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资本剑客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哈哈,效化啊,不要国企、民企分得那么清楚么,怎么比我这个‘老国资’还紧张啊。你记住,不管是外资还是民营企业,谁能够帮助我们让紫金摆脱困境,让国有资产增值,我们就选择谁作为合作伙伴。”

(二)

紫金和江工作为湘江省两个机械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江工与紫金不同,紫金的历史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经历了几十年的洗礼。而江工还是一个新兴的民营企业,近几年的发展势头很猛,但缺少危机的考验。虽然经历了2004年宏观调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毕竟是短期的和阶段性的,并没有经历过大的衰退周期。江工集团的总经理陈继良任何时候总是显得信心百倍、目空一切。所以,这一次紫金机械的重组让陈继良备感兴奋,他觉得这是历史给他的一次机遇。如果能够抓住这次机遇,他将垄断整个湘江省的机械产业,在全国也会是细分行业的龙头霸主。

“从历史数据看,在过去的二十年,全球共经历两次投资高峰期,每轮景气一般持续七年左右。从工程机械行业的国际巨头卡特彼勒的收入波动看,虽然受本国投资波动的影响,不过在全球投资景气期,收入的波动只是增速大小问题,增速都是正向的。我们现在正在一轮景气周期之中,一定要利用这个时期通过并购做大做强。上次,我和柳工的老总聊天的时候,人家就说,为什么要等着卡特比勒来收购我们,为什么不是我们去收购卡特比勒呢?看看人家的气势。这一次的机会可以说是千载难逢,我们江工集团能不能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关键就在这次并购!”江工集团总经理陈继良一脸的兴奋,“虽然紫金的设备落后了些,但销售网络还是比较健全的。更重要的是,紫金这个品牌有很多年了,在国内的地位没有人能够取代。如果能够成功战略投资紫金,并与我们的产品和渠道进行整合,发挥出协同效应的话,不仅我们少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而且我们的规模和实力也将实现爆发性的增长。”

资本剑客 第一章(3)

“陈总,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参与这次投标实力最强的大概就算加拿大史蒂芬机械制造公司了。这恐怕将是我们最强大的一个竞争对手。”副总经理袁鸣山说。

“从我们的报价来看,应该说已经是相当优厚的了。紫金机械的负债太高,净资产不过十五个亿,去年的销售额也就是六十多个亿。紫金的品牌价值,去年评估是三十个亿。按照参股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给它在净资产的基础上溢价百分之百,十五个亿不少了。我们报十五个亿,但我们的底线可以在二十亿左右。史蒂芬这个公司虽然实力很强,但以它们对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了解程度,恐怕报价会比较谨慎。”陈继良说。

陈继良不过三十五岁,早年也曾是紫金机械厂的一名员工。一九九七年,二十七岁的他决定一个人出去创业,先是做一些贸易、依靠他的小聪明加上法规方面的漏洞,两年的工夫便积累了八百多万。随着流通领域的逐步规范,钻空子的机会少了许多,于是陈继良开始寻找新的发财渠道。九九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贸易方面的朋友向他介绍了投资期货市场可能获得的暴利。陈继良和恩爱的老婆林菲儿两个人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琢磨,最终选择了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天然橡胶合约。当时的橡胶期货已经下跌了半年,在林菲儿的建议下,陈继良果断的买入,不太懂得风险控制的他采取的是一种接近满仓的操作,并且用浮盈加仓。三个月的时间,橡胶期货价格由八千元的低点最高涨至一万元之上。他投入的八百万元资金也迅速膨胀到了三千多万。与此同时,陈继良也目睹到了一位期货公司的客户因为巨额亏损难以承受,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这件事情对他的震撼十分深刻,陈继良终于意识到期货市场风险之大,并非稳定盈利的长久之地,于是他在了结了全部头寸之后选择退出期货市场。随后,天然橡胶也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阴跌之路。直到二零零一年末跌至六千元一带,才重新展开了新一轮的牛市行情。而在兑现了期货市场的盈利后,陈继良决定回归自己熟悉的机械行业,拉上过去的几个兄弟创办了江工集团。袁鸣山也是就那个时候加盟江工集团的。从生产经理、营销副总经理一直做到江工集团的第二把手。

创业总是充满艰辛的,在强手如林的工程机械领域,民营企业想要脱颖而出更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尤其是在本省已经存在一个大型国企紫金集团的背景下,江工集团可谓步履维艰。为了能够生存下去,陈继良首先在市场细分方面做出调整,主导产品避开紫金集团的优势项目,而在紫金集团处于相对劣势的新兴产品中大举开拓市场,终于在夹缝中成长壮大。二零零四年,在国内资本市场相当低迷的背景下,江工科技选择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募集资金四亿美元。借助海外资本市场的力量,江工科技的总资产、所有者权益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等重要财务指标全面超过紫金机械,成为本省机械行业的新霸主。

(三)

袁鸣山和舒馨选在一家西餐厅见面。袁鸣山调了一会儿情后,便开始步入主题,问起了紫金改制的事情。

“你给我们指个方向吧,哪些方面需要做些调整。”袁鸣山有点儿着急。

舒馨说:“哈哈,如果我是总经理,一定会考虑跟你们合作的,可惜我不是啊。不过,如果我的竞争对手主动过来拜访我显示诚意的话,我会非常开心的。你说对不?”

“舒馨,你的意思是让我们陈总主动来拜访你们?”袁鸣山问道。

“哎,我可没说哦。快吃你的牛扒吧,都凉了。”舒馨诡异地笑道,“下午三点,是我们蒋总比较清闲的时候……”

蒋效化的办公室宽敞明亮,但布置得却十分简朴,屋子中最为醒目的便是他亲自书写的四个大字“工业强国”。蒋效化看了看表,已经是下午的两点五十,三点钟的时候,还有一位重要的客人等着他会见。

资本剑客 第一章(4)

没过几分钟,舒馨打来电话,告诉他湘江证券总经理林义荣已经到了楼下。蒋效化收拾了一下桌面,亲自下楼迎接。

林义荣,四十出头,早年就读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硕士毕业后加盟了湘江证券,先后历任营业部总经理、经纪业务总部副总经理、营运总监,直到三年前出任湘江证券掌门人。在低迷的熊市中,湘江证券虽然账面上出现亏损,但没有放弃低成本扩张的机会,并购了省内的另一个小型的经纪类券商,基本垄断了省内的投行和资产管理业务以及经纪业务的半壁江山。二零零四年,湘江证券发起设立了基金管理公司,二零零五年,第二批进入创新试点券商的行列。目前,林义荣还是湘江大学金融学院的在职博士生,师从省内著名经济学家谭厚祖教授。

林义荣进办公室,说:“蒋总,这一次您能够把财务顾问的差事交给我们,是对我们莫大的信任,真是太感谢了。”

“林总不必客气。谁不知道你是著名的湘江资本三剑客之一,湘江证券又是咱们省最大的证券公司,还是创新券商,我不找你又能找谁啊。下一步,紫金机械肯定要运作上市,我个人倾向还是在A股市场。到时候,我还找你做主承销商。”蒋效化笑道,“对这四家候选企业,你们怎么看?”

“这四家企业各有千秋。加拿大史蒂芬机械制造公司是你们这个行业的国际级企业,但是对于你们的股权,他出价不高,对于你们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只肯出一亿美元,也就是说比你们净资产溢价百分之二十。江工集团倒是开出了十五个亿的价钱。至于那两家投资公司,开价也还可以,看来斯科尔斯这个老外和明达兄对你们也是挺感兴趣的,当然它们都可以算作是私募股权基金。这些民间的私募基金即使不做二级市场,基本上也都盯着Pre…IPO项目。他们主要是想从你身上赚钱,和你们的想法未必一致。而且,私募股权基金毕竟是资本玩家,恐怕对你们的业务拓展不会带来太大帮助。您觉得呢?”

蒋效化慢慢说道:“我倒不那么认为。瑞星集团是全球知名的私募股权基金,也有过不少成功案例。我想,跟他们合作,有助于我们进军国际市场啊。”

“当然,当然。蒋先生的意思是在评估中把重点放在瑞星集团?”林义荣揣摩着蒋效化的意思。

“评估么,当然要客观、公正了。不过,我们也不能便宜了那帮洋鬼子。你要想想办法,把我们的资产评估得高一些,我要对省里负责啊。一定不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啊。”

“嗯,我们的投行部的人也跟我沟通过,单用净资产肯定是不行,要是现金流贴现呢,你们这两年又亏损。还是在品牌和无形资产这块给你们弄一弄吧。”林义荣毕竟久浸资本市场,精通投资运作之道,对投行业务的本质有着深刻的理解,“我这个人呢,做投行的原则有三条。第一,这公司呢,可以包装,但是绝对不能伪装,这个是根本,伪装的公司一定不是好公司,但再好的公司也要包装。第二,你有‘一’,我可以给你说成‘十’,但如果你是‘零’,我绝对不能给你说成‘一’,原则性的问题我们不能含糊。第三么,我可以帮你们拆东墙补西墙,但是最终东墙也要补上才可以。就是这么三点原则,蒋总见笑了。呵呵。”

“哈哈,林总不愧是资本运作的高手,佩服、佩服。我们的资产评估就拜托林总了。”

办公室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两个人的谈话随之被打断。

“喂,我是蒋效化。哪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