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隋末唐初名人录---英雄莫问出处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六月三日,晴空万里,黎阳,正式反了。

5、杨玄感的判断

自古,师出有名才能名正言顺。

杨玄感就很传统。

他谎称东征高丽的水军司令来护尔叛乱,并且为来护尔想好了造反理由:带兵不力,延误军期,害怕军法处置。

杨某人是奉旨在黎阳集合大军,进行平叛。

关系来自感情,信任却往往来自实力。

比如喝酒,找关系最好的朋友,不管他的职位和门第。

而办事,则会找能力最强和能量最大的朋友,而且关系还得过硬。

对李密的能力,杨玄感深信不疑。

他们有过“煮酒论枭雄”,那是三年前。

长安,杨府,夏季,黑夜。

玄感:请喝酒。

李密:我喝。

玄感:请吃菜。

李密:我吃。

玄感:请答题。

李密:我答。

玄感:朝政荒乱,大隋必不长久;群雄逐鹿,你我谁为高低?

李密:两军对垒,取上将首级,我不如君;振臂一呼,收天下英雄,君不如我。

玄感:很对,继续喝酒。

李密:我喝醉了。

现在,作为叛军的总参谋长,李密讲出了他最为得意的战略部署:

上策:三军北上,攻打幽州,断掉杨广大军退路,隋军不攻自灭。

中策:挥军西进,攻打长安,控制潼关以内地区,至少割据称王。

下策:大军南下,攻打洛阳,占据东都号令四方,但是成败难料。

这可以说他幕僚生涯的巅峰之作,总揽全局,又思虑周全;未曾开始就为这场战争的胜败定下了基调。

杨玄感很少反对李密的意见,但很少不代表没有,不幸的是这次就就在其中。

他选的是第三计,他也是有理由的,而且经过深思熟虑的。

叛军总司令杨玄感认为,文武百官都在洛阳,若攻下东都,必使隋军人心大乱,不战而胜;况且可显示我军势强大,各地势力必会见风归附。

计谋的高低,不在于制定的智慧和执行的能力,关键是对 敌方反应和计划的预测是否正确。

杨玄感判断错了,准确的说是判断错了洛阳的守军。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强硬的对手和一座坚硬的城池。

6、身先士卒

这座城池就是洛阳,这个对手叫做樊子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