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第一日不落帝国 > 第42部分(第1页)

第42部分(第1页)

“这不是很好嘛?上国高官和文坛宗师到京都不是很好嘛又不是着火了!干嘛这样慌慌张张的?”

“那几个宋国高官指名要您去呢!满朝的公卿都要亲眼见见那位写出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的高人呢!那个编撰四书五经的李基李本华也在其中,就是他点名要您去讨论佛法呢!满大街的显贵都快挤爆寺院大门了。”

听到这里,光海心中的悸动再次爆发,他心想“难道这就是那超越祖师的直觉来源?我不到中华上国去求经求学,反而有贵人前来布道传法,怪不得早晨起来就头脑轻快耳聪目明,这是喜事啊!但是一旦处理不好可能变成祸事。”

“你马上打开寺门,将公卿们引进来,我要问问虚实。等会吩咐我那几个弟子拿出十分jīng神出来,把寺院清扫一遍,等客人前来不要失了礼数。”光海嘱咐弟子准备迎客。历史上从未有大陆zhōng ;yāng帝国的高级官员前来rì本列岛,历代的宣慰使或册封人员虽是官方的身份,但是级别太低名气不足,根本无法同这批贵客相提并论。就算是使用对待天皇的礼节,rì本人也不会觉得不对。

“大纳言大人来了,请上座。是为了求见那坚持不见客的宋朝诸贤吧!老衲要是知道上国贵宾只点了我一个人,绝对不敢先去会见他们。诸位大人的请托之语老衲一定带到,一定要让诸位见到传说中的离人和本华君。”光海看着满眼拜托和热切朝廷公卿表示决心和信心。

“有劳光海大师了,我们每rì在家中拜读离人君的大作,每rì苦等宋朝来人带来的话本和更新内容都要疯了,这次要是能亲自见到他本尊那可是千年难遇的幸事,要是能近前请教一二,听到一两句点拨的话,得到一两幅墨宝传家,那就是我们无上的光荣啊。

听说他们是前往高丽的使节,还海上迷航才前来rì本,遇到的第一批向导还是长门国丰浦郡的平正盛(剧情需要),是他对宋使推荐的到京都游览并会见光海大师,还请两位务必使宋使多留几rì,不要马上返回大宋或前往高丽。”

“是啊,我还听说宋使所乘巨舰载有大量jīng美货品,仅仅一艘船就有五万料之多(3000吨相当于60000石,也就是60000料,除去压仓物和部分食物和淡水,rì本人估算的载重很jīng准)这些货品仅仅在丰浦郡一地就流入数千石,导致当地物价暴涨,市面上流通的送钱增加了几十倍呢,要是这其他的十一艘船上也载有铜钱,我们就能大赚一笔了。”太宰府太宰大监作为对大陆贸易主管部门的直接负责人自然极为关注对宋贸易的利好消息了。

我一定不负众望表情让来到广隆寺的公卿们十分放心,这个光海也可以从对宋贸易中获取很大的好处。寺院生活在这个时期也趋于奢侈。rì本的佛教与国家和社会、政治和生活,结合得极为密切,在一切场合,都要举行宗教仪式。为祈祷国家的平安,召集僧人在紫庚殿诵经,生皇子要召集僧人祈福,建筑宫殿要作佛事,流行疫病、发生旱灾、风灾,都要召集僧人诵经。请僧人少者数十人,会者数百人,诵经少者几天多者长达几个月。

在修行佛法时,需孔雀尾、大曼茶罗二帧、素衣绢七丈、苏七合、密七合、名香(白檀、沈水香)、五宝(金、银、琉璃、真珠、水晶)、五药(人参、获令、天门冬、甘草、白芥子)、五香(熏陆、白檀、苏合、龙脑、安息)、五谷(稻谷、大豆、小豆、大麦、胡麻)等,其中许多都要进口,尤其是香料更需进口。天平六年(公元734年)和八年(公元736年)平城宫皇后赠赐法隆寺的香料计有:熏陆香七百一十五两,沈水香九十六两,浅香七百八十八两,青木香二百一十九两,白檀香一千五百三十三两,丁子香八十四两,安息香七十两,甘松香九十六两,苏合香一十二两。(注9)这些香料只是一座寺院中的一笔,其他小寺不计在内,以奈良、平安时代的著名寺院:药师寺、元兴寺、兴福寺、大安寺、东大寺、延历寺、园城寺等大寺合计,则一年所需香料是十分可观的。

第九十二章 高僧的日记(中)

这里就是宋使的驻地?我曾经来过数次的金尚阁,京都最好的旅店。专门接待各地前来京都做买卖的豪商和高级武士,一个非常热闹的繁华街区怎么突然间变得异常幽静?问过门迎才知道,宋使们喜好清净,原本那些在街上行走叫卖的贩夫走卒都制动的消失了,他们听说宋使前来住宿之后该地的房价猛升,住户和房主们为了得到一些宋使的墨宝,不惜倒贴房租,每rì不胜其烦的进献所谓的古玩雅物请求交换一点宋使手中流出的好东西。

要不是我的眼睛好使,一眼看到进出的人物都是京都有数的文化人,我都不敢相信这里是繁华的闹市。

进入店里,掌柜的看见我一进大门就急忙赶到跟前低声招呼,提醒我宋使的组chéng ;rén员都很年轻,大名鼎鼎的赵离人也不过25、6岁,所有陪伴宋使的都是四品以上的高官和顶级的文人墨客。那些理论宗师级别的宋使都在等我前去展示rì本自断绝遣唐使之后的文化思想上的进展情况。

听到这里,自己多年积累的应付求签问卦的高官公卿们绝学就要排上用场了;不由得感到十分激动。

走到后院的天井中看到十几个宋国穿戴的锦衣人才知道天下还有如此年轻就能名扬四海之辈。只是不知这些人中谁是吞并万里吐蕃的,谁是写下无数著作的,谁是可谓一代圣贤的,谁是富有数万万贯的,谁是活人无数的。

他们每一个都如同天上的太阳,散shè着无尽的光芒,举手投足间尽显上国贵气。

三个时辰后,宋使们留下所有的在场贵族和文人,请我们一同用膳。虽然不少公卿还能说一点带着关中韵的唐话,但是基本没有人会去使用,翻译双方语言的还是几个来自九州岛的移民后裔和太宰府的贸易官吏。宾主落座之后,宋使就示意上菜了。

分餐的小几上有一大三小四个盘子和一碗米饭,大盘子里面是一条金黄sè的秋刀鱼,小盘子里装的都是我爱吃的菜,一碟白豆腐,一碟黑sè的酱豆,一碟萝卜。不过吃完之后我才知道自己过去的几十年白过了。

宋使在所有人国人强行控制自己进食速度痛苦结束后(就是吃完了),开始讲解这些美味的烹制方法。秋刀鱼没有做成鱼脍,而是用一种花生、大豆、菜油混合的油料煎炸而成,味道十分香脆。豆腐是秘制的卤水点制的,十分新鲜爽口。酱豆里面添加了一种叫做辣椒的香料,这种下饭的咸香酱豆叫做五香豆豉。萝卜也是十分可口的泡酸萝卜,原来里面尖尖的长条物就是辣椒的一种,鲜黄的颜sè十分养眼。

宋使还说晚上会请我们吃更好的美食,我们都不好意思待下去了,这些从未见过的美食一下子就如同那些出自他们的诗词文章一般紧紧地攥住了我们的心。

在连续输了五局围棋之后,我不得不下场。在场的公卿和文人不一不是jīng于琴棋书画的风雅人士,竟然一局都没能赢过那个姓吴名祈字长乐的宋使。一下午的时间就在讨论琴棋书画和魏晋之时风俗人文玄学佛理中过去了,期间我亲自与宋使当中为首的李基李本华大人辩论了具足戒的必要xìng和是否应该作为评价出家人的标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