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第一日不落帝国 > 第86部分(第1页)

第86部分(第1页)

人们纷纷感叹,有个会预言的儿子真好。实际上这一切发家史都是穿越众一手缔造的,只不过听懂新开的经济基础理论课并能活学活用的仅仅只有小吴一个人罢了。

吴家的小儿子就是穿越众在华东地区扶植的众多代理人之一,也是众多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之一,未来筛选的众多工商业参政议政人士之一。保险业是现代金融的重要板块,为何穿越众在建国之后才大力兴办?因为评借国家信用和发达的贸易与合同、海事法律体系才能建立起保险市场的基石——保险需求和制度保障。

一个巨大的蛋糕总是需要时间去烘焙的,在海盗事件之后,巨大的海上保险订单像井喷一般出现在各个保险公司的业务大厅的记录上。吴家从一个土豪财主摇身一变,成为新贵族和工商业巨头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这一切还是源自可怕的融资市场和领先众多土豪的信息和知识。

在吴家的土地上建起来的新式高档公寓楼也是为周边规划中的辰基集团新扩建的宝山地区钢铁厂和船厂作为员工和家属的福利房,这个建筑承包合同造价2千万,居住面积40万平方米,可以容纳7万人的超大型综合社区完全照办了后世的经验,内设幼儿园、社区医院、花园、图书馆、体育活动区、停车场、马厩和赛马场、餐馆、棋牌室、购物中心内的各种商店和娱乐营业场所应有尽有。在这里生活和京城的上层生活没有区别,可以用上先进的上下水系统和集中供热水、先进的沼气照明和燃气灶。

有钱的管理层还有带薪休假和出海旅行的配套设施——公司的游艇码头和高尔夫球场。

这片土地虽然是吴家的,但是凭借这大批的建筑合同,吴家的股票不光涨了一倍,倒手卖掉这片社区中的居住用地从辰基集团大赚一笔,留着大量有房租和物业收入的配套设施房产每年的现金流都大得吓死人。

修路和建造综合小区卫星城的计划还是陈冠先提点吴家的结果,而提前在市面上宣传运作、广告招租就是吴家在资本市场上的敏锐产生的效益了。穿越众对吴家的这种超越时代的资本运作能力感到震惊,曾一度秘密调查吴家是否有人事灵魂穿越过来的现代人。结果就是吴家的确拥有远超常人的商业才能,对空手套白狼的资本运作有先天的本能。这也是穿越众一再提拔吴家的关键因素,毕竟高手寂寞不是一句空话。(未完待续。。)

第181章 拍卖港口的背后故事

“这就是传说中的抽奖定港口吗?这也太儿戏了吧,只要抽中这个标有南海、苏禄海或者苏拉威西海箱子里面的中奖红色球就能承包到一个港口的承建权?”王能指着抽奖箱中250个小球说道,表示自己不能接受拍卖承建权用这种儿戏的方法。

参与竞拍的有500多个从沿海各地赶来的建筑商,大部分都是辰基的合作伙伴。这个300抽两百的游戏就是支持人每次抽奖前拍卖一个球,不管抽到的是红球还是白球,出价的人都要按照出价付钱。要是抽到一个好的红球,就是至少数十万的利润到手了,没抽到的就等于扔掉了出价的一大笔钱。五分之四的中奖几率和数十倍的回报促使这些建筑商将每个抽奖机会的价格从底价的1万抬到4万到5万左右。

“不要紧的,我们这次拍卖200个港口的承建权仅仅只是开始。东南亚的港口众多,光十万人以上的港口就有四十个,你看这些参与建设的建筑商基本都是没有足够资本的小商人就知道我们仅仅只是让一些合作伙伴去试试水,赚点小钱积累一些经验罢了。

大的港口诸如新加坡和重要海港雅加达还是我们自己的拥有最高级的建筑资质的公司来。虽然这批港口涉及到未来3000亿的投资,但是前十年仅仅只有200亿。本次拍卖的仅仅只是相当于东夷岛花莲港规模的非紧要港口的承建权,总投资额也不过20亿。就算他们拿到了。最多也就是赚个几百万而已。”到泉州这个光明之城主持南洋开发计划的李飞对王能说道。

“三万!”一个员外模样的富商举牌竞拍声音大了点。

“好,第20位拿到抽奖机会的是源源建设的万总,我们来看看是哪个港口。”主持人将手中的红球打开。展开球中的纸条。

“天啊!这个港口就是三宝颜港。周边特产众多。可以出产橡胶、珍珠、椰子、优质硬木、鱼类、麻和果品,都是公司预定的种植园规划项目。拿下这个港口的承建权简直就是发财了。本公司对这个港口未来十年的平均产值估价为200万。”

反应快的一个建筑商马上对万总出价100万,要求其转让这个港口的承建权。

实际上在做港口工程的老板们都是心里清楚的,一个港口的繁荣就是由港口的特产和位置决定的。这个直通香料群岛的港口不仅仅位置重要,而且物产丰富。要是拿到承建权就可以顺带的拿到港口的经营权。权威的辰基公司下属的南洋开发集团估价就是一个极为精准的估值。即使没有达到估值,公司也会把产值做到估值。从无到有的港口自然会加速发展,十年内的产值没什么。十年之后的产值呢?也许20年后,这个港口的产值可能达到2000万。这样的港口即使拿不到全部的码头经营权,20%的经营权就足以让建筑商的家族每年得到数十万的收入。

受到这个刺激的众多建筑商在后面的港口竞价中表现疯狂。200万的天价都喊出来过。

建设一个港口在众多财大气粗的暴发户眼里不算什么。因为这些货物吞吐量都不会再十年内超过万吨的小鱼港并不值得下力气竞争,之前来这里竞拍也是抱着讨好拍卖方辰基集团的心态来的,没想到仔细了解拍卖的事物并不是想象中的建设一两个码头的承建权,而是200个每个至少在十年内可以达到20万吨吞吐量的港口所有基础设施的承建权。这可是一大笔钱的订单。要是拿到这笔订单。就算亏本做也是值得的。

不说辰基建设集团制定派出的掌握先进技术施工指导技术员对自家建筑队的培训是花钱都买不来的好东西,那些整个港口的承建权完全可以按照码头区、仓库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设施、上下水系统等等分割成独立的的承包合同转承包给其他的建筑队,自己不可能亏。这些合同不仅仅意味着未来工期内稳定的现金流和满负荷开工率,还可以凭借承包合同在辰基银行抵押贷款进行扩张。

好处如此之多,简直让在座的诸多包工头们兴奋地快要站起来竞价了。

“咱们如此的在南洋开发,大搞基建和大物流概念,狂发流动性,会不会导致南洋成为新的泡沫?”

“绝对不会。要知道,我们在南洋。特别是南海以东的那些不属于文明地区的土地,都是抢来的。节省的征地费用我都算在利润里面去了,在会计账目上,我都划到集团扩张的项目前期国家补贴里面去了。这些土地都是我们的雇佣军和开发团队在充分利用好坑蒙拐骗偷抢杀等种种手段,几乎无偿从野蛮人手中取得的土地,这些港口就是未来的开发起点。”

“难道前段时间,财政拨的那笔特别款项就是给咱们先遣队的购地费用?”

“是啊,你不知道吗?2千万的款子和几百个低级爵位就从咱们的诸多雇佣军下属手中买走了20万平方公里的沿海土地呢!那些不沿海的开发成本较高的内陆热带雨林都一口气被政府宣布划为保护区了,等于是一分钱不花就吞进了200万平方公里的诸多岛屿。这种地图开疆的速度赞吧?”

“你这是让人无语的奇葩啊。那些土著怎么处理?”

“这你就有的忙了?”

“怎么忙到我头上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