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王莽篡汉传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刘交到楚国就封,留下儿子刘郢客在长安跟著名儒士浮丘伯学习。到刘郢客学成回国,父子俩便在楚国大力倡导《诗经》研究,使楚国成为汉朝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学术中心。

刘交死后,刘郢客继承王位。可惜刘郢客也是早逝,在位仅4年,王位由他儿子刘戊继承。刘戊有些野心,跟他父亲和爷爷这两位学者型的国王不同,继位楚王后,竟跟随吴王刘濞谋反,最后导致国除。所以,到刘交的四世孙刘向时,昔日的王侯已家景落索。当然,家道传统仍在。刘向承袭家风治学,具有良好的儒学修养。于是,有朝中大臣向汉宣帝推荐刘向的学问。汉宣帝便召见刘向,面试过后,拜为谏大夫。

随着儒学的发展,有许多新问题产生了。比如,各地儒士对儒家经书的理解存在分歧,就分化出许多流派,并有官学和私学之分,造成思想混乱。汉宣帝决定统一这些分歧,于前51年,在皇家藏书殿石渠阁召开盛大的学术会议。一时间,各地学者济济一堂,萧望之、韦玄成、刘向、薛广德、施雠、梁丘临、林尊、周堪、张山拊、戴圣等当世名儒均有出席会议。汉宣帝也亲临会场聆听,时常在大家争辩得面红耳赤时,也忍不住掺和些意见的。

刘向在大会上作了有关“五经”同异的专题发言,获与会者高度赞赏,汉宣帝也深感赞同。会上,较重要的还有戴圣关于《礼记》的发言。大会后,原属民间私学的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和谷梁《春秋》等,都进入了官学。

前48年,汉宣帝驾崩,子汉元帝刘询继位。汉元帝的作风,素以仁德好儒而闻名。继位后继续执行汉武帝“尊崇儒术”的政策,继位初年,即下诏以皇帝的名义奉祀孔子,使孔子获得无与伦比的社会地位。与他早年周游列国时处处碰壁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刘向因为他的儒学修为,继续受到汉元帝的重用,他接连升职,由散骑、宗正、给事中,成为当时辅政4大臣之一。

但是,社会矛盾已日益尖锐起来,主要是土地兼并问题,造成大量农民破产。汉元帝尝试通过推行“纯任德教”的方针来克制暴力,缓和社会矛盾。但效果不理想,社会两极分化无法消除。刘向用阴阳灾异的办法来推论时政得失,并建议汉元帝弹劾外戚,调和阴阳,以此来控制社会分化。但这建议,客观上挑起了刘氏王公与外戚的矛盾,因而被汉元帝撤职查办,并判入狱。

两年后刘向出狱。这是一段清闲的日子。他得以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写下多篇重要作品。包括《洪苑行传论》、《新序》、《说苑》、《列女传》、《别录》、《九叹》等,其中,《别录》是中国目录学的奠基之作,是刘向最具开创性的学术成就。 。 想看书来

第二十四章

前33年,汉元帝驾崩,汉成帝刘骜继位,时年18岁。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汉成帝也是一位仁爱之君。前31年,汉成帝登基才2年,即下诏减天下赋钱,希望减轻人民负担,让人民休生养息。

象父亲汉元帝一样,汉成帝对促进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是抱着明确的责任意识。他重新起用刘向,先为中郎,后领护三辅都水,再升光禄大夫,至中垒校尉。

刘向有3个儿子,长子刘伋,是《易》学专家;次子刘赐早逝;少子刘歆,自幼受父兄影响,六经、诸子、诗赋,无所不精。前26年,汉成帝下诏继续搜求各地遗书,以丰富国家收藏。同时令将太常、太史博士、延阁、广内、秘室藏书集中到石渠阁,由光禄大夫刘向为负责人,领步兵校尉任宏、太史令尹咸、侍医李柱国等学者,对所藏书籍进行系统的编目整理,刘歆以刘向的特别助手的身份,参加到这项庞大的工程中。

学者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对书籍的篇章文字等进行校雠和勘定。这是一件枯燥乏味,繁难艰辛的工作。他们首先要对阁藏中各种版本的书籍,选定篇目,将重复的去除;然后纠理错简,校雠文字;最后勘定书名,誊清新本。

刘歆在整理献王刘德送上的藏书时,发现《周官》一书,但并无作者姓名。

“这是谁写的书呢?”

这问题对刘歆很吸引。

从内容上看,这书不可能是出自一个普通人之手。因为,书的内容丰富,气派宏大。但要说是出自古时代某位名人之手,那又会是谁写的呢?他为什么写这本书,写成之后为什么又一直没人知晓呢?

“作者显然是怀着巨大的雄心壮志,要把整个时代记录下来。这写作胸怀,的确非同凡响。不管是那一个朝代的人,能写下这本书的,绝非普通的平凡人。”

“这本书是大制作。天下九州,天文历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普通人是写不出来的,但如果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所写,理当为当世学者所注意,怎么过去都没人听说过有这么一部书?”

“是这个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易》、《诗》、《书》、《仪礼》、《春秋》等书,都是知道这些书是从那儿来的,都有明确的师承关系可考,谁写、谁传,很清晰。但这部《周官》,是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到,不知谁写,不知谁传,书中的内容,在之前的文献中也不曾见有人提到过。”

“按刘德的看法,这部书应是《尚书》轶失的《周官》篇,所以,他取名为《周官》,并取《考工记》补其中已亡轶的《冬官》篇。”

“这不可能。只是刘德取了这个名罢了。但这篇不可能是《尚书》的《周官》篇。”

“单从内容上看,这或者是有可能。”

“但如果这是《尚书》中的《周官》篇,就很不合理。《尚书》二十八篇,每篇不过一、二千字,而《周官》一篇有四万余字,一篇的份量几乎等于全书了,这不可想象。”

“会是战国时期的人写的吗?”

“如果是战国时期人写的,我们一定会知道作者是谁。因为,这书的内容就不是当时现实制度的记录,而是作者的理想规划。按常理,书成之后应该拿出来与别人交流,但诸子百家均没有人提到过这本书。可见这不可能是战国时人写的。”

“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会不会就是为了收藏,而不是与别人交流呢?”

“谁会花这样大的力气去规划一个并不存在的制度,记述并不存在的内容,然后只是为了收藏呢?这很难解释。”

“如果说这部书是周朝时人写的,那么,这就是可能的。因为,这就是当时现实的记录,写出来就是作为资料收藏,而不是为了与别人交流。所以,就没有流行出来。”

“这部书的内容其实枯燥,我们可以看到的,只是资料的原始记录,对事物的记载,对一些学者而言,有研究价值,但没有阅读价值,人们在阅读这部书中,找不到乐趣。我们也是这样感觉的吧?所以,知道的人少,是完全可能的。反过来想,如果知道这部书的人多,反而不正常呢。”

学者们纷纷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周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