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千年泪[全] > 第32部分(第1页)

第32部分(第1页)

我拾了块酥,就着冷掉的茶水吃了下去。这些面点果子精致是精致,口味也好,但我毕竟不是老太太,不喜这些烂甜的东西。只是草草吃了几块果腹。

“你倒是坐的住,大好的天气也没见惦记着出去野。”不知何时,云妃走进了这间临时书房。我暗自皱眉,这人身为皇帝亲口御定的半个国母怎么一点也不知书达礼,进房前都不敲门。

“奴婢生的笨,玩也没旁人玩的好。”我放下毛笔,恭谨地行礼。

“我看你挺聪明的。”她不知是褒是贬地睨视我,笑容倒是不淡。

“奴婢那是大愚若智。在娘娘这样惠质兰心的贵人面前,越发粗鄙不堪。”

她大笑,眼里却没有一丝愉悦的神色;冷冷地凝视我,“点心怎么不吃,难道嫌我和太后赏赐的还不够好?”

“奴婢已经尝了,奴婢口胃小,吃不下这么多。”

“吃不下?!本宫看,是口胃太大,根本不屑一顾吧。”她愤愤地一摔衣袖,脸色铁青,凶狠地逼视我。

我大惊,“奴婢不敢,娘娘饶了奴婢吧,奴婢真的不知道做错了什么。”

“你怎么可能做错呢?能错的也只有我们这些呆头呆脑的笨婆子了。”她的脸色突然恢复和缓,在屋里头跺来跺去,“皇上可曾再来指导你的书法?”

“奴婢不曾再见过圣上。”呸,明知故问,他要来过,你不知道才怪。

“哼!——还算知道自己的本分,行了,你也起来,别叫旁人说我堂堂一介皇贵妃竟然为难一个小小的宫女。”

“这是什么?”皇贵妃指着平儿先前捧进来的白瓷盅问。

我一愣,还真没顾上看,于是摇头。她已经自行打开了盖子,“呵,银耳莲子羹,你倒是好福气,到哪都有人惦记着。”

我讷讷不能言,只是垂手在旁边站着。

可巧平儿进来收碗碟,见着云妃少不得又行了番礼,见她手里的莲子羹,先是一怔,而后恍然大悟地拍脑袋,”瞧我这记性,太后赏赐下来给姐姐的莲子羹,我竟然都忘了说一声。”

“原来是姑妈赏的,你还真是人见人爱。”云妃的脸色并没有因为平儿的解释而缓和,越发高深莫测起来,“既然是太后赏赐的,你就赶紧吃掉吧。”

“怕是凉透了,奴婢先拿下去热热。”平儿伸手要接过去,被她一袖子甩到脸上,吹弹可破的玉容登时一片红印。

“退下,没矩没识的贱奴才!姑妈宅心仁厚,反倒是把你们这些没眼色的给惯上天了。轮到你说话的份了吗?喝下,这可是太后赏赐的莲子羹。”

“娘娘不要责罚她了,小丫头不懂事,您可别气坏了身体,我喝,我马上就喝。”我接过盅,使眼色让平儿赶紧退下,心一横,咕噜咕噜地喝了下去。冷东西吃进胃里可真不舒服,何况我刚才喝的茶也不热了。

“娘娘原来在这儿,我就说娘娘哪有刚坐一会儿就走的道理,太后在里间等娘娘过去呢。”帘子微掀,露出香兰半张粉脸。

“就来。”云妃笑语盈盈地应道,眼梢瞥到我时,冷光一凝,恨恨地瞪了我一眼,长袖一摔,忿忿地走了。

“清儿姐,你还好吧。”平儿见她离开了,忙捧着盏茶过来,“喝点热的顺顺。”

“平儿。”我哀怨地看着她,虽然她叫我一声姐姐,年龄却已经十九了。

“好了,你还是早点抄完经书走人吧。”她飞了我一眼,脸上却露出了少见的笑容。

()好看的txt电子书

我也笑笑,小口小口地喝着热茶。

晚上回听风斋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没有命令,奴才是不可以擅自去冰室取冰的。否则按规矩要廷杖二十,给冰的太监也会被连累。我唬了一身的冷汗,蛇蝎美人的心肠可真够毒的,她到时候一口咬定没有吩咐过我,我就百口莫辩了。不过她的计谋也不算高明,我要冰做什么,明眼人都知道我没有作案动机,可是对我一个卑微的宫女,高明的法子用在我身上又岂不是暴殄天物了。呵呵,谋杀这门高深的艺术不能叫我这个卑贱的奴才给糟蹋了。

我笑得风轻云淡,眼里却是看不清的情绪在涌动。

↑顶部顶部↑水果刨冰与烤鸡翅

(更新时间:2007…08…29 18:27:16 本章字数:9388)

再百般不情愿,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我还是依老例,每天去凤仪宫报到抄书。皇贵妃是太后面前的红人,隔三岔五地就往这边跑,不知是太后说了什么,还是她自己醒悟过来跟我一个小小的宫女犯不着较劲;她倒没有再找过我的麻烦了。

太后的寿诞是举国同庆的大事,为了那几天,前期的准备工作可谓是浩浩荡荡。我怀疑,太后大人少做几次寿辰,治理黄河的经费就有着落了。彼时黄河水患已经成了治国者的心头之患。当权者就是这么虚伪,一方面四处哭穷说自己无以度日,一方面又穷奢极侈挥金如土。

宫里头已经热热闹闹地筹备起来,到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纱绫扎成的花灯精致非常。我躲在屋子里头倒也还清净。除了冷宫,这里恐怕已经是偌大的皇宫唯一一处安静的地方了。我就不明白了,这太后为什么找这么个牵强附会的理由硬留我这么些天。原想她有意策反我当间谍,因为她似乎与月妃很不对盘。佳颜也持这个疑窦,旁敲侧击地逼我表态,我再四向她保证太后从来没有这个意思,她才将信将疑地按下不表。

我也糊涂了,搞不清她的真实动机。二月河先生曾在《康熙大帝》中借少年天子的口说过,当权者之所以可以裨睨天下,除了靠天意神意,靠仁义礼智信,还要让臣子永远摸不透他的庙谟之深,躬虑之远,越是猜不透的东西便越神秘,越神秘的东西便越是尊贵,这可以说是千古不移的章法。太后虽然没有垂帘听政,几十年宫廷斗争中,她岿然不动的凤首地位可不是人家心甘情愿求着她去坐的。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家,她的城府只怕比当朝的皇帝还要深上三分。

这样的老妖怪,我惹不起,唯一的对策就是装傻充愣;她不提,我就不问。我什么都缺,惟独不缺时间跟她耗,反正玩视而不见我是行家。

另一个玩的行家倒是好久不见。

我披星出戴月归,三皇子去了听风斋几次都没遇见。反而今天在太后的宫里撞上了。我微感诧异,三皇子一向不得太后欢喜,不想今天竟然到她的地盘上来了。经书已经抄好,太后又没有放人的意思,想她是忘记了还是故意耗着;我也不动声色,顶着个大宫女的名头,依旧在这里混吃混喝,也算是劫富济贫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