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血洒汨罗江:长沙会战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日军决定对中国的正面战场发动有限的攻势作战。承担这一任务的便是驻武汉地区的日军第11军。

日本侵略者准备将打击中国抗日军队作为献给汪伪傀儡政权的一份厚礼。同时,也将其作为借以对美、英、法等国进一步施加压力的一个重要的砝码。

这便是日本人的如意算盘!

日军第11军的司令官是冈村宁次中将。他出生于1884年5月,此时才刚刚35岁。早在1923年其在参谋本部中国班工作时,就被称为陆军中的“中国通”。

冈村宁次是在日军大本营为进行武汉会战的需要,于1938年6月专门成立第11军时被任命为该军司令官的。此前,他正在中国东北指挥日军第2师团于松花江两岸围剿中国东北的抗联武装。自从接任第11军司令官一职以来,冈村宁次指挥所部先是攻占了九江,打破了武汉的外围防线;继而向南浔线(九江至南昌120余公里的铁路线)发动进攻,结果其所属的第106师团在万家岭一带几乎被时任中国第9战区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全歼,这是冈村宁次同薛岳的第一次较量,也是其在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中受到的最大一次挫折;随后,冈村宁次又指挥其手下最强悍的第6师团攻下了武汉以东的最后一扇大门——田家镇要塞,并最终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了武汉。这使冈村宁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耀和自豪。

其后,尽管日军大本营调整了侵华方针和军事战略,并明确指示“如无重大必要不企图扩大占领地区”,在作战形式上“进行小接触”,只是在“敌人集中兵力来攻击时,及时予以反击,消耗其战斗力”。但冈村宁次却有自己的想法。

占领武汉后,如何确保这块战略基地以便支撑日军的出击作战,一直是冈村宁次考虑的重点。当时,在武汉外围的中国守军将近100个师,且对武汉形成了一种包围态势。长江以南是陈诚、薛岳指挥的第9战区,有52个步兵师;长江以北为李宗仁指挥的第5战区,有3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个骑兵旅。

冈村宁次认为,从当时的情况看,中国第9战区实力较强,但经过与其第11军的一系列苦战后,已无力北上威胁武汉。不过,其所辖的鄱阳湖以西、修水以南,在南浔铁路最南端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却是水陆交通之要道。若能占领南昌,就可使长沙正面和侧翼完全暴露,为其再与陈诚、薛岳等较量一番开辟通道。另外,南昌是中国空军的主要基地。武汉会战时,空袭日本海、陆军的中国飞机,多是从这里起飞。武汉会战结束前,武汉机场的中国飞机也多转移到了南昌基地。占领了它,无异于打断了原本就可怜的中国空军的一只翅膀。在长沙以北的第5战区,虽然实力上没有第9战区强,但只要它存在,就是一种牵制,武汉的侧背就不安全,就总有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因此,最好能消灭该战区主力,或至少将其驱逐至距武汉更远的地区,减少其对武汉的威胁。

日本人的如意算盘(2)

再者,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大本营于1938年年底撤销了第2军的战斗序列,该军所属的第3、第13、第16师团转隶第11军。自从这几个师团转隶过来后,在江北还没打过什么仗,如果只是固守已占领的地域而无所事事,冈村宁次觉得这样下去不利于维持军队本身的战斗力,而且很有可能招来难以应付的被动局面。

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考虑,冈村宁次指挥第11军于1939年春夏之间相继发动了南昌会战和襄东会战(即随枣会战)。

冈村宁次认为,经过这两次作战,日军攻占南昌并击退第9战区军队的反攻,获得了武汉安全圈的东南屏障,并打开了通往长沙的通道;同时,给了第5战区已重创,暂时缓解了江北的后顾之忧。

当时,日军第11军共有7个师团又1个独立混成旅团,实际投入作战的部队有第6、第33、第106师团主力及第3师团上村支队、第13师团奈良支队、第101师团佐枝支队,另有陆军航空兵第3飞行团及海军一部支援作战,总兵力10万多人。冈村宁次将第106师团、佐枝支队部署于赣北方向;将第33师团部署在鄂南方面;将第6师团、上村支队和奈良支队部署于湘北方面,并将其作为攻击的主要方向。其兵力具体部署情况如下:

赣北方面:第106师团主力和佐枝支队,由靖安、奉新地区先向高安地区进攻,消灭该地附近之中国守军后,转向北进,主力进攻修水,余部进攻三都、武宁,以摧毁九岭地区抗日根据地,策应军主力向长沙以北进攻。

鄂南方面:第33师团在通城附近集结,在麦市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防线,然后向东南方突进,插入渣津后,沿汨罗江上游直插长寿街,向平江地区侧后迂回,然后在献钟地区与左侧之日军合拢包围圈,在平江地区围歼第9战区第15集团军。

湘北方面:日军第6师团、上村支队、奈良支队这三支部队准备分三路进攻:右路奈良支队在桃林以南地区集结,从杨林街突破国民党军新墙河防线,急袭梓江镇,抢渡汨罗江、瓮江、向平江左侧进攻;中路第6师团在新开塘集结,从新墙镇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防线以后,沿粤汉路两侧直插汨罗江南岸,在奈良支队外面构成对平江地区的第二层包围圈;左路上村支队自汉口乘船溯江而上,在临湘、城陵矶集结,再由洞庭湖南下,在营田登陆,然后向东实施纵深迂回,首先占领高桥,截断平江至长沙的公路,切断第9战区主力退路。这样,上述三路日军便会在平江左侧背瓮江、金井、高桥一带构成三道重叠式堵击线。

8月下旬,日军第11军各部开始向各自指定的地点集结。

9月1日,日军第11军下达了“吕集作命甲第434号”:

为了打击敌军继续抗战的意志,决定在9月中旬以后,开始奇袭攻击,以期在最短期间内,捕捉敌第9战区主力部队,将其歼灭于湘赣北部平江及修水周围地区。

9月13日,日军第11军的战斗指挥所进驻咸宁,冈村宁次正式下达作战命令。主要内容是:为隐蔽主攻方向,迷惑、牵制中国军队,第106师团于9月15日先开始进攻,由奉新以西突破守军第1、第19集团军阵地,进出至其侧后,歼灭守军于高安西北地区;上村支队于9月23日拂晓在营田登陆;军主力于9月23日拂晓发起进攻,向汨罗江上游平江地区攻击前进,以歼灭该地区守军第15集团军。主力各部队的行动为:第6师团由新墙镇以西向汨水南高地突进;奈良支队由杨林街以西向浯口、汨水北岸突进;第33师团由通城向麦市、渣津突进。

一场大战已摆在了第9战区面前。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9战区未雨绸缪(1)

新墙河血战中日军施放毒气,中国军医在火线上救治中毒气伤员。

中国第9战区所辖范围主要是湖南及鄂南、赣省一部。司令长官由薛岳代理。其兵力包括第1、第15、第19、第27、第30等5个集团军及湘鄂赣边区挺进军,共52个步兵师和特种部队、游击部队。其兵力之多,居当时各战区之首。由此也可看出蒋介石对该战区的重视程度。

薛岳是在1938年11月13日,即长沙“文夕大火”后,以代理司令长官的身份指挥第9战区的军事行动的。张治中去职后,他兼任湖南省政府主席。1939年4月,当薛岳从南浔赶到长沙来上任时,摆在他眼前的这座省会名城已是形同废墟,一片凄凉。市区房屋幸免于火者不到十分之一二。最繁华的八角亭、红牌楼、中山路、南正街、北正街一带全部变成了断壁残垣、满目疮痍。各种建筑及无数民房宅院全都被毁。要守住这样一座城市,其困难可想而知。

不过,日军要进攻长沙却也并非易事。第9战区跨湘、鄂、赣三省边区,东西以赣江、湘江为天然之境界,两翼又各有一湖,东为鄱阳湖,西为洞庭湖,恰成为整齐对称形之战场。日军大迂回之战法无从施展,只能进行正面作战。而且在湘、鄂、赣三省相交的地区,群山纵横,地形复杂。其中,鄂南、湘北有海拔1600多米的幕阜山;武宁以南至萍乡分别有海拔近1700米和1800米的九岭山脉和罗霄山脉;萍乡以南有海拔2100米左右的万洋山脉。长沙以北的湘北地区,大多数也是山岳地带:新墙河一线有大云山(幕阜山余脉,海拔900米),是新墙河的瞰制地形,为湘北第一道屏障;汨罗江一线,东有腾云山,西有神鼎山,中有鸭婆山,三山连缀,形成南北屏障,为湘北第二道关口;粤汉铁路及长(沙)岳(阳)公路两侧,有王思岩、达摩山、影珠山、古华山相夹峙,很容易控制这两条交通要道,此为第三道关口;湘北不仅多山,而且多水。以粤汉铁路为分界由北向南划一直线,其左侧有洞庭湖及澧水、沅水、湘江三大河流,右侧有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浏阳河,从而形成天然的第四道防线。

这样一种多山、多水的地形对部队行动会产生较大影响,尤其不利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行动。因此,薛岳认为,只要利用这些良好的地理条件,再加上正确的战略战术,完全有可能打退日军的进攻,化被动为主动。

薛岳到达长沙时,第9战区的部队正在新墙、通城、武宁、靖安、奉新一带及锦江沿岸与日军对峙。为防止日军南下进攻长沙,第9战区借助新墙河和汨罗江构筑了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以宽70米的新墙河为天然障碍,西起新墙河口,经九岭、南江桥,东至修水。在新墙河南岸诸高地及附近村庄构筑纵深6公里的防御地带,工事碉堡为砖石结构,战壕与交通壕相连接;前沿架设了铁丝网,可徒涉的河段敷设了地雷。第二道防线沿汨罗江西起营田东迄平江以北10公里。基本阵地构筑了星式碉堡,交通要道的两侧高地构筑了据点式阵地。

自南昌会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就给第9战区确定了这样一个作战方针:

赣北方面:……改以游击战,消耗牵制敌人,对该方面敌人反击行动,务希随时切实注意,妥为部署。高安方面我军须纵深配备,并准备敌如进攻高安时,应自主地放弃高安,诱敌突进而侧击之为要。

鄂南、湘北方面:湘北方面作战应先立于不败之地,以利用湘北有利地形及既设数线阵地,逐次消耗敌人,换取时间。敌如进入第二线阵地(平江、汨罗线),我应以幕阜山为根据地,猛袭敌侧背。万一敌进逼长沙,我乘其消耗既大,兵力已疲之际,以预先伏置于长沙附近及其以东地区之部队(一军),乘敌立足未定,内外反攻,必能于敌以致命打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