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之极品董卓 > 第25部分(第1页)

第25部分(第1页)

夏侯惇话中的意思,他怎能不懂,可是就是因为他懂,他才不愿来做这个决定,曹家与夏侯两家,虽然不是什么豪门望族,可也是数得上的大家族,钱粮自然有积累,可是一族人的耗费,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若是夏侯惇将家中资产全部变卖了,那这一族今后,该当如何?

“遭逢乱世,正是我辈奋起之时,大兄怎可为分毫利益而迟疑?”夏侯惇见曹操犹豫,不由大声叫道:“大兄乃一代人杰,必定能够带着我们成就一番事业,区区一个家族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大兄大事成时,还愁没有我夏侯家崛起之机吗?”

夏侯惇的话,重重的敲击在曹操心头,只是片刻,曹操狠狠地咬了咬牙,脸上露出一片决然:“元让,你带人回去,顺便去趟我家中,与我老父说,就说我曹孟德立誓,终我一生,定然会让曹家名列望族,终有一日,我曹家会如同袁家一样,光耀大汉,如今,是要曹家付出的时候了,请他老人家,务必支持。”

“大兄。”夏侯渊急切大叫,想要让曹操收回刚刚说出的话,曹操的意思,分明是要破釜沉舟,将曹家也拖上战车了,以夏侯渊的谨慎,自然是不愿曹操这样。

“不必劝我,元让既然都敢将身家压在我曹孟德身上,我曹操又如何不能?若是连这点魄力也没有,我如何能当得起元让如此对待?再者,曹家与夏侯家两家,终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既如此,索性就让我们来拼上一拼,看看这大汉天下,到底有没有我曹操的一席之地。”曹操挥手,断然打断了夏侯渊的话。

“回去后,记得派人将子孝、子廉寻到,曹氏子弟,决不能坐享其成。”看着夏侯惇,曹操很认真的说道。说起来,这一次他能从洛阳安全逃出来,还多亏了夏侯惇与夏侯渊兄弟二人。

夏侯惇十四岁时,从师学习,有人侮辱他的老师,被他怒而杀死,由是以勇气闻名乡里,他族弟夏侯渊,武艺与他不相上下,早年曹操在家乡遭受牵连时,夏侯渊代其承担,慨然入狱,后曹操又设法营救,才得以免祸,二人于曹操,打小就关系莫逆。

两人原本在家无事,打算北上边地投军,混个前程,途经洛阳时,两人一时心血来潮,在曹操府上住下了,及至董卓派人刺杀时,两人也不过才刚来府中两三日光景,也是他曹操命不该绝,二人来时,身边各带了十来个他二人一手训练出来的家奴,谁成想平白救了曹操一命。

“好,大兄放心,等些时日,我即回来。”夏侯惇行事,颇有些雷厉风行的模样,话一说完,与夏侯渊简单交代几句练兵之事,就大步离开了。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鲍信、张邈、张超、刘岱等原本历史上的各路诸侯,也相继开始崭露头角,或为一郡之主,或掌管一州之地,林林总总,将大汉王朝,分割成无数小块儿。

旧年末,继乔瑁在东郡发布讨董檄文后,年底时,袁绍在渤海通告天下讨伐董卓,之后,曹操也在济南国宣布起兵,同一时间,张邈、鲍信、王匡、韩馥、袁遗等相继发诏声援,及至董卓召集诸将开始布置时,又有孔伷、刘岱、张超、袁术、公孙瓒等再次发诏。

其实,这众多的檄文,也就第一个站出来的乔瑁最为为众人所知,其他的不过是在诸侯各自的领地中传扬一下,为诸侯出兵,提供一个理由罢了,古人最擅长的,就是这个。正所谓明正则言顺,就如同刘备,总是将自己标榜到一个仁义的高度,借以此来吸引百姓的注意,进而得到百姓的支持。纵观历史上的战争,几乎都是如此。

曹操这次,因为乔瑁突然的冒了出来,没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让他的名望,并没有因为传檄而名扬天下,他所发出的檄文,基本上也就能笼罩住济南国一地,名望的不足,也让得他对人才的吸引力弱了不少,也使得原本该要出现的乐进、李典等,根本就毫无踪迹。

谁也不知道,历史,在这一处,悄然拐了个弯。

公元190年正月,关东诸侯诸州郡牧守纷纷起兵,相约于延津西南的酸枣进行会盟,史称酸枣会盟。

第059章:讨董伊始

汉末,自黄巾之乱以来,各地灾祸不断,匪患丛生,而自灵帝改刺史为州牧后,大权逐渐旁落,各地牧守并没有因为此而与民休养生息,反而是强征暴敛,扩大兵势,虽还未出现起兵作乱之事,然各地不听调遣,各自做大却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诸侯联盟讨董,由此而来。

二月初,北风已然凛冽,却遮掩不住浓浓的春意,柳枝吐芽,草长莺飞,春意欢闹。

黄河,因多沙善淤,河流决口时常发生,距离汉末最近最大的一次决口,发生在公元11年,在临漳西决口,东南冲进漯川故道,经今河南南乐、山东朝城、阳谷、聊城,至禹城别漯川北行,又经山东临、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带入海。

频繁的决口,造成了范围巨大的黄泛区,泥沙冲积,出现了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小平原,酸枣,就是黄河旧道上,一处很不起眼的小郡县,因地势平缓,成为了诸侯屯扎的最佳之处。

酸枣郊外,大片的营帐绵连不绝,酸枣城外的平地上,被大大小小的分割成了十来块儿,士卒操练的声音响彻天空,更远的地方,一大群被征集而来的百姓正忙碌着搭建营帐,青灰的穹顶,以着一个很快的速度,向外延伸着。

“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到……”城中,原本县守的府邸,早已被诸侯征用,乔瑁作为联盟的发起人,这段时间混得是风生水起,此时赶到的诸侯,已经有包括曹操在内的九位,几人无事,正于屋中摆了酒席闲谈,就在此时,一个拖得的很长的声音传了进来。

“哦?既是本初到了,我们还是出迎一下,如何?”目光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后,乔瑁脸上忽然露出一丝笑容,语气有些急切道。

联盟发起,还是袁绍给他透的消息,在这点上,对刚刚投身在袁家门下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他看来,袁绍肯让他出头,就是袁家承认了他的存在,是以对袁绍,乔瑁心中说不出的感激,只是不知道,若是他能知道袁绍最初的打算,还会不会有这么好的心情。

“本初既来,这联盟之事,已成了大半了。”韩馥与袁绍同在冀州,却没有去考虑为何他早就到了此地,而袁绍却刚刚才至这个问题,反而是在乔瑁话音落下,抚掌大笑。

“既是应檄而来,当时我等同道,走走走,咱们一起出去看看。”老好人孔融如是说道。

坐着的几人,纷纷应声起身,他们几人不管是属于哪个势力,别的不说,单是孔融话中的缘由,就由不得他们不起身迎接一下,曹操见此,眼角深处,不由闪过一丝极为隐晦的苦意。

其实此时的袁绍,跟曹操一样,身份仍旧应该是一个白身,他现在所谓的祁乡侯渤海太守,不过是他自己任命的而已,董卓控制的朝廷,根本就没有通过。可他曹操到时,根本就没人出迎不说,还是他自己带兵驻扎好以后,有亲自寻上门的,哪像此时,竟然是一群人竞相出迎,这,就是所谓的名望,带来的益处,也是他曹操追逐了多年,仍旧未能得到的。

“……”沉默良久,曹操起身,跟在众人身后出门而去。

之后几日,又有几人陆续赶至,诸如张超、孙坚、公孙瓒等,如此又过一月,至三月初时,再不见有诸侯前来,直到此时,前后赶来的诸侯,共计有十七路:

第一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路,冀州刺史韩馥。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伷。第四路,兖州刺史刘岱。第五路,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路,陈留太守张邈。第七路,东郡太守乔瑁。第八路,山阳太守袁遗。第九路,济北相鲍信。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路,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路,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四路,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六路,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第十七路:以济南相之名发兵的曹操。

若是加上远在凉州极西之地,也同样高举联盟讨董旗号的马、韩联军,正好可算作十八路,诸侯之中,刘姓宗室之人,只有刘岱一人,可叹之前袁隗一番打算,此时竟全落了个空。

这天,乔瑁下令宰杀牛羊犒赏大军,各路诸侯却各带心腹,聚集在城中府邸,商议讨董之策。

“董卓势大,非一人可以诛之,诸位皆为大义而来,是为讨董,我等若是各自为战,必被董卓所乘,各个击破,是以我等还需推举出一位盟主,以约束众人,戮力同心。”主位,乔瑁在这次宴会一开始的时候,就让了出来,不过作为联盟的发起人,当先开口也无可厚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