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之民国明珠 > 第36部分(第1页)

第36部分(第1页)

上海人看看手表:

“今天时间不够啦,浓给阿拉每人上一碗白面,香菜,蒜汁,醋都拿过来,阿拉自己加。”

白面就是白水煮面条,价格是一个铜板一碗。

这个苏州人编排出来的苏州弹评段子,还有市场买菜的版本,在菜场把所有的菜都问一遍,最后要一根小葱。从晚清就开始流传,传了一百多年,大约是因为这个小场景很能反应上海人眼界开阔,又精打细算吧。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金融和贸易的中心,政界,金融,工商,文艺界,英雄豪杰辈出,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管多么巨额的财富,都是靠一枚又一枚的银元累积出来的。也可以分解成一枚枚的银元。

在普通人的眼睛里,一枚大银元,真的是有磨盘一样大。

平安制药工厂,开给普通工人的日薪,就是一个大银元。

桃花居,

杏子吃完了饭,就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拿一本厚厚的英汉字典,在吊灯冷白的光里默默背着单词。

院子院外有熟悉的汽车鸣笛声响起来,又是周家的两个少爷过来了,他们是每天都要来点一次到的。

杏子起身,打算去找大小姐,却看见张美溪已经扶着楼梯,慢慢的走了下来。

因为杏子一个人在背单词,所以只开了墙角的一盏吊灯,吊灯的冷光照在张美溪身上,在她身后投射出一个巨大的虚影,巨大的黑色影子跟着她移动。

杏子心里一惊,快走几步,揽住大小姐的肩膀,引着她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来。把客厅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了。

在明亮的灯光下,大小姐还只是一个鲜活的十几岁的小女孩,身材有点单薄,脸色有点苍白,轻愁锁烟眉。

杏子心中忽然有了一丝联想和明悟,山东先生就像大小姐背后的巨大虚影一般呀,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她抓紧了手中的英文词典,暗暗的发下誓言来:

“灯光可以驱散虚影,却永远不会驱散我杏子。”

《平安掌门人张杏传奇》里的这一幕,在后世一直被广泛流传。几乎人人都知道,还常常被翻版改编。

排在热恋的年轻人拿来表白的最佳台词前三位。

周家两个少爷都穿着格子纹的西装,毛呢大衣,带着瓜结纹的帽子,还围着今年流行起来的白羊绒围巾。

周三少爷转身,吩咐桃花居的小听差去做点吃的。

周二少爷脱掉大衣,摘掉帽子围巾,拿一方蓝条纹丝帕擦着额头:

“这几天的记者都有点疯了,把钱主任的袖子都给扯破了。”

“今年纺织业新流行出来的办法,经线和纬线用不同质量的丝,最早是东洋日本人发明的,听说成本就能节约三成。”杏子接口说。

她还以为钱主任穿了不结实的绸缎做的衣服,慧文女中,倒是很有几个女同学关心市面上布料的质量问题。

“那不相干,钱主任从来都是穿瑞蚨祥的。”

他们在沙发上围坐下来,啧啧称赞记者们的勇猛,以前平安制药也上过几次头条,可是这次记者们最疯,因为以前他们过来抢新闻,都是为了娱乐读者,可是这次,平安普通工人的薪水已经超过了他们,彻底触动到神经了。

张美溪亲自动手给两个周少爷倒茶:

“这次又辛苦你们了,这个工人的薪水,是必须这样定的。”

周二少爷笑,坦然的喝她倒的茶。

这是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

老张家在山东府坐拥一县之地,每个灾荒之年都能保证百姓的一口粥饭。张家的大小姐在上海城里,拍手决断,让上海一下子多了三千户小资人家。

后世有大学生在论坛上发布历史学论文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