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夺宫:中国历史上的宫门之变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铤而走险(2)

当时,接替公孙贺的丞相刘屈氂留在长安城中。

刘屈氂成为丞相也是出于专制的需要。汉武帝刘彻自公孙贺后对外人感到失望,于是扶持皇室成员出任丞相。刘屈氂就是刘彻的哥哥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是自己的亲侄子;同时刘胜是庶出,又有几十个儿子,刘屈氂在宗法上对刘彻这一支没有任何威胁。

现在刘屈氂是唯一可能与刘据争夺长安城的人。而且刘屈氂偏爱刘据的弟弟、昌邑王刘髆,又和刘髆的舅舅、将军李广利结成了儿女亲家,和李广利一起暗地谋划扶立刘髆取代刘据的太子位置。只是他没有参与江充策划的巫蛊之祸。他对江充的表演心知肚明。仅仅是出于推翻刘据的共同目标,刘屈氂没有出来阻止江充主导的闹剧。江充突然被杀,刘屈氂一下子被推上了前台。刘据抢先发兵攻入丞相府,刘屈氂拔腿就逃,连丞相印绶都来不及拿。

刘屈氂逃出府邸后的表现令人费解。按说现在太子刘据起兵造反,刘屈氂正可以乘机以“平叛”为名剪除政敌。但刘丞相没有这么做,反而是找了一个安全的地方隐藏起来。刘屈氂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捉摸不透汉武帝的真实意思。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皇帝的家务事,官员是更难断,也不敢断。弄不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刘屈氂是反对刘据,但是他还不敢公开与太子对阵,而希望通过施加影响来促成汉武帝废立太子。明知刘据公开造反,刘屈氂最好的处理方法也只能是找个地方先躲起来。

刘屈氂安全后,最重要的是试探汉武帝对此事的态度。于是他派遣丞相长史赶赴甘泉宫,将长安城的###报告汉武帝。

甘泉宫的刘彻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最早是逃回来的苏文哭诉了太子谋反的消息。汉武帝对自己的儿子还是了解的,听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汉武帝说:“太子不会造反的。一定是江充等人把太子逼急了,太子才铤而走险的。来人,回长安宣召太子来甘泉宫问话。”汉武帝不愧为杰出的君主,阅尽了人情世故,做事毕竟稳重。在关键时刻,刘彻的决定无疑有助于整个事态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汉武帝派出了使者去征召太子。执行命令的使者是个胆小鬼,徘徊在长安城周围,许久都不敢进去宣召太子。最后,使者干脆回报汉武帝说:“太子的确谋反,不但不应召,还想杀了下臣。臣是侥幸逃脱回来的。”刘彻不禁怀疑刘据是否真的造反了。

就在汉武帝犹豫不定的时候,刚好刘屈氂派遣的丞相长史来到了甘泉宫。丞相长史带来的消息是太子起兵谋反了,已经占领了包括丞相府和皇宫在内的大部分城市。汉武帝这才相信儿子的确是造反了。

大怒的刘彻喝问:“丞相现在在干什么?”

丞相长史回答说:“丞相正在对外封锁消息,不敢发兵。”

这句话火上浇油。刘彻更生气了:“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一步了,还有什么秘密可言?我看是丞相没有周公这样的匡扶国事之心。周公难道会不诛管、蔡这样的叛贼吗?”刘彻将儿子的行动定位为叛乱,亲手给丞相刘屈氂颁发了一道玺书。在书中,刘彻亲自筹划了对儿子刘据的镇压方案:“捕斩反者,自有赏罚。以牛车为橹,毋接短兵,多杀伤士众。坚闭城门,毋令反者得出。”《汉书》为我们记录下的这个计划主要有三条措施:对叛军开出赏格,杀贼有赏;用牛车等物品构筑障碍,尽量避免短兵相接,防止扩大伤亡;紧闭城门,防止叛乱者逃出长安。为了加大胜算,刘彻拖着病体,从甘泉宫移驾前往城西临近长安的建章宫,以便就近指挥。

短短的几句话,政治手段高低立即显现。汉武帝刘彻不愧为是政治高手。

长安城里乱哄哄的,平静不下来。这场###变成了对长安控制权的争夺战。

太子刘据发兵后,宣传汉武帝已经在甘泉宫病重,太子恐怕宫廷有变,防止奸臣作乱而主动起兵。作为国家储君,按照刘据的宣传,他的行为是完全正当的。一说报国锄奸,谁不支持啊?刘据也一度组织起了可观的武装力量。刘据派遣使者赦免长安城中的囚犯和刑徒,用武库的兵器武装起来,分别由太子少傅石德、太子宾客张光等人率领控制长安。那边皇帝老子刘彻从甘泉宫来到了城西的建章宫,向三辅各县发下诏书征兵入长安平叛;又下诏书晓谕朝廷重臣,任命丞相刘屈氂兼任###太子的主将。

铤而走险(3)

为了壮大兵力,刘据破格提拔长安的囚犯如侯持节杖,假冒圣旨征发长水及宣曲的胡族骑兵,提供武装。刚好侍郎莽通从皇帝身边出使长安,见状当机立断逮捕了如侯。莽通对胡人们说:“如侯的节杖有诈,你们不要听他的。”莽通将如侯斩首,反过来率领胡族的骑兵进入长安交给大鸿胪商丘成指挥。之前,汉朝宫廷的节杖都是纯赤的,太子也持赤节,所以才会出现如侯这样的阴谋。之后,皇帝将节杖改为黄旄,和太子的节杖相区别。

刘据作为太子可以合法调动的军队有直属皇帝指挥的北军。为了壮大兵力,刘据也派人持太子节杖去命令监北军使者任安出兵协助自己。任安接受了太子节杖,但他玩了一个心眼。任安也知道清官不断皇帝家务事,哪头都不能得罪,做臣子的不管怎么做都讨不到什么好。于是他收下节杖后,一转身就下令紧闭军门,严禁官兵外出。北军这支捍卫皇室的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在这次###中采取了观望态度,既不应太子,也没有向丞相刘屈氂方面靠拢。

短兵相接是避免不了的。刘据率领着官兵裹挟着长安四市的数万名百姓勇敢地迎战四面八方涌过来的镇压军队。太子军与丞相军在长乐宫西阙下大战了五天。死者数万人,鲜血将长安的沟渠都给流满了,最后漫到了街道上,浸染着双方的尸体。整个长安城弥漫着刺鼻的腥臭味。丞相一方源源不断地得到兵源和物资补给,太子军最后战败。

太子刘据带着两个儿子南奔覆盎城门,希望逃出城去。战斗开始的时候,刘屈氂就按照汉武帝的指令,选派官员驻守长安各个城门。分配驻守南门的是司直田仁。田仁认为刘据毕竟是汉武帝的亲生父子。虎毒不食子,汉武帝终不会对儿子斩尽杀绝。紧闭城门,对刘据逼迫太甚与己不利,于是也不关城门,就眼睁睁看着太子和两个皇孙从身边逃出城去。刘屈氂得到太子逃出长安的报告后,怒不可遏,要杀了田仁。御史大夫暴胜之劝刘屈氂说:“司直,是二千石的高官。丞相要先奏请皇上,怎么擅自斩杀大臣呢?”刘屈氂于是放过了田仁。

汉武帝知道后,大怒,专门派人去责问御史大夫:“司直放走叛乱者,丞相要斩他,合法合理。您怎么敢制止?”暴胜之惶恐不安,自杀谢罪。监北军使者任安,虽然没有参与太子的叛乱,但是接受了太子节杖,被认为怀有二心。司直田仁放纵太子。两人都被判处腰斩。对这三个高官的处理,为刘据失败后的残局收拾奠定了一个血腥的基调。

汉武帝刘彻颁布诏书说:“侍郎莽通斩获反将如侯,长安男子景通从通捕获反贼石德,可谓是元功。大鸿胪商丘成力战获反将张光,功劳也不小。莽通因功封重合侯,景通因功封德侯,商丘成因功封秺侯。”而各个太子宾客,只要出入过宫门都被诛杀;其中跟随太子发兵的,一概族诛;趁乱劫略长安的士兵和官吏全部发配边远的敦煌郡。为了防止逃亡在外的太子回长安捣乱,长安诸城门屯驻士兵防备太子回城。

对于皇后卫子夫,汉武帝派主管宗室事务的宗正刘长乐、主管皇宫警卫的执金吾刘敢等人入宫收回皇后印玺,废黜皇后。卫子夫早已经做好了胜负两手准备,不愿受辱,自杀身亡。苏文等人将卫皇后用小棺材葬在城南桐柏山。卫氏一族外戚被彻底诛灭。

长安城下了几场雨,街道上的血污很快就被冲洗干净了。西汉王朝毕竟还得向前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