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刘伯承的非常之路 > 第20部分(第4页)

第20部分(第4页)

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就是突不破的防线。

人民武装(民兵)这个强大的预备队,是任何敌人都不可比拟的。”

最后刘元帅说,今天所讲的问题是同志间见面随便谈谈的,一切工作安排都要按军委的正式指示去办。

(作者注:最后的一句嘱咐,突出地显示刘伯承对组织领导的尊重,指明他本人的话仅是意见不具有指示作用,而实际上他的“随便谈谈”至少可同指示一样含有权威性,因为他的话学术性强,又有针对性,而且便于操作实现,情理具备。

不然皮定钧不会如此地重视。

刘伯承对古今中外兵法研究的高度成就,不但深为解放军将领所心服口服,并且连敌方将领中也有其认真的读者。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编外参谋”贡献多刘帅美名垂青史(3)

如像从解放战争初期一直到淮海战役同刘邓部队作战的国民党嫡系主力十二兵团十八军副军长王元直在日记里是这样写道:“我军指挥官能力低劣,实非陈毅与刘伯承可比。”

“堡子口之役,###向西北撤退,而我向东南追击;前小茴店之役,###分向西北与东北撤退,而我向西南追击。

高级指挥官指挥之妙,令人莫测高深。

如此昏庸,安得为刘伯承之对手哉!”“‘攻其所必趋,趋其所必救’,使国军处处被动,追随敌人,刘伯承之运用,深合《孙子兵法》。

有人谓刘伯承指挥国防部,信然不谬!”“阅奸匪《重要文件汇编》,觉刘伯承之学识、见解俱高,无怪乎以劣势装备,而迭次挫折我国军也。

反观我国军将领之肯研究学术者,能有几人?稍有一二有名之士,亦教条主义者而已。”

“再阅刘伯承重校《合同战术》上部的《前言》,深觉其见解高明,非时下将领所可比拟。

”“前读刘伯承重校《合同战术》序文,觉国军高级将领中,其才识无有能超过刘伯承者。

基此而论,国军之指挥,又安能胜过###?”

这说明了刘伯承在作战上和军事学术上都战胜了敌人,当然作战和学术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相互联系,就是刘伯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现,也是他反对的“瞎实际”和“空理论”所创造的成果。

温故而创新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50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遵义会议文献》(1985年1月)一书。

其中收录了刘伯承的《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情况》(提纲节录)。

五次反“围剿”时期,由于反对单纯防御军事路线,刘伯承被免去红军总参谋长的职务。

重新当上总参谋长的他参加了遵义会议。

由经历了一下一上的直接体验的刘伯承来写这一份历史事件的实况,那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这篇文章对遵义会议关于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情况,进行了如实的评价,他又为党史军史完成了一桩重要工程。

刘伯承指出:“从宁都会议(1932年10月)到遵义会议,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者(以下简称三次‘左’倾)排除了毛主席的领导两年零三个月之久。

在这段时间内,三次‘左’倾完全推翻了毛主席的做法,推行以公式教条为特征的做法。

第一,在苏区执行反富农的土地政策。

第二,在经济非常落后的地区,推行城市搞工会经济斗争的一套做法(八小时工作制、例假、增薪、双薪等)。

第三,从‘九一八’日寇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