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寒门闺秀 > 第164部分(第1页)

第164部分(第1页)

状元楼前面是酒楼,后面是住宅,分高中低三档,其中中低等客房居多,因为几十年来出了五个状元而名声大噪。

各地学子进京赶考大都会选择住在状元楼,一来这状元楼的名字意头好;二来赶考的举子集中,几乎每天都有不同地方的学子召集举办的文会,让赶考的举子们可以相互学习讨论,又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就算不是大比之年,也有很多书生学子喜欢住在状元楼,三五不时地邀约几个同窗好友在状元楼的顶楼雅厅举办文会

因此,每年的元宵节,状元楼都会购买雅致罕见的花灯,出很多灯谜,再邀请前来猜谜的文人学子举办盛大的元宵文会,以诗词歌赋论品,其中杰出者有丰厚奖励。

据说,去年给头名的奖励是三百两银子外加一方极品端砚,并一盒上好的徽墨、一套湖笔。

这些东西对有钱人家的公子可能不算什么,但对寒门举子来说就意义重大了。而住在状元楼的,多半是家里不是很富裕的举子。

这时,只见状元楼前面搭建的高台上已经坐了二十多位文人学子了,高台下面还剩下两盏灯笼。

原来,每一年状元楼的元宵文会都会准备三十盏灯笼,三十道灯谜,有人猜中一个就可以上台去参加文会。如今,台下只剩下两个灯笼了,肯定是最不好猜的灯谜了。

皇帝怂恿杨彦道:“去看看,赢个头名给我长长脸。”

杨彦点点头,立即带着安然过去看灯谜。

剩下的最后两个灯谜,竟然都是猜人物的。

第一个谜面:“唯有相知才结交。”打一历史人物名。

第二个谜面:“落花满地不惊心。”同样是打一历史人物名。

安然和杨彦细细一思索,心里就有了谜底。两人正要对一对,就听后面有人挤进来道:“让一让,让一让,不会猜谜的都让一让。”

杨彦赶紧将安然护在怀中,转头看去,却是不认识。

安然从杨彦肩膀上看过去,脸色却一下子变得古怪起来。那个缓缓走过来的人,她貌似认识呢!

------题外话------

继续求票!后面几名都跟得好紧啊!

第178章 文会,花魁

那位公子走得很慢,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他的腿似乎有点问题。"混 混  小 说 网" 。hunhun 无弹窗广告 全文字T X T下载杨彦习武之人,又在边关多年,心细如发,自然是发现了。不过一般的百姓都没看出来。

杨彦感念这位少年人残志坚,理解他不是故意傲慢,原来是腿脚不便,心中反倒多了些敬佩之意。

安然要是知道杨彦此刻心里在想什么,八成得怄死。因为这位身残志坚的公子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前未婚夫,贺子砚贺公子是也!

贺子砚带了两位女子通行,安然猜测着其中一位多半是他的爱妾,江阳才女姜红缨。至于另一位,她就猜不出来了。到底是贺子砚新纳的妾侍还是他的妹妹贺玲珑呢?

贺子砚缓缓走到灯笼下面,看过两个谜面,仔细想了想,选了“落花满地不惊心”那个谜面,对守着灯笼的状元楼小二道:“这个谜面的谜底可是东晋名士谢安?”

那守灯笼的小二立即笑道:“公子高才,恭喜您答对了!请您拿好灯笼,台上有请!”

周围看热闹的人听了谜底,细细一想,也很快想明白了。落花满地,不就是“花谢”?不惊心,可不就是“安心”?如此合起来,可不就是“谢安”?

状元楼猜谜,是只给一次机会的,只能选一个谜面,只能答一次,错了就彻底失去继续猜谜参与文会的资格。所以,所有猜谜的学子都很慎重,没有确切的把握是不会说出答案的。

不过,这个谜面说到底其实很简单,杨彦也奇怪怎么会留下来这么两个简单的灯谜。

杨彦不知道的是,状元楼年年弄这个灯谜,再多的灯谜也有用完的时候,一年一年下来,难的都猜过了,难道还能拿来猜第二次?

贺子砚答对了谜底,提着灯笼在众人的欢呼拥戴声中登上了高台,坐到了第二十九个席位上。

“恭喜这位公子了,请问公子尊姓大名?”

“在下泸州贺研华!”

当下就有人招呼道:“是贺兄!方才差点没认出来。贺兄身体可好了?”说着,此人又对众人介绍道,“去年七月的大隋之音上,还有贺公子写的诗呢!诸位应该还记得吧?”

“哦,想起来了!泸州第一才子贺子砚,贺研华!”

“贺公子,久仰了!”

这些文人学子们都以自己的诗文能上大隋之音为荣。听说贺子砚曾经有诗上了大隋之音,一个个都来与他见礼,就连那状元楼的老板都高看他一眼。而高台下面看热闹的百姓听到这里,就更加激动了,上了大隋之音的才子呢,一定是有真才实学的大才子。

贺子砚最喜欢这样的场面,喜欢这种被人吹捧,被人崇拜的感觉,应付起来也是应对自如,很快与人打成一片。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