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皇太极 > 第35部分(第1页)

第35部分(第1页)

努尔哈赤之死留下了一个最大的悬念和难题,这就是汗位继承人未予明确。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件最紧要的大事,现实地摆在了四大贝勒与王公大臣面前。在努尔哈赤的十六个儿子中,最有希望成为新汗王的自然是辅政的四大贝勒。但其中的阿敏,乃速尔哈赤之子,自当排除在外。而第五子莽古尔泰,平时少有建树,且为人残忍狠毒,口碑不佳。天命五年时,其母获罪,为努尔哈赤废黜。他恨母影响自己前程,竟亲手将母杀死。一时间,后金朝野同声谴责,使他名声扫地,汗位与他可说离之甚远。说来说去,这汗位还是皇太极与代善二人选其一。

努尔哈赤遗体运回沈阳,发丧迫在眉睫,确定汗位继承人自是首当其冲。在四贝勒皇太极府邸,范文程专程来访。

皇太极在厅门迎候,给予了极高礼遇:“先生光临,定然有所见教,即请直言相告。”

“四贝勒,莫非无意汗位乎?”范文程单刀直入。

皇太极稍作沉吟:“不瞒先生,自先母辞世至今十余年,时时刻刻无不为此而努力,光阴如箭,转眼已是三十五岁,我何尝不想为后金之主,以遂平生之志。”

“既如此,贝勒爷为何无行动?”范文程发问。

“父汗新丧,方寸已乱,如何行动,望先生教我。”皇太极倒是一片至诚。

“汗位之争,只在贝勒爷与代善之间。要争取主动,占据优势,须先令代善威信扫地。”范文程点破主题。

“此事我亦心知肚明。”皇太极真诚请教,“但不知如何行动方可奏效。”

“眼前即有天赐良机。”范文程道,“尽可借大妃之事大做文章。”

“先生之意是张扬代善的丑行?”

“正当如此。”范文程信心十足,“他与大妃的关系一旦为众人所知,必然招致同声挞伐,代善做人亦难,焉能再继位乎?”

“倒是一着致命的杀手锏。”皇太极尚有顾虑,“只是此事若传得沸沸扬扬,对父汗脸上也不雅。”

“贝勒爷,成大事不能有妇人之仁。为了汗位,总要使些手段。相比而言,古往今来这已是最为和平的招数了。”范文程引经据典,“大唐盛世有宣武门之变,那骨肉相残可是血淋淋的。”

“同胞手足,还是不动刀兵为上。”

“下官适才所言即为上策了。”

“就请先生为之。”

“不,”范文程仍有高招,“代因扎方为最佳人选。”

“她?由她嘴里说出,自然最好不过。”皇太极感到为难,“只怕她不肯听命而行。”

“这有何难,贝勒爷将她找来晓以利害,让她明白您继位后对她的态度,就看她现在的表现。”范文程一副稳操胜券的神态,“何愁她不俯首听命。”

“先生真吾之张子房、诸葛孔明也!”皇太极发出由衷的称赞,“就依先生之计而行。”于是,关于大妃与代善之间关系不清不白的丑闻不胫而走,越传越广。而且人们也得知了汗王临终前留下遗言,要大妃殉葬,就是为了惩罚大妃的不贞,和避免他身后闹出更大丑行。大妃被舆论压得不敢出户,而代善在人前也抬不起头来。在这种形势下,代善的长子岳托和三子萨哈廉来找父亲商议。

岳托明显对父亲所为不满:“您身为大贝勒,怎能做出这种事来?”

代善自是不肯认账:“你也相信他们胡言乱语?这是造谣陷害为父,这是皇太极的阴谋,其目的是汗位。”

“若无此事,汗王为何将大妃赐死?”岳托显然是信其有了。

“你叫我怎么说?”代善难以解答,“我怎么会知道汗王心中是怎样想的?”

“不要无谓地争论此事了。”萨哈廉说,“当务之急是汗位,孩儿在各处走了一遭,人心大都趋向四贝勒,父亲已是无望与皇太极竞争,我们当如何面对这种局面,该拿个主意了。”

岳托其实也是为此而来:“如今只有两条路可走。”

代善正苦于无有主张:“你说说看。”

“一是设法除掉皇太极,扫清父亲继位的障碍。”

萨哈廉摇头:“这是白日做梦,皇太极重兵在握,武艺高强,为人精细,手下猛将如云,谋士环绕,自会百倍小心。漫说下手,便近身亦难。”

“那就只有走第二条路了。”岳托这才道出本意,“既是无望继位,倒不如尽快做个顺水人情。也让皇太极高兴,以免日后对我家不利。”

“正当如此。”萨哈廉原已同岳托达成了一致。

代善觉得也别无选择:“你弟兄二人倒也算得有见解。”

岳托提议:“那我们父子三人便一同前去劝进。”

代善还想借机保住大妃:“这样似乎太便宜了他,何不要他答应继位后保大妃不死。”

岳托对此不以为然:“父亲,人言可畏,理当避嫌,劝您切莫再提起这大妃之事。”

代善见萨哈廉也是不悦神态,便不再言及此事了:“好,我们同去皇太极府中就是。”

皇太极的内书房布置得格外雅致,古玩、字画与名贵藏书相得益彰。这里又是全府邸最为僻静之处,凡机密事俱在此商议。如今皇太极与范文程主臣二人分坐于八仙桌两端,正在分析面对的形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