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你是为你好,不念才要担心呢。话越多漏洞越大,若是不说话,谁晓得你是好是歹是奸是善。
这回乔嫣然能将喜翠和秋婵弄进永宁宫,玉容可是帮了大忙。
当然,与她自己近日良好表现也有关。总之,有玉容帮忙说话,她求到桂嬷嬷面前,桂嬷嬷很快便答应把喜翠她们安排进永宁宫。
乔嫣然不敢狮子大开口,只要求把她俩安排到厨房做事。有自己人在厨房盯着,乔嫣然更加放心些。
况且,能在永宁宫当个煎药做饭的二等宫女,对喜翠和秋婵来说,已经是恩赐了。
思及此,乔嫣然对待玉容越发亲近,抽了枝海棠就要给她;笑脸盈盈。
“鲜花赠美人,瞧这花,再瞧美人,花美人更俏。”
“行啦,行啦,少给我灌迷魂汤。手上不得空,改日再摘些送我吧,现在快进去吧。”
玉容腾出手挥了挥,把乔嫣然推进屋。
内屋正热闹着,尚功局的林姑姑带着四司的人送来衣饰珠宝供太后选用。
太后眉头轻拧,略过衣饰只看头簪,似是不甚满意。
瑜贵妃陪着挑选,指指这个说太花哨,看看那个说太素淡。不是摇头就是叹气,颇有同仇敌忾的架势。
尚功局的人凝神肃穆,除了林尚功偶尔搭两句话,其余皆是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出。
太后爱俏,偏爱宝石,翡翠等质地的牡丹簪蝴蝶簪。喜欢打扮也会打扮,年轻时便以妆扮出众闻名。
俗话说,七分容貌,三分打扮。即使模样不是宫中最美的,只要打扮得宜也能起到惊艳的效果。
太后固宠多年,除了揣摩圣心有度,与她的装扮品味也有关。
如今年纪大了,不适合戴些鲜艳的首饰,但太过素净太后又不喜。
为此,林姑姑和司珍司的众人煞费苦心,每日绞尽脑汁就为了设计出令太后满意的头饰。
可是,能得太后青眼的首饰实在少之又少,林尚功每次过来永宁宫送首饰都是提着心吊着胆。
太后拿了支凤头钗相看,摸了摸钗身,眉头仍然皱着,很快扔回锦盘内。
“乏味得紧,毫无新意。从这些首饰就可以看出你们做事的态度,不求进取得过且过。”
林尚功咚的跪在地上,身后众人纷纷跟着跪下。
乔嫣然放轻脚步,踱到外间的红木桌边,将新折的花枝插入桌上青花牵牛花罐内,捧起罐子朝里屋走。
瑜贵妃不经意一个回眸,扫到乔嫣然,抿嘴笑了起来。
“乔风仪可算来了,现如今永宁宫缺了你可不行。”
“娘娘过誉了,嫣然愧不敢当。”乔嫣然微笑福礼。
太后闻声掉头,见到来人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来了就帮哀家瞧瞧,哀家左看右看,竟是找不到一个中意的。这些宫人,做事越发不经心了。”
“这些头饰经过专人精心打造,做工自是极好的。只不过太后如今潜心理佛修身养性,对待事物有所变化,以前喜爱的再看也许没那么中意。经此一番,想必林姑姑心中有数,做事更加尽心。”
乔嫣然晓之以情,娓娓道来,声音干净清澈。
太后听着听着,竟没有打断,而是由着她把话说下去。
待她说完,太后依旧沉默,垂着眼帘沉思。
“乔风仪这张嘴,可真是能说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