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朝秦暮楚周佛海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会,但恐怕上海租界内不行了。他说:

我忽然想起李鹤呜(达)的夫人是嘉兴人,何不去嘉兴开会。于是便立即跑到渔阳里去商量,因为鹤呜是住在仲甫家里的。我们商量决定,鹤呜夫人明日早车赴嘉兴,先雇一只大船等着,我们第二班车去,乘船游南湖。于是连夜分头通知各人。到了第二天,三三两两地到北站上车,我也抱病前往。到了嘉兴,早有鹤呜夫人在站等候,率我们上船。当地的人,以为是游南湖的,也不注意。我们把船开到湖中,忽然大雨滂沱。我们就在船上开起会来,通过党纲和党的组织。18

出席中共“一大”(4)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至今有关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介绍,说法很不一致。*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党史大事年表》一书中称:“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由张静如等人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一书称:“在最后这次会议上,代表们还选举了党的中央机构,由陈独秀任中央书记,李达负责宣传工作,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而黄美真、郝盛潮主编的《*史事件人物录》,只笼统地说“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王健英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史料汇编》称:*一大成立了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设“*中央局”,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为委员,并分别担任书记、组织与宣传各部主任。

由于有关*第一次代表大会所产生的领导机构的原始文字,尚未被发掘,所有的记述都是以“回忆”为依据,因而不尽一致,是不可避免的。但据周佛海称:在最后一天的会议上,除通过党纲和党的组织外,并选举陈仲甫(独秀)为委员长,周佛海为副委员长,张国焘为组织部长,李达为宣传部长,陈独秀未到上海的时期内,由周佛海代理。19

周佛海的这种说法与上述大多数的记述,基本情节是一致的,主要的区别就是周佛海是否被选为“副委员长”和“代理委员长”。此事笔者难于作出判断,只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作为历史疑案了。

*一大于8月初结束,是月中旬在上海成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会办事处,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通过该组织出版指导工人运动的刊物,举办工人补习学校。在帮助工人学习文化的同时,秘密地向工人宣传*主义,并组织产业工会,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斗争。

周佛海说:“大会完毕之后,一面指派各地的负责人,分头前往工作,一面在上海活动起来。我们觉得实际工作,要从劳动运动做起,于是便成立了一个‘劳动组合书记部’,以发动并指导上海劳工运动。‘劳动组合’是日本名词,‘书记部’是俄国名词的翻译。把一个日本名词和一个俄国名词合并起来,做一个劳工运动组织的名词,是费了许多心思想出来的”。20

周佛海曾自我吹嘘地说他在“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曾秘密地在工人中开展活动。他说:例如在日本人经营的纱厂的工人,想学日语,他便在工人居住的地方,开一日语学校,他每隔一夜去教两小时。“‘到民间去’的口号,我们都做到了”。21

正当周佛海在上海活动得起劲的时候,暑假快完了,他必须回到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去上学,因此,只好去电催促在广东任教育委员长的陈独秀回沪。但陈独秀回到上海后,却发生了被租界巡捕房逮捕的事件,他因为要给陈独秀送一封信,而险些被捕。正在这个时候,由于第三国际要在伊尔库茨克召开一个远东弱小民族会议,以对抗美国将要召开的华盛顿九国公约会议,中国方面,要召集工人、农民、商人和青年的代表,派去参加。周佛海说,接到这个通知后,由于时间非常急促,而又毫无准备,急得他毫无办法。他与众人经多次商量,决定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方各大城市,和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各都市,都派人去召集,长江一带,则由他亲自出马。于是,他便乘船到了长沙、汉口、安庆等地,通过毛泽东、陈潭秋等,约集了一些青年,交代了有关事项。在他返回上海时,陈独秀已经被营救出狱,由于学校早已开学,他便把经手的事项,交给了陈独秀,离开上海,往鹿儿岛上学去了。

脱离共产党(1)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推动了全国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党的组织也得到了一定发展。继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纲领,为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奋斗目标。192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全国轰轰烈烈的第一次*高潮。同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统一战线的纲领,确定了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方针,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决议案指出:为适应国民革命运动的需要,“宜有一个努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因此,“我们须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根据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加速了与国民党的合作步伐,并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这次大会,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反帝反封建运动的进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周佛海自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返回鹿儿岛上学之后,实际上即与党的组织脱离关系,不从事党的任何工作,对国内局势的发展也一直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一心去读他的圣贤书去了。

1922年,周佛海在完成了第七高等学校的学习之后,选择了京都帝国大学经济系。当时周佛海可以选择两个学校,即东京帝国大学和京都帝国大学。他为何选择了京都帝国大学呢?他说:“究竟进东京帝大或京都帝大,费了不少的考虑。当时有名的*主义的权威者河上肇先生任京大教授,我因为要进一步研究*主义,所以便入了京大。”22

周佛海之所以停止有关共产党的一切活动,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首先就是担心自己的安全。他害怕因从事共产党的活动,而会受到日本政府的*,由此被驱逐回国,以致影响他的前程。

当时的日本政府,虽然不禁止各种社会主义,以至*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但是,对于共产党的活动,尤其是中国留学生中的共产党组织及其活动,是严加防范的。1921年夏秋,周佛海在上海及长沙、汉口、安庆一带活动的情况,在鹿儿岛留学的中国学生,都不知道,而日本警察却知道了。当周佛海回到鹿儿岛之后,警察便暗中对他进行监视。不仅如此,连他的老师门胁先生也警告他,要他注意,停止一切有关共产党的活动,否则,有被开除的可能。

警察的监视,老师的警告,开除学籍的威胁,确实使周佛海极为惊恐。他之所以参加组织共产党,其本意不过是为了实现自己政治的野心,即将来能成为列宁、托洛茨基式的领袖人物。但是,如果他不接受老师的警告,继续从事共产党的活动,而被开除的话,不仅成为“领袖人物”不可能,连饭碗也会没有了。于是,他便“老老实实的用功”,23不从事一切政治活动了。

对于周佛海来说,监视与威胁不仅仅来自鹿儿岛警察局,而是日本政府。当他乘火车由鹿儿岛抵达京都车站,一下火车时,京都的便衣警察,就迎上前来,问他是否是周某人。这说明,他一直在警察的监视中。当他从鹿儿岛动身的时候,当地的警察便通知了京都的警察。因此,他在大学学习的几年时间,每日过的是图书馆生活,连午饭都是带干粮去吃,其他的事,则一概不闻不问。。 最好的txt下载网

脱离共产党(2)

周佛海停止党的活动以至脱离共产党的第二个原因,便是戴季陶、邹鲁等国民党右派人物的拉拢引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