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万岁约阿希姆 > 第80部分(第1页)

第80部分(第1页)

“豹”号引发的危机持续到了第四个星期,始终担心德国在摩洛哥获得海军基地的英国突然摆出空前的强硬姿态——内阁大臣劳合…乔治在公众场合发表演说,声称英国本意保持和平,但不会为了谋求苟且的和平而忍受耻辱。这一演说发表后,英国和法国的反德浪潮被激发起来,各种报纸开足马力攻击德国,德国则出现了巨大的反英浪潮,各党派和政治势力称该演讲是对德国的耻辱,要求政府全力回击,双方各不相让。

鉴于外交谈判已经难有进展,德皇终于向军队下达了秘密动员的指示,早已摩拳擦掌的德军将领们立即以空前高涨的热情投入战争准备,而在施利芬及其继承者的努力下,只需要这个关键的行动指令,德**队就像一台自动化的机器,军队统帅所要做的就是从自己的办公室通过有线、无线和摩托化的传令兵同各支部队保持联络。

以德军参谋和后勤部门的惊人效率,短短一周之内,20个现役兵团中的18个已秘密开赴德法边境地区,4个补充师和16个后备旅奉命集结;各种重型武器,包括305毫米口径的攻城臼炮,有条不紊地运抵指定区域,隶属于德国陆军的9个飞行中队,包括飞艇、飞机和校射气球,也配属到了沿线展开的各军团司令部。不过,由于军队的集结和调动是在非公开状态下进行的,预备兵员的征召速度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大部分一线部队满员率仅有80%至90%,后备部队则只有40%至50%,如若战争即刻爆发,德军投入法国战线的兵力为96万,而在未进行动员的情况下,法军常备兵力为70万,平时部署在德法边境一线的不足40万,德军仍能凭借军力上的巨大优势占得先机。

因为察觉到了战争迫近的危险气息,法**队一面向东部边境地区增派部队,一面向英国求援。相比陆军部队的集结调动,海军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英国人仅花了三天时间将休假的海军官兵召回,下达集结命令的第四天,本土舰队的庞大舰群就浩浩荡荡地驶出军港,在泰晤士河口以东海域编队待命,运输船只和护航舰艇则在英格兰南部各港口集结编队,一队队身穿黄色卡其布军服的英国远征军士兵也随之出现在这些港口,连同马匹、大炮、弹药等战备物资,随时可以登船装运。

有关英国积极备战的消息让德国高层大吃一惊,而且在这个时候,英国和法国联手对德国发动了一场金融战争,造成德国股市大跌,柏林股票交易所竟创下了单日30%的跌幅,而出于对马克纸币贬值的惶恐,人们纷纷挤兑黄金,导致德国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锐减,德国马克面临脱离金本位的沉重打击。德国人的军事准备还没完全到位,国内便陷入了一场不容小视的金融危机,战争前景顿时笼罩着一层阴霾…………章节内容结束……》

第117章 危险游戏 下

read336;……章节内容开始……》

百度搜索本书名+看最快更新

“倾二十年心血铸就之利剑,若能一击制胜,也不负民族之雄心、举国之厚望。可这本土作战,若败,后果不堪设想……”

基尔湾畔,望着港湾中列队候命的大小舰只,第二帝国海军的缔造者冯…提尔皮茨伯爵既有言语当中的冀盼,也有言语之外的忧虑。如果英国舰队重现特拉法尔加之神威,让德国人耗费巨资打造的公海舰队一败涂地,主力舰艇或沉或降,那该是多么可怕的梦魇?

此刻站在提尔皮茨周围的海军将领,不论是支持德国对法开战的穆勒还是一贯持谨慎态度的英格诺尔,莫不凝眉注目、神情冷峻。西班牙的悲惨遭遇早已给崛起中的德国人敲响了警钟:别人不会看着你崛起的!没有强大的海军就要挨打,就会在满嘴自由人权一肚子丛林法则的盎格鲁…撒克逊强盗面前成为任人宰割的肥猪!

唯独意气风发的约阿希姆王子仍保持着从容自信的表情。

29艘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11艘装甲舰,26艘轻巡洋舰,420艘各式鱼雷艇,德国海军现役舰艇的总吨位刚刚超过一百万吨,约为英国海军总吨位的45%,尽管相差一倍,但德国海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兵力集中。面对英国海军可能主动发起进攻的威胁,德国海军迅速按照参谋部的作战预案进行部署。在日德兰半岛西侧,地处北海之滨的威廉港,德国海军仅留少量旧式舰艇和两个中队的高速鱼雷艇部队驻扎,海防重任由坚固的威廉要塞群担当;在日德兰半岛东侧,位于波罗的海西南岸的基尔,德国海军集结了所有舰龄低于15年的舰艇,并配属了大部分的飞行侦察部队及海军陆战旅。只要英国舰队驶入斯卡格拉克海峡,德国公海舰队便将驶出港口,在丹麦海域迎击强敌。

1911年的德国海军,已不必再像1904年那样对英国海军的威胁感到无端的绝望。火力凶猛的拿骚级和赫尔戈兰级无畏舰,航速迅敏的两艘新式战巡,训练有素的潜艇群,以及规模首屈一指的高速鱼雷艇部队,拥有这些强悍的海战武器,德国海军的战术可选择余地大了许多。在夏树看来,硬碰硬的较量尽管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只要时刻保持冷静灵活的头脑,以主场之利击退英国舰队的把握仍然很大。

此刻真正让夏树感到忧心的,反而是人在布洛姆堡王子领地的夏洛特。

带着沉重的心情从个英国归来,她忽然间发现自己的祖国随时可能卷入同德国的战争当中,更让她感到心悸的是,德国的几乎每一张报纸都在抨击英国,两个国家的新仇旧恨如同火山岩浆奔涌而出,势不可挡。夏洛特因此陷入了深深的忧思,在夏树面前,她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袒露心扉,而当夏树奉命返回基尔备战时,她既没有选择与之同行,也没有出言阻止,而是满目伤感地目送夏树离开。

这一切都让夏树心神不宁。

数日之后,蹲守在英国的德国谍报人员发来一条颇具分量的新情报:隶属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主力舰只出现在泰晤士河口,至此,英国海军已集结了至少40艘战列舰和4艘战巡,装甲巡洋舰的数量达到22艘,轻巡洋舰为37艘,驱逐舰和大型鱼雷艇近140艘——近两百艘钢铁战舰在同一海域列队集结是怎样一幅震人心魄的场景?

相较而言,在本土海域以逸待劳的德国舰队虽然拥有近500艘作战舰艇,可其中一多半都是单艇重量不足20吨的高速鱼雷艇,它们搭载1到4枚鱼雷,战斗航速超过35节,活动半径在30到160海里不等。早几年,列强国家相当重视这种性能突出、造价低廉的小型舰艇,但在部队批量列装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发现这些片面追求高速的鱼雷载具就像锋利的匕首,刺杀格斗尚可,却不太适合正面交战,作战效率又受海况影响较大,因而热度渐消,战略上也不再像从前那般忌惮。

针对英国海军摆出的咄咄逼人态势,德国公海舰队随后在基尔湾举行演习,由20艘航速较慢的前无畏舰坐镇中列,4艘拿骚级搭7艘装甲巡洋舰、3艘赫尔戈兰级配11艘轻巡洋舰分别组成快速打击纵队,2艘战巡领4艘轻巡洋舰担当战术奇兵,高速鱼雷艇编为6个快速突击群,针对英国舰队进入斯卡格拉克海峡后的不同路线进行了昼间和夜间的战斗操练,并有意放出消息,德国海军已在经丹麦海域进入波罗的海的必经之路——大贝尔海峡和厄勒海峡的航道附近大量布设水雷。

日复一日,这个时代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两支舰队相隔数百海里要相对应,火星撞地球式的拼杀迟迟没有到来,反而是德国国内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企业、商人乃至普通民众皆因股市暴跌而蒙受了沉重的经济损失。之所以如此被动,是由于新兴的工业国家的资本财力大多投入生产设备,国力虽强,金融力量却相对薄弱。

德国的陆军将领们不惧英国派兵参战,但首相贝特曼、海军首脑提尔皮茨等人以国内局势不稳及军事准备不足为由力主和谈,处理摩洛哥危机的关键人物,外交国务秘书基德仑,因为英国出乎意料的强硬立场而转变了态度。德皇威廉二世一开始就不愿为了摩洛哥问题同法国开战,经不住皇储等人的劝说才同意进行战争准备,眼看进退两难,他只得请奥皇弗朗茨…约瑟夫出面斡旋。

法国人心知军事实力不济,俄国盟友又拒绝施以援手,就算英国舰队能够碾碎德国海军,陆上战事仍将给法国本土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于是,法国人同意作出让步,保证不损害德国在摩洛哥的经济利益,并且提高补偿条件。

法国方面让了步,英国对此也予以默认,德皇威廉二世遂令外交部门重启与法国的谈判。经过数周的努力,德法两国基本达成一致,德国率先撤走了在阿加迪尔停留多时的“柏林”号巡洋舰和“豹”号炮舰,法国则在新的摩洛哥协定上签字:两国同意确保摩洛哥主权独立的1906年《阿尔赫希拉斯总议定书》作废,德国承认摩洛哥成为法国事实上的殖民地—法国的保护国,并保证德国在摩洛哥只追求经济利益;法国保证不在关税和贸易自由以及铁路运费等一切方面允许不平等待遇,同时向德国转让法属刚果约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其中包括两处条件尚可的海港,从而使德属喀麦隆殖民地获得了出海口。

对于英法德三国的领导者而言,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英法国内的反德情绪也渐渐平息下去,但在德国,民众却对协定内容深感失望。在许多德国人看来,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诉求,甚至不惜一战的有力行动换来的只不过是法属刚果布满沼泽和丛林的落后地区——部分是完全没用的,部分是几乎没用的。这种巨大的落差使得社会舆论纷纷将矛头对准政府,各报纸基本众口一词地谴责德皇和********,甚至将威廉二世称为“胆怯的威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