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之极品董卓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的吗?

董卓虽然疑惑,脸上却丝毫不露,一面让管家去准备酒席,一面引着蔡邕进到屋中,至于那些跟随而来的人,董卓根本就懒得搭理他们,爱谁谁。

“先生初来,想必还无居住之所,卓这府邸旁边,还有一座空宅,先生若是不嫌简陋,就请暂安在此,待以后,卓定为先生寻一处良地居住,如何?”酒席上的很快,只是短短的盏茶功夫,已然陆续摆上,爽然大笑一声后,董卓冲着蔡邕方向举酒相邀。

“邕虽薄有家资,然多年间几番迁移,京师中的府邸早已作古,相国厚爱,老朽怎敢不受?”蔡邕起身,神色十分淡然的接受了下来。

董卓见此,不由笑得更加灿烂了,他所说的那座府邸,原本可是他那弟弟董旻的住处,这次为了蔡邕,董卓可是下了大本了:“哈哈哈,好,来来来,喝酒,喝酒。”

当天,宾主甚欢,董卓与蔡邕谈了很久,也说了很多,当然,更多的时候,是董卓在说,蔡邕只是淡笑不语。

蔡邕的到来,在洛阳城中掀起了一阵云涌,而这种涌动,在之后的一日间,更加汹涌起来。

第二天早朝,董卓上表奏请,正式任命蔡邕为祭酒,日过正午,董卓又用相国权利,升蔡邕为御史,后不久,再迁尚书。一日三迁,在让蔡邕感到感动的同时,也将董卓爱才之名传扬天下。

“岳父,蔡邕那边,我已安排好了人手,但有风声,便可传递回来。”晚间,李儒匆匆赶了过来,向董卓汇报道。

“好,让他们谨慎一些,从现在开始,他们就是蔡府的家丁、仆人,一切以蔡府的利益为重,不到万不得已,不得暴露。”神色阴沉着,此时董卓脸上,哪里还有一丝高兴之意?蔡邕来的太容易了,别说他董卓不行,就算是其他人,只怕也没有几个肯相信的,不然,单凭今天的“一日三迁”,已然在蔡邕身上深深的烙上了一个董字,那些自诩不凡的文人士子,哪个还会对其趋之若鹜?没看到投在董卓帐下的李儒、贾诩两人吗,早就被这些所谓的“士”骂的体无完肤了。

“是。”点点头,李儒答应下来,随即又开口道:“儒心中不解,既然岳父心有疑虑,为何不将其驱逐出京?蔡邕虽名满天下,也一个文士而已,值得岳父如此做吗?”

“值。”董卓肯定道:“且不说他身上的名望,单单只是那一个大儒的身份,就值得。”说着,董卓忽然长叹一声:“如今天下的读书人,基本上都掌握在世家手中,而总有一天,我们必然会与这些世家对上,真到那时,我们岂不是无人可用?”

“蔡邕此来,虽必有想法,但只要不损害我们的利益,一切都好商量,我们也正好可以利用他的名望,来招揽天下寒门子弟,世家的势力固然很大,可是这些寒门子弟,也不可小视,要知道,‘自古磨难出英雄,从来纨绔少伟男’啊!”董卓说着,感叹不已。

“自古磨难出英雄?”李儒轻声低喃着,眼神变得越来越亮了起来,看向董卓的目光充满了炙热,心头上,一抹震惊急速划过:这,还是那个大老粗董卓吗?

可惜,此时董卓却是沉浸在了自己的“小世界”中了,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李儒的反应,不然的话,还指不定他羞臊成什么样子呢。

夜色渐深,董卓脸上却没有丝毫睡意,李儒什么时候走的,他不知道,这个时候,他满脑子都还在那些“人才”身上没有回转过来,想起寒门子弟,董卓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郭嘉。

“天生郭奉孝,胸藏百万兵。”可不只是说说那么简单,郭嘉之才,天下间能与之敌者,只有极少数几个人罢了。想起郭嘉,董卓不由的又想到了戏志才身上,这个同样才名卓绝之人,在曹操刚刚冒出之时,就投奔了过去,兢兢业业,为曹操势力的腾飞,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的,二人为友,一为政,一位军,而两人出身,皆是寒门子弟。

当然,不止是他们两人,还有很多很多,只是他们多是生活在世家的阴影之下,根本就不会得到出头的机会罢了。

“现在洛阳也算是稳定了,该跑的不该跑的也都跑了,再有几个月,讨伐我的那个联盟,就该要成立了吧?”眼神中带着落寞,董卓心中喃喃自语道,一直到现在,他的心中都有着一个落差难以抹平,平白添了二十来岁的年纪也就算了,现在看来,就连黑锅,也是少不了了,想到这里,董卓不由有些自嘲的笑了。

“我手中可用之人,也太少了,一旦联盟开始,再想要招揽人,只怕是要更加难了,也是时候,弄些人才回来了……”一声长叹之后,董卓仿若是自言自语般,低沉的声音倏然响起,在空寂的屋中传了很久,很久。

第029章:王允

士农工商士为首,天下,终究非是单靠武人就可以治理的。

董卓重用蔡邕之后,许多寒门子弟趋于蔡邕的名望,陆续有人投奔过来,虽无大才,治理一县之地足矣,大大缓解了董卓治下无人可用的窘境,而这些人中,大部分人在经过一系列的洗脑之后,被集中起来,送到了他的老巢——西凉。

而另一边,世家也没有放弃与董卓对抗,在见到“一日三迁”的奇迹之后,袁隗立即敏锐的意识到,蔡邕,必然可成为对付董卓的一柄利剑。

“董贼势大,如今已不可力敌,如今看董贼动作,分明是想要靠着蔡邕的名望,收拢士人以用,此法虽难等大雅之堂,然对于我等,终究是不利,诸位可有办法,将蔡邕拉拢过来?”用力在太阳穴处按了按,袁隗才觉得脑袋清醒了些,紧堆在一起的眉毛不觉间松动了些,只是在提起董卓的时候,眼角仍旧不自然的抽搐了几下。袁府,世家在此聚集已不是一次两次了,就连董卓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却不能将其怎样,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

“蔡老头儿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真要是能说动他与我们站在一处,哪还有他这些年吃的苦头?”眯缝着眼,杨彪好似对一切都不甚在意,不料袁隗的话音刚落,他已然开口出声,嘴角处,一抹讥诮牵扯而出。

袁、杨两家不和,在之前两家对峙的时候,就已经昭然,若非是此时董卓太过强势,两家人也不会坐在一起商议对策,对于杨彪话中带着的讽刺,屋中的其他人只当是没有听到。

“你说也是奇怪,似蔡大家这样的大儒,以董贼的名声,按说应该是对其不屑一顾的,如今他却偏偏应诏而来,我真想不出,这蔡邕到底是怎么想的!”黄琬摇晃着头,脸露疑惑的道。

黄琬的话,顿时说到了袁隗的心底,点头附和道:“是啊,老夫对此也是不解,我听说蔡邕上京,董贼只是一道诏令即来,实在诡异,而与他一同被征召的人,则全部婉拒了董贼邀请,看不透,看不透啊……”

“老太尉勿忧,允与蔡伯喈乃是旧时,待我前去,将厉害说与他,或可将他劝服过来。”王允此时,还是尚书,原本历史上董卓进京掌权之后,王允是爬到了司徒的高位,可惜他偏偏碰到了对他知根知底的董卓,自然不可能让他再爬上高位。

“好,若真能如此,子师当为反董首功,待董贼还政陛下后,老夫定为你请功。”双掌互击,袁隗脸上露出狂喜之色。

“分内之事,不敢邀功,董贼弄权,祸国殃民,老太尉为国尚且不惜身,允怎敢落于人后?诸位且先稍待,允这便前去,探探口风。”说罢,王允冲众人一拱手,转身离去。

一记马屁,拍的袁隗老脸花开,看着王允转身,潇洒的身影,袁隗怎么看怎么觉得顺眼。

走出袁府,王允淡然的神色登时消散,这段时间,来自董卓的压力越来越大,逼的他不得不投在袁隗门下,这对自视甚高的他来说,没有比这更大的羞辱了。

蔡邕是个什么性子,与其相识多年的王允自然清楚,只是现在的情势,由不得他不出来,可惜,只怕王允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在董卓那里,早已背上了一个必杀的名头,只是董卓这家伙,实在舍不下那还未出现的貂蝉,而没有对她下手,不然,单凭袁隗那些人,自保都困难,哪里还能顾得上他?

“蔡邕啊蔡邕,希望你会听从我的劝说吧,不然,就别怪我下狠手了……”自古死道友不死贫道,王允虽然没听说过这句话,却并不代表他不懂这个道理,想到这里,那原本儒雅的脸上,一抹狰狞一闪而过。

王允的动作很快,没多久的时间,马车便在蔡邕住着的地方停了下来,因为这里临近董卓府邸,守卫森严,王允根本就没想过能够瞒得住,下了马车,大摇大摆的走进蔡邕家中:“伯喈兄,许久不见,可还识得故人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