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老乡亲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到了二十岁步人成人阶段,生日那天才改口叫过小生日,中午吃

打卤面,或是汆卤面,晚上约两位至亲友好在小书房弄一两样可口小

菜,低斟浅酌一番,也不敢声张是过生日。可是跟小时长尾巴有了差

异啦。到了三十岁整生日,如果椿萱并茂,重堂在闱,长辈就要张罗给

你过生日了。内地有所谓三十不做、四十不发的说法,除了祠堂的头

依旧照磕不误外,凡是过份子的至亲好友,都要亲自前往,说明那一天

请光临舍下吃面,甚至于还要向至亲的尊长磕头,这叫做“口请”。北

平幅员广阔大家又散居四城,早年交通工具,只有骡车马车,一整天也

跑不上四五十家,这个口请差事,人人皆怕,实在不好当,假如把哪家

漏下没请到,还得挑眼落不是呢。

拿舍下来说吧!先曾祖母、先祖母一过花甲之年每年叫散生日,

儿孙们就张罗生日那天要热闹热闹啦!不是请金麟班大头公戏(又名

托),就是八角鼓带小戏,要不就是韩秉谦、张敬扶的西洋戏法大魔术,

或是滦州皮影戏带灯晚西皮二黄,总要热闹一整天。

到了过整生日叫大寿,当然是京腔大戏了。自己家里先要准备一

份班底,不是斌庆社就是富连成,老一辈、小一辈的姑奶奶们抢着给老

家人祝嘏。你送梅兰芳,她送杨小楼,有人送程砚秋,也有入送余叔

岩。再加上亲友中有走票的届时也要登台露脸,堂会倒是不争戏的前

后,可是为了什么角唱什么戏就伤透脑筋了。有的喜欢看梅兰芳的古

装红楼戏,有的喜欢听他的青衣唱工戏,老姑太太爱看小楼开脸戏,小

姑奶奶爱听小楼净脸戏,最后闹得假传圣旨,说老寿星喜欢哪一出戏,

戏的争夺战才算结束。

有一年先曾祖母八旬正庆,天津、上海、青岛的亲友都赶来拜寿,

家里准备的客房不够住,只好把舍饭寺的花园饭店包下来。早年红白

事送份金跟现在不一样,遇上喜庆事意思意思而已,不像现在一桌酒

席五千元,送份子的人先合计,送五百元外加捐小饮料,主人家就赔

了,所以送一千元才两不找,或许还能捞摸两文。因此红帖满天飞,反

正赔不了,形成“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种恶习是自己养成的,谁也

别怨谁。

北平有一种人专门打听哪有堂会戏,就赶去拿蹭(不花钱听戏叫

拿蹭)。花四五毛钱在南纸店买一副寿联,请柜上代书,大摇大摆把寿

联往收礼处一送,然后有知客引领入厅听戏,等到开席照样入席大吃

大喝。本家跟执事人等,知道贺客中有听蹭戏吃白食的,也都睁一眼

闭一眼放来人一马,不去计较,因为喜庆事,图个顺利,谁也不愿意较

真。

先曾祖母八旬大寿,在北平报子街聚贤堂唱戏,晚饭时杨小楼正

演《状元印》,家四伯父担任总招待,巡堂至东花厅有位来宾单独叫了

几个菜,正在大吃大喝,他上前请教姓氏,此人立刻从衣架上取下草

帽、马褂、手杖就往外走,到了大门口被宪兵拦下来,经我一再说项,他

才鼠窜而去。如果他随众人席,绝不会有人出面干涉,像他这样大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