨素三下五除二就摆平了。

从这件事情,李渊得到一个教训: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和成熟的时机,贸然起事,即使手握重兵,也难免成为刀下之鬼。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

杨广不同于他父亲杨坚,对李渊这个姨表哥,还是有些戒备的,但毕竟是亲戚,也没怎么样。

公元613年,杨广发动第二次对高丽的战争,任命表哥李渊为卫尉少卿,派去怀远镇搞后勤工作,负责督运粮草。

不想,倒霉的杨广又出了大乱子,杨素之子杨玄感,扯起旗子开始造反了。

。 想看书来

升官了

当时,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也和李渊一样,搞后勤,督运军粮。他看到四处战乱,百姓不堪其苦,于是在6月份,纠集数千人,以“解天下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为号召起兵造反,吸引很多人前来起哄,队伍很快发展到10万人。

听到杨玄感起兵的消息,老谋深算的李渊依旧以不变应万变,不去凑这个热闹,还及时向杨广表示对朝廷的忠心。杨广好感动啊,哎呀呀,到底还是一家人嘛。好,好!朕就任命你为弘化郡留守,代替杨玄感他亲戚元弘嗣,统领关右十三郡兵马。

李老大心里暗笑:嘿嘿,有兵在手,好办事啦。先前李渊路过涿郡时,还趁机去拜访了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士及。

宇文述有三个儿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宇文士及,宇文士及有福气,娶了杨广的千金南阳公主做老婆,但宇文家族,与杨广的杨家,本有血海深仇。当年隋文帝篡夺了宇文氏的江山后,把宇文家族的人,几乎全都斩草除根,只留下宇文述和宇文恺两人。

干嘛留下他俩?

宇文述在北周天和7年,周武帝清除宇文护的斗争中,曾有恩于杨家;而宇文恺呢,没什么野心,是个老实人,更是个难得的建筑设计师与建筑天才,他的设计图,全都在脑子里,培养这样一个人才,可不比现在培养一个优秀的飞行员来得容易,于是留下他来,好建造漂亮房子,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都是这什么恺的杰作。

宇文述是个阴险的家伙,虽然表面上对隋朝忠心耿耿,其实内心深处,巴不得杨家天下早点灭亡才好。为保住权位,他为杨广爬上皇帝宝座,绞尽脑汁,出谋划策,还不收钱。

为感谢宇文述的忠心,杨广把南阳公主许配给他儿子宇文士及,对起了亲家,政治联姻,这在古代是很常见的。

可是,这一桩政治婚姻,实非出于两人自愿。婚后,两口子过得很郁闷,尤其是宇文士及,早就看不惯杨广的专横残暴,而如今,这个暴君的女儿,却还要天天与自己睡在一个被窝里,如何心安?没办法,只好摆出一副超然物外的样子。

宇文士及与李渊以前是同事,早就是好朋友,在涿郡时,两人一起,在夜里没人的时候,神秘兮兮地躲在屋子里搞起了“时事开讲”。

李渊问老友对时局有什么看法,宇文士及神秘地说:现在民不聊生,各地的百姓都揭竿而起,老兄可要早做准备啊。

李渊点点头,两人心照不宣地笑笑,继续喝酒,促膝长谈,一直到深夜……

李渊到达弘化郡,结纳豪杰,极力笼络人心,多施以恩惠,对属下非常宽厚。可以说,又是一个刘秀再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李老大很快便获得部下的忠心拥戴。

第一次手握重兵,就是一个字:爽!执掌兵权,这对于以后唐朝的建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千古的真理。

当时,李渊的大舅子窦抗,被人洗了脑,极力鼓动李渊反隋:哎,亲爱的老哥啊,你有兵有权,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李渊依旧笑而不答,只是在心里说:小子,不是不反,时候未到啊。窦抗实在不懂味,还喋喋不休的像个长嘴女人,遭到李渊的严厉训斥:少来胡言乱语,你是想引火烧身吗?

txt小说上传分享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这边,杨玄感太性急了,急吼吼的只想着早点打进洛阳去做皇帝。他的谋士李密,冥思苦想,献了上中下三策,也就是三个鬼主意。

上策是直取蓟城,也就是今天北京的西南部,目的是:卡断杨广亲征高丽的退路,杨广没有粮草,高丽又在后边像老虎一样狂追,前后夹击,不出一个月,便可不战而胜。

中策是学习装甲部队,率军一路疾驰,一路急行军,也不攻城,直接打下西京长安,再大做广告,招聘关中的豪杰,抚慰关中的百姓,然后利用有利地形,据险而守。这么一来,杨广没了首都,就没了根本,根本一亡,自然折腾不了几天便会垮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