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 > 第31部分(第1页)

第31部分(第1页)

?br>

徐向前总指挥布署了十四个团担任突破敌防线的任务,另有九个团作为第二梯队协同攻击。这些命令立即被下达到红军部队,整个东线上转入了反击作战。

李正荣扬鞭催马,将命令从军部送到许为新的指挥部。他想起军长最后口头叮嘱的话:“让你们师长做好一切准备,只等出击的命令。”当他将这句话和命令一起交到许为新手中的时候,发现周围的红军指战员都兴奋得跃跃欲试。许为新看过命令后却说:“还要等!兄弟部队已经开始反击了。我们要等到他们得手后再发起反击。估计到时主力部队也会向这边转移,否则我们的攻击力量也有限。命令各部抓紧休整,做好一切攻击准备!”

李正荣回到班里,班里只有五、六个人。其他的人都被他带到了军部,许为新命令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回来一个人,从军部将最新命令和消息带回。李正荣带领其他的小战士做好了进攻行动的准备,然后都在焦急地等待消息。

第十六章  终于开始反攻(1)

八月十日又有通信兵回来。回来的人是周云东,他回到班里后告诉大家,反击已经初战告捷。二七四团是四方面军最善于打夜战的部队,他们派出了二营在夜晚攀藤而上,爬上数丈高的悬崖峭壁,占领了青龙观的要隘“天鹅抱蛋”。两侧部队突击而上,拿下了青龙观大庙,消灭了敌军的旅部。

又是几天以后,李思贵赶了回来。他说红军已经攻下了庙垭场、河口场、龙池山等地,中央突破已经达到百里。敌军最重要的第五路防御阵地已经被红军劈成两半。红军先头部队已经开始向右方迂回。李思贵说:“许师长问我,为什么会向右方迂回,右方敌人部署靠后,不等你去包围就会跑掉了。我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听他们传说徐总指挥本来是要向左迂回的,但张主席让向右迂回,就按张主席说的做了!”李正荣问:“后来如何?”李思贵说:“许师长说东路可能只会打成击溃战,因为对面是土匪出身的范绍增师,逃起命来比兔子还快。让我们还是要做好准备!”

下一个回来的是杨林。他报告说:“范绍增跑得太快,五天跑了四百里,徐总指挥他们虽然有些缴获,但人都跑了,没有兜住敌人。只好反过来又向左迂回,结果还是没兜住,让敌军主力跑了。东线的坚守和反击一共歼灭敌军一万五千人左右,但徐总指挥不太满意!”杨林回到班里,向李正荣等人通报了情况,又对李正荣说:“许师长说,快该我们动手了。”

八月下旬,方面军除了留下少量部队在东线做牵制以外,主力迅速西转,开始了西线反攻。

二十九师全师参加了反攻作战。趁着夜色,第九军主力奉命从通江城南上老官庙渡过通江河,在得胜山附近的冷水垭突破了敌军防线。

李正荣班第一次参加了夜战。按照连里的布置,李正荣让班里的每个人都将白毛巾缠在左臂上,又做了许多竹哨,让大家含在嘴里。这种竹哨吹起来非常响,而且统一规定了一起暗号,比如长长的一声是进攻,短短地不停吹就是后退。一长两短是向右,两短一长是向左等。

接近敌人阵地时,团里的侦察排打前站,很快就摸上了敌军的阵地。等到敌军发现,双方已经开始了混战。李正荣要求全班靠后不参加搏斗,而是躲在暗处,瞄准敌人后打枪。双方的相持没有持续多长时间,敌军很快垮下去了。红军开始全线追赶,但敌军撤退的速度太快,指挥部担心打不到敌人,命令快速前进。

李正荣班的小战士很怕这种追击作战。毕竟他们的年纪小,腿的长短尺寸就比别人短很多。单单扛着自己的枪行军,小战士们就累得气喘吁吁。好不容易到达目标,听说前面部队已经与敌人接上火了。红军突破了敌军第二层防守阵地右垭口,继续向西南方向前进。李正荣班甚至还没来得及停下来放几枪——其实他们想的是停下来歇口气——又继续开始下一程的急行军。

在追击行军中,李正荣班掉到了大队的后面。大家都累得呼呼直喘,李正荣自己也实在累得跑不动了。他让大家停下来歇歇,心里焦急地在想主意。小战士们都累得一步都不想走了,一个个瘫倒在地上。李正荣看到这一阶段的行军都是在大路上,有人赶着马车远远地过来,心里想最好能有辆马车就好了。他让大家躲起树林,自己上前拦住了马车。赶车的是一个岁数挺大的红军,他吃惊地问:“你小子小心被马撞到!有什么事?”李正荣说:“我是三八七团通信员,要赶上部队送信,可是我的腿扭筋了。我的任务很重要,你送我追赶部队吧!”那个红军说:“我要把这些掉队的同志和这些缴获的物资送到收容队,方向跟你不一样!”李正荣说:“赶上二里路我就完成任务了,再随你一起回来去收容队!”那位老红军战士叹了口气说:“你们小小年纪就要受这份罪,好吧,我送你赶上去!”他对车上的红军战士说道:“同志们先下车在路边坐一会,我送这位小同志赶上去就回来接你们。”车上的人都纷纷下车坐在路边休息,而赶车的老战士将车掉过来,一甩鞭杆赶着车向前跑去。李正荣悄悄向树林方向招手,当马车开始跑起来,一群小战士从树林中跑出来,一窝蜂地跳上了车。赶车的老战士惊异地说:“你们要干什么?”邓小牛得意地说:“大叔,我们顺路搭搭车!”老战士说:“我看你们都是些孩子,是哪个部队的?”邓小牛说:“三八七团九连八班的。大叔,我们掉队了,搭你的马车赶上去。”老战士说:“搭车可以,就别叫大叔了。在部队上,都叫我老王。”

老王很快和这群小战士谈熟了。他告诉大家,他在师里做炊事员。这次在前面缴获一辆敌人的马车,领导让他将一些缴获的物资和受伤掉队的战士送到收容站。老王还将车上装的缴获来的肉罐头和压缩饼干给小战士吃,说是趁还没有清点上交让他们先填填肚子。小战士们高兴得“哇”声一片,很快都吃饱喝足了。老王说:“看你们这些孩子就想起了我儿子,你们还没他大呢!”何洪福问:“老王同志,你儿子在哪呀!老王说:“在九军二十五师当班长!”

第十六章  终于开始反攻(2)

在车上的休息使他们恢复了体力。赶出去五里多路,很快地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部队就在前面。李正荣一招手,小战士们一起跳下车去。排好队,李正荣喊道:“向老王同志敬礼!”小战士们一起敬礼,然后他们精神抖擞地向部队追去。老王喊道:“李班长,你啥时候跟我回去?”李正荣喊道:“我已经能走了,谢谢你!”转眼带着一群小战士都溶入了人流中。

小战士们不仅休息了一会,还大大地填了一下肚子。因此,他们的体力恢复了很多,竟然很快赶到了其他人的前面。本来在这种高强度的追击中,保证各部队建制的整齐就很不容易,经常是一个单位的人有前有后,甚至彼此找不到。因此,前后没有太严格的要求。而李正荣班的人一鼓作气冲到了本连的最前面,让全连的人都看着惊讶。秦浩看到他们不仅赶到了前面,还士气高昂,就大声喊道:“同志们,我们要向八班的小同志们学习,他们现在走在了最前面。大家加油啊!”其他班的战士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只能苦笑着看着李正荣班。大家纷纷议论:

“这些小东西是不是抽了大烟了,怎么这么有精神?”

“不对呀!就是有大烟他们也没有会抽的。”

“我是想不通了!老子的腿都抬不动了,这群小兎崽子怎么还是这么欢实。再说了,刚才我明明看到他们都累得走不动了,落到了最后面。

无论大家怎么说,李正荣班现在走到了全连的前面,这是一个事实。其他的战士为了起码的面子,咬紧牙关跟上了部队。

晚上休息前,秦浩在队列前表扬了八班:“八班同志的腿是我们全连最短的,可他们又是跑得最快的。因为他们积极带头,我们连今天没有掉队的!对八班做队前表扬!”战士们有气无力地鼓掌。秦浩赶紧结束了讲话:“抓紧时间,烫脚、睡觉!”各班赶紧安排,很快就都睡着了!

秦浩找到李正荣的时候,李正荣已经躺下闭上了眼睛。听到秦浩轻声喊他,他不情愿地睁开眼晴。秦浩问道:“今天你们怎么走得这么轻松?”李正荣说:“轻松什么?我的骨头都要散了!”秦浩小声训斥道:“别瞎说八道,有经验就痛快点说,我还要早点睡觉呢!”李正荣说:“也没啥!我动员兄弟部队一辆马车送了我们一段,还吃了一顿饼干和肉罐头!”秦浩叹了口气:“我想也不会有奇迹。不过我看你明天怎么混!”他转身走了。还没等他迈开脚步,李正荣已经发出了轻轻的鼾声。

第二天的情况又不乐观。四军奉命紧追敌军第四路,进军兰草渡;九军部队追击敌军三路,直向仪陇;而三十军转向巴中。李正荣听说这一命令后,担心今天会很困难,因为仪陇在三路中距离最远。

实际走起来,李正荣发现问题并不象想的那样严重。这是因为其他的战士也都有了很大的体力消耗,行军的速度已经远远慢于昨天。但小战士们体力下降得更厉害,只能一步一步地向前捱。正在大家又要跟不上时,竟有一架敌人的飞机飞到了他们的头上。只听秦浩大声喊:“空袭!空袭!大家靠路边隐蔽。”小战士们巴不得这个命令,赶紧躲在了路边的小树丛中。

李正荣还是第一次在作战时遇到飞机,但关于飞机的传闻早就听说过,当然以前都只是看到飞机在高空掠过。在万源战斗中,就听说敌人的飞机给我们造成了重大的伤亡。而这次的飞机飞得很低,大家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飞机上的国民党党徽。但这次敌人飞机没有扔炸弹,而是低空飞来又飞去。秦浩看着敌机说:“这可能是一架侦察机!”正说着,附近有部队向飞机开枪,李思贵于是也用步枪瞄准敌人的飞机,秦浩大声喊道:“不许开枪!”但李思贵的枪声已经响了。只听轰的一声,敌机竟然冒出了黑烟。秦浩和大家都惊得目瞪口呆,眼见得飞机飞不起来,一头撞到旁边的山坡上,腾起了一股黑烟。

红军队伍一片欢呼。周围的同志们将李思贵举起来扔到天上再接住,大家一起夸李思贵好样的。秦浩将李思贵拉到身边,训也不是,夸也不是。只说了一句:“你小子,竟敢违抗命令!有你这份功劳,我就先不追究了。”李思贵只会憨憨地傻笑。

大家在躲避飞机的时候,都等于休息了一会儿。受到打下飞机的鼓舞,重新开始行军后都重新有了精神。在这种长途高强度行军中,一般不限制大家说话,因为这样可以鼓动情绪,减少疲劳。战士们开始议论起飞机的话题,有人说,如果来的飞机能扔炸弹,今天伤亡会很大。因为在路的两边,没有太多躲避的地方;也有人说,有的飞机上有机关炮,对地扫射比机关枪要厉害得多。秦浩为了调动大家的精神,也给大家讲了个飞机的故事:

一九三零年四月一天,一架双翼军用飞机,由河南罗山方向低空越过宣化店,迫降在宣化店西南的陈家河河滩上。在山头上警戒的罗山县第十乡苏维埃赤卫队员,首先吹起了号角,一群扛红缨枪、拿大刀的赤卫队员将飞机和架驶员龙文光保卫起来。随后,苏区苏维埃负责人赶到现场布置防护,又组织数百人的队伍防守在四周山岭上。这架飞机是国民党川军刘汀部的“容客号”高级教练机,由南京返回四川时,因迷航油尽而迫降。第三天,附近几股民团来抢飞机。当地赤卫队配合红军游击队,同敌人展开两天两夜激战,击退民团后,将飞机顺河拉到刘家冲。半个月后,又组织400余人的运输队,将飞机拉到河南新县隐蔽起来。

第十六章  终于开始反攻(3)

一九三一年,鄂豫皖特委决定修复这架飞机,并争取驾驶员龙文光为红军军事作战服务,在当地铜、铁匠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半个月的工作,才将飞机修好。为了表示对伟大导师列宁的敬意,鄂豫皖特委将“容客号”飞机重新命名为“列宁号”,并在机身上写着“列宁号”三个大字,翅膀上涂着两个红色的五角星。从此,中国工农红军有了自己的第一架飞机。

当年七月,红四军政委陈昌浩首先乘坐“列宁号”飞机到皖西金家寨,因机场一片泥泞,不能降落,又迫航鄂豫皖特委首府新集镇。在途经固始、潢川、光山县城上空,投入大量革命传单,敌人看到红军的飞机,都龟缩在掩体内。

“列宁号”后来还起飞远征华中敌人心脏——武汉,进行侦察和示威飞行,整个武汉三镇和敌人陷入恐慌,一些主要区域还实行灯火管制,敌人的《扫荡报》发布消息:“*‘列宁号’飞机,近日连续骚扰潢川、汉口等地,军方已通令各地严加防范。”

十二月,红军围攻黄安城,与敌人相持不下,最后决定用飞机轰炸。陈昌浩政委亲自乘坐“列宁号”飞到黄安上空,敌人还以为自己的飞机来了,从战壕里跑出来,有的拥到操场里排队集合,有的准备接救命粮。结果“列宁号”扔下一排排炸弹,炸得敌人魂飞魄散,当夜弃城而逃。我红军乘胜追击,在黄陂长轩岭将敌全歼,并活捉敌师长赵冠英。“列宁号”飞机为红军在黄安城大捷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红四方面军西征,“列宁号”飞机随红军队伍转移了几个地方,终因环境恶劣,不得不将它拆开,隐蔽起来。

秦浩讲完了故事,大家半天都没吭声。后来何洪福问道:“那飞机现在还在吗?”秦浩说:“我们走出了三千多里路,那边的事现在不太了解。但总有一天,等到我们胜利了,我们也会有自己的飞机的!你们这些小同志,也可以去学开飞机!”何洪福说:“我可不去学,飞到天上,一枪就被打下来了!”秦浩说:“步枪很少能打下飞机,你们可以问李思贵,他真的瞄准了吗?”李思贵摇摇头:“飞得太快,根本锁不住目标。是碰运气碰上的!”秦浩说:“今天这架飞机是驾驶员太大意了,正常情况不会飞这么低。我们在过去的战斗中,吃飞机的亏也实在不算少。一架飞机的进攻一个团也挡不住!”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逼近了仪陇。看到当初战斗过的熟悉环境,红军战士们都心情舒畅,纷纷喊道:“我们回来了!”有消息从前面传过来,敌人在先头部队的打击下,一触即溃,已经向嘉陵江以西逃窜。秦浩扫兴地说:“原本还希望能够再痛快地打一场歼灭战,可这些家伙太不中用了,跑得兎子还快!”战士们也都感觉很窝火。

正在这时,有一封重要的命令要由总部送到三十军。命令由总部的一位白江山参谋传送,但经过师部时要求派四个人骑马护送。许为新派了师部的参谋肖林带李正荣、李思贵和杨林一同前往。白参谋看到有三个是小战士很不高兴,说这次的信件很重要,不能出任何意外。但许为新说:“这三个小战士骑术都不错,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神枪手!如果骑在马上就可以顶三个老兵。”白参谋这才将信将疑地同意了。

这趟任务对李正荣讲是再轻松不过,他只要完全服从肖林的决定就可以了。白参谋的目标是三十军军部,但是,军部一直在运动中。上一次总部给出的指令是要求三十军北向长池迂回,因此白参谋和肖林商量决定先奔长池。这一路虽然有将近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