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跳槽(独家全本)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兼职的,每个月只是在月末的时候花两三天的时间帮着做做帐,而出纳是老板娘潘杏茹兼的。机构简单的最大好处不是人员精简和费用节省,关键是大家的职责明确,基本上不会发生相互推委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没事找事的情况。想想也就知道,就一个管理部门,怎么推委?每天都满负荷工作,哪里还有心思没事找事?所以,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办公室的职能非常明确,就是专门为业务部和设计部服务。其实为业务部和设计部服务也是为他们自己服务,因为这两个部门创造的每一分钱收入,都有办公室人员的一份,所以,办公室的人非常清楚,他们的工资和奖金完全来自于直接创造经济收入的部门,因此,当业务部门带了客户的时候,办公室的人肯定会主动热情地张罗着倒茶送水,提供资料,播放录象,全心全意地提供真诚的服务,包括每一个微笑,都努力希望给客户留下好印象,当设计部门任务紧张的时候,办公室的人员就陪着工程师们干通宵,甚至还帮着他们买夜宵。所以说,张绍康这时候当老板的面说荣达公司好,也不完全是拍马屁。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跳槽》 十三(2)

“你只知其一呀,”老板说,“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你看到的只是一方面,其实还有另一面你没有看到。”

老板这样一说,就完全把张绍康当朋友了,他们之间的谈话也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一次谈心。

张绍康点点头,表示相信,相信确实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相信荣达公司还有他没有看到的另一面。

是啊,自己只是一个假老板,或者说只是应付大盖帽的老板,所以能看到的当然只能是表面上的东西,而另一面的东西,比如财务方面的东西,由于他不经手,当然就不是很清楚。老板说的另一面,难道就是财务那一面?

“您说的是财务方面?”张绍康问。问完马上就后悔,后悔自己自作聪明了。他突然意识到,面前跟他“谈心”的这个人并不是他的朋友,甚至不是他的同事,尽管表面上是同事,甚至表面上是朋友,但实质上不是,实质上是他的老板,是裕隆公司黄老板那样的老板。张绍康虽然来深圳才几个月,或者说虽然给老板打工才几个月,但是他已经掌握了一个绝对真理——在老板面前不能自作聪明。掌握了,或者说是意识到了,但是并没有做到,如果能做到,就不会这样自作聪明了。

“好!”老板说,“我就希望找一个一点就通的管理者来。说实话,你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处理事务的能力比孟老师强,甚至比我还强,等你情况完全熟透了,我考虑把总经理的位置让出来,让你做。”

这下张绍康没有忘形,至少没有喜形于色,而是马上告戒自己:别当真!

他不当真,但老板当真了。老板接着说:“你看问题非常敏锐,确实是财务上出了点问题。现在生意很难做,为了争取业务,我们什么手段都用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大家都是电脑绘图,要说装饰工程的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真是没有多大区别,那么惟一的竞争要素就在价格上。事实上,各公司的价格都压到最低位了,利润空间已经相当薄,再压,就维持不下去了。中国人目前对智力劳动还是持不信任态度,总认为智力资本没有现金资本和实物资本实在,甚至认为智力劳动没有体力劳动实在,所以对知识劳动的价值远远没有国外那么高的认同程度,我们也没有办法,要生存,就只有按市场价格走。就是这样,也还必须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比如给相关人员回扣,或者换个合法的名称,叫业务介绍费或咨询费,还比如付款方式,就是这点少得可怜的设计费,也往往是垫资做,你不做,有人做,市场就这样搞滥了,搞得没有办法自身完善和自身提高了。”

张绍康本来是想当然说了一句话,没想到被老板评价为“非常敏锐”,刚开始有点白占了一个便宜的感觉,后来慢慢忘记自我了,被老板的话引到行业里面来了。他没有想到看起来一个没有多大投入和风险的设计行业,还这么不容易。其实老板说的东西他以前多少知道一些,但是当时他只是华东设计院耐火材料室的一个副主任,而且还不是室里面一把手,更不是院里面一把手,平常考虑的问题也只是为自己争取利益,在可能的情况下,也为他们耐火材料室争取利益,而并没有为整个华东设计院的生存和发展操心过,更没有为整个设计行业和整个知识经济操心过,所以这方面的感受并不深切,今天听老板这样一说,深切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跳槽》 十三(3)

“我也有同感,”张绍康说,“我一直以为,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新世纪,如果我们不重视知识和知识经济,中国的经济就很难真正赶上发达国家。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比发达国家还要快,但这种‘快’是建立在基数较低的水平上的,一旦基数增大,如果知识经济没有跟上,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能源供应就不可能跟上。按照国家的战略发展规划,到2015年,国民经济要翻一潘,但是,我们的能源供应能够满足这个要求吗?我们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让能源总量翻一倍吗?肯定不行。能源资源说到底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我们想翻一潘就能翻一潘的吗?所以,还是要依靠知识和知识经济。”

说到这里,张绍康嘎然截止,不说了。不说的原因不是因为意识到自作聪明,而是意识到跑题了。

张绍康虽然跑题了,但是老板并没有顺着他跑。老板就是老板,老板这时候见张绍康嘎然打住,并没有感到意外,甚至并没有客气地请张绍康继续说,而是趁机把话题拉回来,给张绍康的感觉是老板周舟刚才根本就没有听他说什么,而只是在意谈话的气氛,只要谈话的气氛好,他就可以继续他本来既定的话题。

“垫资就有风险,”老板说,“有些公司讲信誉,工程款一收到,马上就支付设计费,但有些公司不是这样,他们以占用别人的资金为荣耀,能拖着不给就尽量拖着不给。这些还算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工程做完了,公司就不存在了。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设计做完了,这项工程却不做了,或者是不给委托设计的工程公司做了,既然不做了,那么当然就不可能再支付我们设计费了。怎么办?”

这次张绍康没有说话,因为他已经感觉出来了,这个时候不需要他说话,而只需要他听话,听老板说话。

其实不仅他没有说话,而且他甚至还没有点头或摇头。本来他是想点头或摇头的,因为点头或摇头也是一种语言,一种表示自己非常认真地听老板说话的语言,但是现在他想做这样的表示非常困难,因为老板的结束语上问他怎么办,他能点头吗?能摇头吗?都不行。既然都不行,那么不如认真地注视着老板,注视着老板就表示认真听老板说话了。

果然,张绍康这样既没有说话也没有点头或摇头的状况并没有影响老板的说话兴致,老板继续说:“比如深宝装饰工程公司,我们的老客户了,已经拖欠我们几十万设计费,难道跟他们打官司?如今打官司也凭实力,我们的实力肯定不如深宝公司,再说设计费在法官的眼睛里属于‘软钱’,并不是实打实的借款或拖欠农民工的工资,被告方只要跟法官沟通得好,随便找一个理由,说我们的设计不符合要求,未被采用,他们另外花钱设计了,甚至反咬一口,说正因为我们的设计不好,让他们另请设计单位,耽误了他们的工程进度,反过来要我们赔偿损失,怎么办?虽然法官不一定会完全听他们的,判我们败诉,但至少可以让官司陷入扯皮状态,永远拖下去。到那个时候,我们是告工程公司呢,还是告法院?所以,真要是打官司,不但没有绝对胜算的把握,而且也拖不起。即便我们也跟法官沟通,沟通得很好,老天开眼,让我们赢了官司,还有一个执行难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把老客户给得罪了。不仅把作为被告的老客户给得罪了,而且还把整个行业的客户都得罪了。一旦我们打官司并且打赢了,下次还有人敢委托我们做设计吗?有关人员还敢接受我们的‘业务提成’或‘咨询费’吗?”

说到这里,老板停顿了一下,仿佛是专门给一个时间让张绍康消化或者表态。

果然,老板这样一停顿,张绍康就情不自禁地点了一下头。

“哎,”老板像忽然之间发现了新大陆,说:“你好像跟深宝的王逸很熟悉吧?”

张绍康再次点点头。心想,这还用问吗?上次面试的时候,不是问过了嘛。突然,张绍康意识到了什么,禁不住看了老板一眼,看的时间非常短,仿佛老板是太阳,不能看得时间太长。

张绍康知道,麻烦来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跳槽》 十四(1)

这是张绍康最不愿意面对的一种情况。如果不是这种情况,而是另外一种情况,比如老板说到公司财务状况之后,提出把张绍康的工资往下调整一些,或者工资不动,但是跟业务部门的业绩挂钩的浮动工资没有了,如果那样,或许张绍康有点不情愿,但是还不至于感到如此地为难。但是,老板没有提出降工资,而是提出为他涨工资,因为老板说了,如果他能将深宝公司拖欠的几十万设计费要回来,公司将按一定的比例给他提成。

“这是额外的,”老板说,“不影响你原来的收入。”

难怪呢,张绍康想,难怪老板这么有耐心地在百忙之中专门腾出大块时间来跟我“谈心”,原来如“北”呀!

张绍康到底是当领导出身的,而且年龄也大老板一截,在老板面前,基本上可以算是“老生姜”了,这个时候,他见老板这样说,没有立即表态,但也没有打岔,而是沉默,边沉默还边点头,微微地点头,仿佛既要表达认同老板的观点,也要表达自己正在想办法。

张绍康的表现或者说表演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因为老板已经把话岔开,跟他谈是不是打算在深圳买房子的事,并说如果要买就现在买,买关外的房子,因为根据他的判断,铁丝网很快就要拆掉了,既然铁丝网拆掉了,那么深圳就无所谓关内关外了,这时候买关外的房子,不是很合算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