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定然毁伤龙体,须加劝谏,让他有张有弛才好。
这日黄昏之时,长孙皇后派人去请李世民,说自己亲手熬了一碗粟米粥,让李世民来喝。
他们夫妻情深,互知心意,李世民自然明白长孙皇后的真实意思。
何况,长孙皇后所熬的粟米粥堪称一绝。
按说粟米实在普通,然皇后的粟米粥的配料比较讲究。
其先取简胜所产粟米一石,再加五斗招摇桂一起舂之,这样,使招摇桂的馨香浸润入粟米之中。
以此粟米熬粥,粥成之时弥漫着满室桂香,其入口之后更加美妙,是李世民百食不厌的美食。
李世民此时已用过晚膳,他不愿乘舆,信步向长孙皇后居住的立政殿行去。
刚入殿门,就闻到了满室桂香,这时长孙皇后迎上前来与他见礼,并说道:“臣妾知道陛下刚刚用过晚膳,现在定无食欲,嘱她们将粟米粥以文火慢熬,以为陛下夜宵之用。”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还是敏妹心细,我就先闻其香,呆会儿再用吧。”
说完,情不禁张嘴打了一个哈欠。
长孙皇后抿嘴一笑,伸手牵住李世民之手,将他带到一个软椅上坐定,关切地说道:“陛下这几日定是很劳乏了,臣妾算着明日不用早朝,今夜就在这里好好歇息一晚,把精神儿缓过来。”
。。
武媚娘承恩驯马 李世民夜读谏章(6)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也好。
敏妹,只要你在身边,我就感到全身放松,歇息时加倍惬意。
敏妹,我知道你的意思,我这些日子多阅新人,想是你看不过眼,要来劝谏一番。”
“陛下圣明。
臣妾心想,这些新人入宫,终归都要侍候陛下的,日子长着哩,也不忙在此一时。
陛下心爱她们,那是她们的福分,只是皇上龙体要紧,须张弛有度才是。”
长孙皇后的话儿说得很得体,让李世民听着很顺耳。
他知道,后宫粉黛三千,只有眼前的这个人才最关心自己。
李世民想到这里,调笑道:“莫非敏妹这几日觉得寂寞,就念起我了?”
长孙皇后听后羞色上脸,这是李世民熟悉的神情。
她用手轻拍了一下李世民的手掌,说道:“罢了,我这几日身子刚巧来了,实在不能侍候你。
瞧你,我们在一起,难道只会做这些事吗?二郎,你今天晚上好好休息一番,有许多事等着你哩。”
李世民哈哈一笑,说道:“难道你怕了不成?”
长孙皇后不再说这个话题,期期艾艾说道:“陛下,臣妾听泰儿说,你许他在府中设文学馆,这样好吗?”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所生的儿女,最为重视。
长子李承乾被立为太子,次子李泰被封为魏王,三子李治年幼,亦被立为晋王。
当其长女长乐公主出嫁时,李世民因其是长孙皇后所生,敕有司陪送嫁妆时要倍于其他公主。
此事尽管被魏征发现,上书谏止,其嫁妆依旧按常例陪送,然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李世民对待儿女的不同。
长孙皇后所提之事,即是刚刚发生的事,李世民因特爱李泰,准其在魏王府中设置文学馆,这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
李承乾现为太子,其患足疾,行动上不免猥猥琐琐,让李世民瞧着不喜。
然最令李世民可恼的是,承乾生于深宫之中,染上了竞事奢侈,喜爱漫游且嬉戏废学的毛病。
一开始,李世民对其寄予重望,先后派李纲、于志宁、李百药等人为其良师,以期匡正其过失,成为一名合格的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