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围棋的世界 > 第39部分(第1页)

第39部分(第1页)

“右边有问题!”探头看了两眼的崔哲翰几乎是喊了出来,飞快地在电脑上摆变化,“有劫!那里陈冲还有一个劫!”

老曹猛然转过身看着他的电脑:“说明白!”

“古力应错了!”崔哲翰发现新大陆一样的激动起来,“这样白扳之后沿着一路小跳是手筋!等黑再挡的时候,就可以再做出一个劫来!而且,”他看看面色忽红忽白的老曹,“黑全盘无劫材。”

换个话说,又叫万劫不应。只要陈冲将那三枚黑子卷进劫杀里面来,不管古力下在哪里都可以不应先杀,即便黑棋在别的地方能够搜刮,但形势必将再一次逆转。

你是故意的吧?苏羽却似乎置身事外一样毫不理会欢腾的韩国人和唉声叹气的中国人,目光只是死死盯着电视画面上突然翘动嘴角的古力: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陈冲明显还没看到那里的问题,不然也决不会返身回去提劫:那里比那个劫要大上无数,就算让古力再打一手也弥补不了右边的巨大损失——整整三枚黑子被劫杀,而其他黑子也必须单官连回右下根据地里,一出一入便决不是10目了。

“他在想什么?”作为研究室里唯一的女棋手,王语诗也有着独特的敏锐感觉。她有些**的看着目光闪烁的古力,低声问苏羽,“我总觉得,这里面有点问题。”

苏羽沉默的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才低声说:“我不知道,应该是古力看错了。”

看错了?王语诗有些迷茫的看看面前的棋盘,再抬头看看电视画面上的古力:真的么?

对于这个自己亲手送到韩国的小子,古力一向有一种很特殊的感觉。自从他看了陈冲和欧阳的对局之后,就一直认为这小子会有大发展,因此极力向棋院上层推荐。黄奕中见过老头的手段,也同意推荐那个脏兮兮的老家伙的徒弟。孔杰和赵星两个人虽然没见过陈冲,却在看了棋谱之后也认同陈冲的潜力。

但这一切都在王七段那里终结。已经开了一个特例坏了一次规矩的老王坚决不同意开特考,并且表示决不会为了一个小小陈冲修改定段赛规则:“18岁定段是祖宗家法,就算他陈冲再有本事,也不能改!”

你知道这里面牵扯了多少人的利益么?私底下说的时候,老王同样在倒苦水:你以为这个东西我能决定么?你以为定段赛有问题我不知道么?你以为我不想改革一下变成25岁上限么?难道我不知道天底下还有大器晚成这个说法么!?但这些东西不是我能做主的……

谁能做主!古力被撮的有些上火了。他本心未必就这么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现在当他越向上寻找帮助的时候,所遇到的阻力就越大,也就越让他有一种愤怒的感觉:他定段的时候,并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猫腻,但真的去找王文达他们问情况的时候,却听到了许多自己从不知道的事情。

报名费200元,这个不贵,但昂贵的是交通费、住宿费、饭费以及其他一些莫名其妙却又不得不交的费用。

这也是为什么每年年初的时候,各大省市的驻京办事处都会络绎不绝的往棋院赶:如果哪个拿到今年的定段赛举办权,就是不发财都难!

这个事情和陈冲关系不大,却是让古力最愤怒的一个。

其他的还有分组问题,还有女棋手照顾问题——开始的时候古力也觉得应该照顾,但等他看了近三年定段赛成绩表之后,才发现自己想错了:比如去年a组里成功定段女子棋手在分组的成绩里却仅仅是第22名和第30名,这样的棋力定段简直就是开玩笑!

而这两位却是女子国少队的成员!

古力有的时候真的很庆幸他的父母把他从四川送出来到南京去上棋校,不然听听王文达叙述,都觉得恐怕自己当年都未必能定段:让棋,阻击,同一道场的各种暗箱操作把其他道场的人挤出去……

他以前真的不知道定段赛竟然有这么多问题,也因此才明白为什么老聂的道场竟然敢收每年4万的学费:凭老聂的人脉,他旗下参加定段的棋手想不分到被一个好组里出线都难!

但古力想不透的是,让陈冲参加特考有什么问题么?顶多多收一笔钱就是了。相信陈冲为了定段花上三万五万的也未必会心疼,而且扩大考试年龄段和报名限制,能够赚到的钱不是更多么?

王七段没有回答他,只是用“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来搪塞。

后来王文达的分析,才让他明白了这么一点:18岁是个坎,第一来讲18岁以上的棋手的确没有多大发展潜力,就算偶尔出现这么一个两个陈冲这样大器晚成的天才,也不能就此认为18岁以上才定段就一定会有好结果;第二个原因更重要:如果把定段的年龄放到日本那样的25岁,那么全中国会多多少有职业称号的棋手?职业棋手是要领受国家津贴的!中国棋院体育总局舍得掏多少钱给这些大多数都基本上没有出成绩的可能的人?

中国不养闲人!即便陈冲是棋神转世,也不能为了他而让棋院每年背上极为严重的财政负担。日本棋院有钱,韩国棋院有钱,他们掏得起这个钱,但中国棋院没钱!

中国的体育,是金牌体育。中国的围棋,是竞技围棋。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棋手越来越低龄化,但年纪大了以后却不能像日本棋手那样继续保持状态:从五六岁就开始学棋,在5%的定段独木桥上,谁还有时间去学习文化去修身养性?套用一个经典例子,把中国棋院所有棋手排成一排挨个问,都是文盲不可能,但如果跳一个问一个,那绝对有漏网的。

围棋总归是要以文化来支撑的,因此中韩这两个把围棋发展成竞技的国家里面,很少有40岁以上还能活跃在棋坛一线的老将。

数来数去,也仅仅有当年的中国三老,以及老曹刘昌赫徐奉洙寥寥几人。像大竹英雄那种常青树,像赵治勋那样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活跃到现在的棋手,在中韩基本上不可能出现。

如果没有苏羽,中国围棋虽然还是会成长起来会拿到世界冠军,但也决不会长久。

说白了,中国围棋是以付出棋手个人的一切来换取那些冠军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