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清弊主 > 第177部分(第2页)

第177部分(第2页)

对于海军的战力以及老十四在海军中的威信,胤禩是很清楚的,一旦与老十四撕破脸面,他即便能登上大宝,能否坐稳,还是个问题,但是,只要不与老十四决裂,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控制京城局势,御极登基,一切就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而在这节骨眼上,畅春园却有了动静,胤禩自然是分外上心,若是康熙清醒过来,他可就空欢喜一场了。

富尔丹率着两营兵丁赶到紫禁城并不是为了换防,入了宫之后,两营兵丁一分为二,一营去了圈禁废太子的咸安宫,一营则将胤礽的长子弘晳接进了畅春园。

消息一传开,京城的一众皇子、王公勋贵、文武大臣们都是目瞪口呆,康熙清醒了?可将弘晳接进畅春园又是什么意思?

弘晳是胤礽的第二子,但老大早夭,他实际便是胤礽的长子,生于康熙三十三年七月,生母是允礽的侧福晋李佳氏,其嫡母瓜尔佳氏一直未曾生子,因此,弘晳这个长子的身份也就显的分外尊贵。

弘晳自小聪慧,学问出众,因是胤礽长子,向为康熙钟爱,康熙也屡在人前夸赞弘晳贤能,康熙在病情严重之时,特意将弘晳接进畅春园,自然令人猜疑不定。

所有人都隐隐意识到,康熙此举有可能是欲效访明太祖立皇孙!

这一猜疑,很快就转变成了流言,整个京城不到半天时间就传遍了康熙欲立弘晳为储的消息,更有谣传,废太子胤礽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已经服毒自尽,为的便是让康熙安心立弘晳为储君,也有消息称废太子胤礽是被康熙勒令自尽的,种种传闻不一而足,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

原本还有些疑惑的,听闻废太子胤礽已死的消息后,也是开始相信康熙确实有立弘晳为储君的可能,否则,废太子胤礽已经被圈禁,谁还会在这节骨眼上去理会一个废人?

康熙若是立弘晳为储君,一众皇子又该如何自处?一众王公勋贵、文武大臣们登时都有种机关算尽却成空的感觉,谁也没料到康熙竟然是打的这个主意,不免有些措手不及,有四处打探消息的,也有驻足以观风向的,幸存的原太子党羽则喜形于色,纷纷开始私下串联。

廉郡王府。

收到消息,胤禩几人不由面面相觑,谁也没料想到康熙竟然别出心裁,玩出这么一手,立弘晳为储君,这可能吗?

十阿哥胤誐最沉不住气,闷声道:“二哥真的服毒自尽了?”

“谁知道是不是以讹传讹?”胤禟亦是闷声说道:“如今皇宫与畅春园一样,皆是守的滴水不漏,这事也没法证实,不过,二哥若真是死了,总要出殡吧,再等几日就知道了。”

“时不我待啊。”胤禩轻叹了一声,才看向何焯,道:“何先生以为皇上立弘晳为储君的可能有多大?”

略微沉吟,何焯才道:“从晋朝司马臧开始至明朝的朱瞻基,被封为皇太孙的不乏其人,被篡位被杀被废的皆有,但御极登基的也有几人,如金朝的金熙宗完颜亶、金章宗完颜璟,元成宗孛儿只斤,明惠帝朱允炆,明宣宗朱瞻基。

朱允炆最后也是被篡位,弘晳虽然素为皇上钟爱,但毕竟年幼,今年虚岁才二十,八爷和十四爷又皆势力庞大,支持者众,而原太子党却被打压殆尽,式微难继,皇上若是病危,明太祖立皇孙朱允炆可谓是前车之鉴,皇上不会考虑不到这点。”

“我倒不如此认为。”胤禟开口反驳道:“大清不比前明,咱们一众皇子虽有封号却无封地,兵权更是沾不上边,老十四虽然掌着海军部,但一道谕旨,立刻就能够将其兵权剥夺的干干净净,事以,如前明朱棣那般以叔夺侄皇位的事情,不可能在大清重演。

就算皇上现在病危,但若欲立弘晳为储君,只需将八旗禁旅交于他手,再一道谕旨革了鄂伦岱九门提督之职,圈了老十四,咱们一众兄弟,谁能奈何他?没有兵权,一切都是空谈。”

………【第469章 意外】………

一听老九说圈了老十四,十阿哥胤誐却是立即就说道:“不可能!如今这局面,怎么可能圈了老十四?澳洲移民不移了?欧洲美洲不征了?”

“十弟,您还真以为离了老十四,朝廷就玩不转了?”胤禟不屑的道:“在皇权面前,什么都可以让步,澳洲移民、远征欧洲美洲皆可以推迟,就是不移民不远征,对大清也没多大的损失。”

“这不可能!不移民倒没什么,不远征,一众皇族宗亲岂能甘心?”胤誐一口就顶了回去。

胤禟讥讽道:“不甘心又能如何?刀快还怕脖子粗?”

见两人又争跑题了,胤禩轻咳了一声,才道:“占领澳洲是大清开拓海外之地的创世之举,移民澳洲便是为巩固澳洲,皇阿玛事事以国事为重,岂会轻易中断或者是放弃移民澳洲?远征欧洲尚且不提,远征美洲是为推行海外分封,这亦是国策,岂容轻言更改,朝令夕改,朝廷威信何在?”

“八哥,方才是跟十弟抬杠。”胤禟正色道:“海外分封、澳洲移民并非急务,推迟一、二年甚至是三、五年,问题亦不是很大,海军,也大可换个威信高的将领进行整合,即便没有十四弟,也出不了什么纰漏。

再说,皇阿玛下旨圈禁,新皇登基,整合了海军之后,再将十四弟放出来,留在京中,十四弟还能搅出什么风浪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