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节妇的悠然生活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对于古代的很多学习方法,平萱也没有太好的主意,但是康熙锻炼皇子的一百二十遍可是所有的清穿文的阅读者都知道的。

平萱认为那样太变态了,但是背过以后再理解这是平萱赞成的,所以文渊每天的打字都是已经背诵过的内容,这样就算是复习了,而且每天要在平萱那里读五遍,背五遍,每个几天还要将以前的抽回来接着背诵,这样按照现代的背诵方法,经过不断的反复,最终能达到永久记忆。

当然文渊背诵的时候,文辉也在一旁,似模似样在学着,这听得久了,也学了不少。

同时平萱按照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方法在锻炼文渊和文辉的记忆力,小孩子的记忆是最好的时候,锻炼得当的话,虽然不至于过目不忘,但是大大的加强还是能够做得到的。

平萱在现代不是专业人士,但是电视网络之类的宣传看了不少,虽然可能方法还不是很正确,但是还是有效果,至少文渊背诵的速度是增加了不少。

这样平萱就满足了,只要在进步就行了,再多她也做不到了。

看来最近她的运气挺好的,李东的归来更让平萱如此认为。结果两天后,平萱就知道了李东的运气好的原因了,因为定王府的年礼到了,领头的还是大管家,而且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位夫子和两个嬷嬷,还有两个丫头。

11

平萱看着第二次上门的定王府的大管家,就看见他拿出一份厚厚的单子,交给了李嬷嬷,李嬷嬷递到了自己的手里。

平萱打开看了看,东西真的不少,年礼,平萱从来没有想过王府还会给自己家里送年礼,这年头不是应该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吗?

宁安远虽然是有功,但是皇上已经表彰过了,皇室的人看来这也是他们该得的,皇帝不是还有多人的保护吗?

他们的身份不同于常人,这是可以理解的,反正宁安远也算是在皇上心中留下了名号,对于他来说,这也是尽忠了。

可是现在手上的年礼算是什么,而且不一般,这六大车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

难道宁安远的死还是另有蹊跷。

平萱因为在现代受到的熏陶多,而且她在很多方面的见识要远远高于这个时代,当然很多方面也不行,所以她认为自己怀疑是正常的。

换做是别人,就认为这是定王府还记着恩德。

平萱见了定王府的来人,孙力给平萱也见了礼,孙力知道王爷对宁家的看重,所以也不敢怠慢。

平萱不敢托大,“大管家,我们谢谢王爷的记挂,只是在孝期,不好往来,免得……”

平萱故意没有把话说完,孙力表示明白。

“宁夫人,您派往京城置业的事情我们王爷已经知道了,京城的宅子有定王府照看,万无一失,我们王爷很希望您的大公子能在守孝期满以后跟世子一起读书,宁大人那是才高八斗的,宁公子子承父业应该也是不错的,不过毕竟还是年幼,王爷找了陈先生来当宁公子的夫子,希望宁夫人不要认为我们多此一举了。”

平萱这么一听,马上就明白了,李东的好运是怎么来的了,根本就是定王府的帮助,不过要让平萱谢绝,倒是不必了,反正李东的手续齐全,也没有什么人能说出个不字来,定王府既然没有说,那自己就当不知道了。

“王爷的厚爱,我们那是愧领了,王爷找来的先生一定是好的,小儿有福了。”平萱从座位上起身谢道。

一旁的陈先生看了,眼神微动,看来这位宁夫人倒是能沉得住气,不过倒是一个爱子的母亲。

平萱不知道自己的举动让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她就是根据常理来做的。

平萱吩咐下人给陈先生他们安排了住处,平萱所住的宅子在临街胡同的地方有一个小院子,里面是七八间房,也够用了,刚好还有一道门可以直接通到街面上,这个院子跟平萱所住的离得比较远,中间还隔了几道门,当然定王府来的嬷嬷是不住在这的,而是住在了中间的一处跨院,这个跨院刚刚好隔着平萱母子他们,所以这样的安排就极好。

看来自家的宅子的走向定王府也是知道的,这个孙大管家的记性真不错,来了一次就记住了。

两个丫头是服侍陈先生的,至于如何教学,平萱也不过问,就是让文渊和文辉一起去学了,王爷推荐来的人,至少不会差。

平萱可以肯定的是这一点。

不过既然收了年礼,自己也要准备回礼了,王府貌似什么都不缺啊,不过平萱在九月底的时候,按照自己以前从小说上看的,在一亩地的周围间隔的围了围墙,又在围墙下面建了炉子一类的东西,平萱的印象不深,但是恍然记得似乎那本书上写过这样可以起到类似大棚的作用。

这年头又没有玻璃,平萱也不会造,所以就用了这样的办法,别说一百亩居然有六十多亩地都还能有绿色蔬菜,今年这可是平萱送给宁家不少人的年礼,而且自己也不用总是吃肉了。

这些也带给了平萱近千两的收益,本钱已经是回来了。

当然给王爷蔬菜还是免了,等运到都坏了,而且温泉庄子也有绿色蔬菜,就是少了点。

可是要找合适的年礼也找不到啊,平萱想了想,将已经改动了的做法写了下来,算是一份礼物,剩下的就是山东的特产,另外还有泰山玉皇庙的求的佛经一部,护身符一份,都已经是求高僧所得的。

孙力也就在宁家呆了一天,结果平萱让李嬷嬷将礼物送来的时候,孙力倒是吃了一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