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跳槽(独家全本)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接风就免了,”张绍康说,“刚来,忙得很,各方面还没有适应,反正我这次来了就不打算再回去了,来日方长,以后机会多的是。”

“好,”罗照辉说,“忙就好,还是你有办法,一来就忙上了,不像我们,找工作就找了一个月。”

“哪里,”张绍康说,“也只能说是先有个落脚的地方吧,先干着,等到将来有了合适的位置,再动。”

“那是,”罗照辉说,“骑马找马,深圳别的没有,有的就是机会。”

张绍康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大约是想到了他被客家妹当成“老乡”的情景,想着裕隆可能不是久留之地,不知道是不是这些话说的不吉利,结果,张绍康刚刚在裕隆铝型材厂干了两个月,果然就要找马了。但并不是骑在马背上找,而是站在地上找。或者说,他被原来骑的这匹“马”掀下来了。更准确地说,是张绍康被老板炒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跳槽》 三(1)

后来据张绍康跟罗照辉分析,黄老板炒他的根本原因是他后来终于明白张绍康这个“处长”是水货,跟海关的王处长,税务局的李处长,还有公安局的孙处长不是一个等级,并不能靠他手中的权力为裕隆厂的产品打开国内市场做多大贡献,加上成立中外合资企业的事情一时半会儿并没有落实,另外就是他咨询佛山的蔡国雄的时候蔡国雄没有替他说话,但是,直接原因却是工资引起的。

关于工资待遇,张绍康来的时候并没有问,没问的原因一是当时他其实是没有选择,正像他在电话里面跟罗照辉说的,先找个落脚的地方,既然是先找个落脚的地方,那么当然就没有必要谈工资。第二是两年前佛山的蔡国雄请他来的时候,说好是年薪不低于十万,既然年薪不低于十万,那么基本上就是一个月一万,既然一个月一万了,那么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但是,等干满了一个月,要领工资的时候,却没有张绍康的份。一问,张绍康才知道,这里的工资要押一个月。所谓“押”一个月,就是这个月的工资要到下个月才能拿。这一点张绍康没有想到。张绍康以前大学毕业分配到设计院的时候,只干了半个月就赶上单位里面发工资,并且当场领到了全月的工资,怎么到了深圳,都干满一个月了,还领不到工资?张绍康想找老板问,但是又实在不好意思开口问,忍了半天,终于没有忍住,或者说没有完全忍住,问了跟他同一个宿舍的技术部经理,技术部经理说:你是面子最大的,我们来的时候,还要事先交押金,你现在不用交押金就能来上班,还想怎么样?既然技术部经理这么说,那么张绍康就不用问老板了,而是老老实实做事,做到两个月再说。等做到两个月,一领工资,才一千八百元,跟预想的相差太大,差点就把鼻子委屈酸了,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搞错了。想了半天,也忍了半天,没有想明白,也没有忍得住,最后硬着头皮找老板。

张绍康到底是当领导出身的,而且还正式参加过市委组织部组织的“三讲”学习,所以,他有胆量找老板,而且,也知道找到老板该怎样说。

有胆量找老板不一定就能找到老板。事实上,张绍康找老板谈话还费了一点周折,主要是老板非常忙,没有时间找员工谈话,或者说,老板根本就没有找员工谈话的习惯,甚至没有接受员工谈话的习惯。这一点跟国内国营单位不一样,在内地国营单位,领导动不动就找员工谈心,遇到好事情要谈心,遇到不好的事情也要谈心。比如要提拔重用某个人的时候,领导总是要找被提拔的人谈话,谈话的目的当然可以理解为是提出新的要求和希望,也可以理解为是要你领情,让被提拔的人心里清楚:是我提拔你的。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领导也要找遭受处分的人谈话,同样,谈话的目的当然可以说是做思想工作,让被处分的人从中汲取教训,摔掉包袱,重新做人,也可以理解为是领导向被处分的人表白:不是我的责任呀,我是想保你的,实在没有保住等等,总之,国营单位的领导是经常要找手下职工谈话和谈心的。可惜现在张绍康不是在内地的国营单位,而是在深圳的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老板没有跟为他打工的员工谈话的习惯,或者说是没有这个必要,所以,当张绍康要找老板谈话的时候,还真找不到机会。后来,张绍康豁出去了,直接闯到老板的办公室,大声地说:“老板,我要找您谈谈。”老板愣了一下,然后大概是想起来张绍康是佛山的那个朋友介绍来的,甚至想起来佛山的蔡老板对张绍康的介绍,说的张绍康是个人才,是处长,是高级工程师,所以,才给张绍康让座,接受他的谈话。

《跳槽》 三(2)

老板看着张绍康,等着张绍康说话。

张绍康略微调整了一下情绪,说:“黄老板,我来裕隆公司已经两个月了,也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情况怎么样,还希望老板您多批评,多指教。”

张绍康这样开场是事先想好的,因为按照他这两年当领导的经验,一般,新来的人如果这样说,领导都会先肯定成绩,说你工作的情况不错,今后要更加努力,同时要注意克服什么,等等。如果老板这么说,那么张绍康才开始谈工资,比如说,既然您对我的工作比较满意,那么为什么在工资的问题上与佛山的蔡老板相差那么大?如果老板说是吗?蔡老板给你多少?那么,张绍康就把蔡老板当初承诺的年薪说出来,并且在说出来之后,还要补充一点,说他也并不是非要这么高的年薪,但是起码,不能比一般的工程师差吧?因为他已经知道,当时裕隆厂一个香港师傅的工资大约是两万港币,一个大陆籍的工程师月薪是三千人民币,至于跟他住一个宿舍的技术部经理,月薪大约是五千。张绍康这个消息不是自己打听来的,而是偶尔听见工程师们发牢骚说出来的。工程师在发牢骚的时候,是拿他们自己跟香港师傅比,说香港师傅只是一个师傅,跟我们内地国营单位任何一个张师傅或王师傅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技术水平,可能还不如内地国营单位的张师傅或李师傅,凭什么他们的工资是我们的差不多十倍?!现在张绍康并不想跟香港师傅比,而只是想跟身边的普通工程师比,论职称,张绍康是高级工程师,论级别,张绍康是部门负责人,凭什么工资还不如身边一个普通工程师?

但是,老板并没有按照张绍康设计的路线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老板说:“工作的事情我还没有向下面了解,好像你才来两个月吧?到了三个月,试用期满,要考虑正式聘用时,我会征求下面的意见。”

怎么?还是试用?试用期满才正式聘用?这个问题张绍康没有想到。他以为,既然是朋友介绍的,而且你也同意来上班了,并且是安排做部门负责人了,哪怕是只有他一个人的部门,但也算是中层干部,那么当然就是已经聘用了,如果说是试用,那就是说,到了三个月的时候还说不定聘用还是不聘用呢。

“还有什么问题吗?”老板问。

老板这样一问,张绍康的脸上微微有点红,当然,不是激动得红。

“关于我的情况,蔡国雄向您介绍了吗?”张绍康红着脸问。张绍康这时候称佛山的蔡老板为“蔡国雄”,不知道是想显示他跟蔡老板的关系不一般,还是想显示自己的地位其实并不在蔡老板之下,但是,不管他是怎么想的,反正作用都不很大。

“介绍了,”黄老板说,“他不介绍,我怎么会答应你来试用呢?”

张绍康的脸继续红了一下。所谓“继续红了一下”,就是比刚才更红了一些。

“那么,”张绍康问,“关于我的工资谈了吗?”

问完,张绍康的脸彻底红了。

“谈了,”老板说,“关于工资的问题我还专门问了蔡老板了。”

“他怎么说?”张绍康问。这次倒没有脸红,可能是问得比较急,来不及红。

“他说没有问题呀,”黄老板说,“一切按照裕隆的制度办呀,该给多少给多少呀。”

张绍康再次红了一下脸,问:“那么像我这种情况应该给多少?”

《跳槽》 三(3)

张绍康这个问题把老板问住了,老板想了想,说:“这个我要了解一下情况才能答复你。”

“那好,”张绍康说,“那我就先工作去,您了解好了再答复我。”

要说深圳的老板做事情确实有效率,本来按照张绍康的想象,快的,老板明天答复,慢的,老板要到他干满三个月才答复,但是,事实情况是,老板一个小时之后就答复了,答复的方式是人事部通知他,终止试用。

“为什么?”张绍康问。

“不为什么,”人事部的人说,“在试用三个月内,你随时可以走人,公司也可以随时通知你结束试用。”

“老板呢?”张绍康说,“我找老板。”

人事部的人愣了一下,说:“老板不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