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可以平凡不能平庸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人们才会下定决心攻占事业高地;有了目标,深藏在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用武之地”。若没有目标,你就无法采取真正的实际行动,自然与成汪中求在他的《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一书中说到:“人生最大的浪费是选择的浪费。”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远景,你就永远到不了那里;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计划,你就会成为别人计划里的一枚棋子。因此,在人生和工作中,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并且严格地执行已定的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多一盎司定律

——取得中等成就的人与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但其结果,所取得的

成就及成就的实质内容方面,却经常有天壤之别。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很重要的原理:“多一盎司定律”。盎司是英美重量单位,一盎司相当于1/16

磅,在这里以一盎司表示一点微不足道的重量。

所谓“多一盎司定律”,意即只要比正常多付出一丁点就会获得超常的成果。坦普尔顿指出:取得中等成就的人与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几乎做了

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

但其结果,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实质内容方面,却经常有天壤之别。

我国著名企业海尔的产品合格率之所以能达到100%,其秘诀就是运用了“多一盎司定律”。

由于电冰箱对当时的消费者来说是家庭中的大件,许多家庭买来之后,都放在房间的显要位置。基于此,海尔对冰箱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均高于国家标准,其中主要的七项指标实测值均优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为满足当时用户对高档家电的特殊需求,海尔对外观、噪音等的要求特别严格。如冰箱外观,国家标准要求是米以内看不出划痕,而海尔的要求则是米以内不得看出划痕;噪音国家规定为52分贝,海尔的内控标准为50分贝,加强了自身的“修炼”。

其实,在工作中,有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多加一盎司”。多加一盎司,工作可能就大不一样。尽职尽责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最多只能算是称职的员工。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再“多加一盎司”,你就可能成为优秀的员工。尤其是我们应该为自己确立这样的工作标准:对自己的要求要适当地高于老板的要求。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表面看来,对自己的要求要适当地高于老板的要求是如此简单,但真正做到者却为何寥寥无几?能做到“对自己的要求适当地高于老板的要求”的前提是能想到,因为想得到才会主动去做,并且必须比那些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多努一把力。

“对自己的要求适当地高于老板的要求”在所有的工作中都会产生好的效果。如果你对自己的要求适当地高于老板的要求,就会取得非凡成绩,同时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自己的要求适当地高于老板的要求”其实并不难,我们已经付出了99%的努力,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工作,再多增加“一点”又有什么困难呢?但是,我们往往缺少的却是“对自己的要求适当地高于老板的要求”所需要的那一点点责任、一点点决心、一点点敬业的态度和自动

自发的精神。

“对自己的要求适当地高于老板的要求”其实是一个简单的秘密。在工作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需要增加的那“一点”。大到对工作、公司

的态度,小到你正在完成的工作,甚至是接听一个电话、整理一份报表,只要能“多加一点”,把它们做得更完美,你将会有数倍的回报。

“对自己的要求适当地高于老板的要求”运用这一原则,在工作中你将受益匪浅。

用创新思维激活你自己

——如何保持思考创新,直接关系到一个年轻人的未来是“死”是“活”,因为只有创新才能“救活”自己的异常思维和才智,从而激活自己全身的能量。

对大多数人来说,创新、创造仍是陌生而神秘的,似乎它只是少数天才的专利。熊彼得先生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就曾经责怪爱因斯坦创造了

天才的物理学理论,但没有给后人留下他如何思考问题的方法,因而后人很难向他学习。其实,创造有大有小,内容和形式也可以各不相同。

特别是在今日的世界,创造活动已经不仅是科学家、发明家在实验室里的工作,它已经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已经是人人都可以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任何人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随时随地都可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无论是产品创新的李彦宏、技术创新的邓中翰,还是模式创新的江南春、营销创新的黄光裕,如今最有“人气”的企业家都锁定了两个字——创新,他们所介绍的经验和发表的感慨也都浓缩成了两个字——创新。

在他们大不相同的成长历程中,我们却可以发现一条清晰的脉络:是创新之路引领他们走向成功。

其实,创新并不是大企业家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创新。

在一个世界级的牙膏公司里,总裁目光炯炯地盯着会议桌边所有的业务主管。

为了使目前已近饱和的牙膏销售量能够再加速成长,总裁不惜重金悬赏,只要能提出足以令销售量增长的具体方案,该名业务主管便可获得高达10万美元的奖金。

所有业务主管无不绞尽脑汁,在会议桌上提出各式各样的点子,诸如加强广告、更改包装、铺设更多销售据点,甚至于攻击对手等等,几乎到了无所不用的地步。而这些陆续提出来的方案,显然不为总裁所欣赏和采纳。所以总裁冷峻的目光,仍是紧紧盯着与会的业务主管,使得每个人皆觉得自己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在凝重的会议气氛当中,一位进到会议室为众人加咖啡的新加盟公司的小姐,无意间听到讨论的议题,不由得放下手中的咖啡壶,在大伙儿沉思更佳方案的肃穆中,怯生生地问道:“我可以提出我的看法吗?”总裁瞪了她一眼,没好气地道:“可以,不过你得保证你所说的,能令我产生兴趣。”

这位女孩笑了笑:“我想,每个人在清晨赶着上班时,匆忙挤出的牙膏,长度早已固定成为习惯。所以,只要我们将牙膏管的出口加大一点,大约比原口径多40%,挤出来的牙膏重量就多了一倍。这样,原来每个月用一条牙膏的家庭,是不是可能会多用一条牙膏呢?诸位不妨算算看。

”总裁细想了一会儿,率先鼓掌,会议室中立刻响起一片喝彩声,那位小姐也因此而获得了奖赏。许多员工由于害怕承担责任,在工作中一味地墨守成规,惧怕改变,不愿意尝试用新的方法做事。

平庸的人的做事准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有的人认为创新是老板的事,与自己无关,自己只要做好分内的工作,对得起那份薪水就可以了。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你充其量只能作为“垫底”的,让老板放心,但绝不会令老板欣赏。因为在这个以新求胜、以新求发展的世界,员工创新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高低。

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每个人都有某种创新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每个正常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与内在潜能,普通人与天才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惠能和尚说,“下下人有上上智。”创新能力与其他能力一样,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而激发出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发展的。它是人类共有的可开发的财富,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能源”。

如何保持思考创新,直接关系到一个年轻人的未来是“死”是“活”,因为只有创新才能“救活”自己的异常思维和才智,从而激活自己全身的能量,这就要求及时注入“创新因子”。

谁要抓住创新思想,谁就会成为赢家;谁要拒绝创新的习惯,谁就会平庸!这就是说,一个有着思考创新习惯的青年人,绝对拥有闪亮的人生!创新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让你拥有无数的梦想,让你渴望自己的生活变得不同,鼓励你去尝试做一些事情,从而把一切变得更美妙、更有效、更方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